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低温饲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蠋蝽低温饲养效果,延长蠋蝽货架期。本研究对低温T1(15℃)和T2(10℃)条件下,小群体饲养的初始处理龄期为3龄、4龄、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的部分生长发育参数和蜕皮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蠋蝽食物与水的更换(补给)频次降低,蠋蝽在T1和T2温度条件下均能发育、但若虫发育历期随温度降低显著延长,蠋蝽羽化成虫后的虫体质量随温度和初始饲养龄期的降低而降低;T2-3(“-”后的数字代表蠋蝽龄期)组蠋蝽若虫不能发育至成虫,T1-3和T2-4组蠋蝽若虫可以发育至成虫、但较多成虫翅畸形,T1-3和T2-3组5龄若虫蜕皮后第5 d的蜕皮激素含量(27.37 ng/L和24.21 ng/L)显著低于CK-3(30.16 ng/L);T1-4、T1-5和T2-5组蠋蝽若虫能发育至成虫,且T1-4和T1-5组蠋蝽羽化的成虫可以在该温度下交配产卵(7.04粒、10.25粒);T2组中仅有T2-5、T2-雌成虫两组蠋蝽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9.24粒、17.05粒),但产卵量显著低于CK组(27.26粒),T1温度各组均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且高龄期组卵量显著高于低龄期组。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设置了低温0℃处理蠋蝽(Arma chinensis)成虫12 h后于25℃饲养、3龄若虫至成虫分别于18、25℃及35℃条件下饲养等试验,以研究温度对蠋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虫短暂低温(0℃,12 h)处理后,其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为27.6 d,略高于持续低温18℃处理后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22.0 d),但35℃的高温处理则显著缩短了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11.0 d)。(2)成虫经短暂低温后处理后,蠋蝽成虫的寿命显著延长,雌性寿命略短于雄性(雌性66.9 d,雄性69.7 d);高温(35℃)处理则显著缩短了子代成虫寿命,雄性寿命显著长于雌性(雌性22.7 d,雄性32.7 d)。(3)蠋蝽成虫经短暂低温(0℃,12 h)处理后,蠋蝽成虫的性比为雌性∶雄性=0.48∶0.52。(4)蠋蝽成虫在18℃(43粒)与35℃(32粒)温度饲养条件下的产卵量显著低于短暂低温(0℃,12 h)后成虫(约264粒)及25℃(约218粒)饲养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但在几种温度处理条件下,卵的长或宽之间无显著差异。18℃低温及35℃高温处理均会显著降低卵孵化率,35℃高温条件下,蠋蝽卵的孵化率为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AD的F1代(AD-F1)和F2代(AD-F2)的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D-F1及AD-F2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CK(25.09 d),其中AD-F2发育历期较AD-F1显著缩短(5 d),且AD-F2各龄期体重、成虫获得率和单次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都较AD-F1有显著提升,数值向CK趋近;AD-F1、AD-F2和CK组蠋蝽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反应模型,AD-F2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等指标较AD-F1均有显著提升,其数值同样向CK趋近。本研究结果说明该液体人工饲料能满足蠋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要求,所饲养的蠋蝽若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作田间释放应用。  相似文献   

4.
短期饥饿处理对蠋蝽寿命、繁殖力及捕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早期释放的最佳阶段,预测蠋蝽释放后的存活率,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不提供食物,只提供水的情况下比较了不同龄期蠋蝽耐饥能力,探究了不同饥饿处理时间对蠋蝽成虫取食能力以及雌虫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蠋蝽各龄期存活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雌成虫耐饥能力最强,平均存活时间为28.74 d;1~5龄若虫以及雄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43、6.59、10.04、13.39、17.96和20.29 d。饥饿处理后,蠋蝽雌、雄成虫取食黏虫2龄幼虫量(雌3.0头、雄2.9头)较对照(雌0.5头、雄0.7头)显著提高。此外,同一时间的饥饿处理,雌、雄成虫之间取食量没有显著差异。饥饿处理3、6和9 d后蠋蝽产卵总量(117.0、162.3和140.0粒)较对照(181.8粒)下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饥饿处理3、6 d后卵孵化率(64.45%、68.10%)较对照(78.03%)显著下降,而饥饿9 d处理较对照孵化率(77.85%)虽然降低,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蠋蝽成虫耐饥能力最强,且短时间饥饿对其繁殖力未产生显著影响,是田间早期释放的最佳虫态。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升蠋蝽室内繁育和田间应用技术,本研究以桑蚕蛹、柞蚕蛹为猎物,评价了单一和混合猎物饲养蠋蝽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猎物并不影响蠋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各处理下蠋蝽发育历期平均在26 d;但显著影响蠋蝽的产卵前期,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产卵前期为10.3 d,分别是桑蚕蛹猎物的1.54倍、柞蚕蛹猎物的1.34倍。同时,猎物显著影响蠋蝽的体型、繁殖、寿命和耐饥饿时间,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体型比单一猎物增加5%~9%、产卵量增加13%~38%、寿命延长2~7 d、捕食量提高15%~20%、耐饥饿时间延长20%~60%。  相似文献   

6.
三种猎物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黏虫幼虫、米蛾幼虫、柞蚕蛹3种替代猎物对于饲喂蠋蝽的营养适合性,在室内测定了3种猎物的营养组成以及蠋蝽取食3种猎物后的发育历期、体重、体长、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为扩繁蠋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蠋蝽取食3种猎物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体重、体长、性比不受食物处理的影响。蠋蝽在取食黏虫和柞蚕蛹时,其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卵孵化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蠋蝽取食米蛾时,卵孵化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29.88 d,明显长于取食黏虫和柞蚕蛹的蠋蝽,历期分别为25.57和26.15 d;世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31.44粒,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360.00和441.00粒;成虫获得率为23.78%,极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获得率60.00%和60.56%;然而雌、雄虫寿命均较取食黏虫与柞蚕有所延长。综上所述,黏虫幼虫可作为室内扩繁蠋蝽的猎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设置了低温0℃处理蠋蝽(Arma chinensis)成虫12 h后于25℃饲养、3龄若虫至成虫分别于18、25℃及35℃条件下饲养等试验,以研究温度对蠋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虫短暂低温(0℃,12 h)处理后,其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为27.6d,略高于持续低温18℃处理后子代3龄至5...  相似文献   

8.
益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能捕食多种害虫。为探究不同湿度对益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于室内测定了相对湿度10%、30%、50%、70%和90%条件下,益蝽卵发育历期、孵化率,各龄若虫发育历期、体质量及存活率,雌成虫寿命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对湿度70%相比,相对湿度10%对低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而相对湿度90%影响相对较小。相对湿度10%下卵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孵化率显著降低;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存活率显著降低、体质量有显著变化;雌成虫寿命显著缩短。相对湿度10%对益蝽的影响随龄期增加逐渐减小,相对湿度90%只对成虫体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用来眼蜂蛹连续饲养的6代东亚小花蝽,其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均与用自然寄主桃蚜饲养的相同世代的小花蝽没有显著差异,各代间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也基本相同。表明用赤眼峰蛹做饲料可以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用赤眼蜂蛹做饲料,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1.5d和10.9d。单雌产卵量为56.5粒,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9.8d和12.7d,用桃蚜做饲料,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1.2d和11.0d,单雌产卵量为50.0粒,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9.2d和12.9d,用赤眼蜂蛹饲养小花蝽的饲料成本不超过0.24元/头。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蠋蝽对黏虫的捕食能力,在试验条件下进行蠋蝽3龄、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分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将各龄期蠋蝽饥饿24 h后投放不同密度黏虫,采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数据明确其控害效能。结果显示蠋蝽3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ongⅡ模型;各龄期蠋蝽对3龄黏虫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3龄若虫(0.621),雌成虫(0.576),5龄若虫(0.568);蠋蝽雌成虫(14.40)的控害效应最高。各龄期蠋蝽对5龄黏虫的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雌成虫(0.778),5龄若虫(0.475),3龄若虫(0.365);蠋蝽雌成虫(7.14)的控害效应最高。随着黏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本研究显示,蠋蝽对黏虫具有较大的控害能力,在利用蠋蝽对黏虫进行生物防治时,选用雌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几种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蚕豆苗、豌豆苗、菜豆豆角、大豆苗4种豆科寄主植物获得和更换时间,并测定添加4种豆科寄主植物后蠋蝽发育历期、体质量、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寄主植物对低龄蠋蝽若虫体质量、成虫性比、单次产卵量、卵孵化率无影响,但菜豆豆角上的蠋蝽单次产卵量为24.13粒、卵孵化率为59.34%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和豌豆苗上蠋蝽若虫发育历期和雌虫产卵前期显著缩短;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83.62%)和豌豆苗(84.36%)上的蠋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以蚕豆苗和豌豆苗为寄主时蠋蝽体质量增加最显著。此外,蚕豆苗、豌豆苗获得时间短,使用时间长于大豆苗和菜豆豆角。综上所述,蚕豆苗和豌豆苗可作为室内大量饲养蠋蝽的替代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2.
宁夏设施辣椒上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设施蔬菜大棚内的盆栽辣椒上接虫,对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及成虫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西花蓟马各虫态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卵期4.96 d,1龄若虫2.78 d,2龄若虫3.41 d,"蛹"期3.76d,成虫产卵前期3.15 d,产卵期17 d,世代周期18.06 d。各虫态存活率统计结果表明,1龄若虫53.72%,2龄若虫69.70%,"蛹"为71.43%,世代存活率为26.74%;成虫寿命27.35 d,每雌产卵量为46.32粒。根据该研究结果及宁夏气象条件,理论上可预测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中年发生15~18代,下代发生量可为本代雌虫数量的12倍左右,为准确预测宁夏设施蔬菜中西花蓟马的发生趋势并及时做好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用赤眼蜂蛹连续饲养的6代东亚小花蝽 ,其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均与用自然寄主桃蚜饲养的相同世代的小花蝽没有显著差异 ,各代间若虫发育和成虫产卵能力也基本相同。表明用赤眼蜂蛹做饲料可以满足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用赤眼蜂蛹做饲料 ,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 1 5d和 1 0 9d ,单雌产卵量为 56 5粒 ,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 9 8d和 1 2 7d。用桃蚜做饲料 ,雌、雄成虫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 1 1 2d和 1 1 0d ,单雌产卵量为 50 0粒 ,雌成虫产卵期和寿命分别为 9 2d和 1 2 9d。用赤眼蜂蛹饲养小花蝽的饲料成本不超过 0 2 4元 /头  相似文献   

14.
以榕母管蓟马为猎物,研究了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moraguesi)的历期及捕食量.该蝽发育历经卵、1~5龄若虫、成虫;在15~35℃,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呈逻辑斯蒂递减;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9℃,有效积温为107.4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298.0日度.该蝽未成熟期在15℃及35℃时的死亡率较20~25℃时高.在25℃下,黑纹透翅花蝽各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蓟马卵的日捕食量为1.8~10.4粒/头,对蓟马成虫的日捕食量为1.1~2.6蓟马/头.该蝽雌成虫对蓟马卵、一龄若虫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每雌捕食10.2~10.4粒(头)/d;对蓟马二龄若虫、"蛹"、成虫之间的捕食量亦相似(2.6~3.7头/d).  相似文献   

15.
猎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天敌的质量和饲养规模。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若虫和成虫对鳞翅目害虫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目前蠋蝽主要依靠黏虫来饲养。但在长期室内饲养过程中黏虫种群出现衰退现象,进而制约了蠋蝽规模化繁育。本文旨在研究黏虫种群复壮措施,为蠋蝽的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采用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评价了黏虫的种群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回接自然寄主玉米叶后黏虫的幼虫发育历期(18.03 d)较人工饲料饲养组(21.26 d)显著缩短,蛹重(369.00 mg)和成虫产卵量(770.88粒/雌)显著高于人工饲料饲养组(323.56 mg, 532.73粒/雌),但二者的蛹历期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杂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交配方式产生的F1代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及其子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产卵期、产卵量及蛹重存在差异。其中以田间雌性×田间雄性(YF×YM)组合的产卵期最长(8.07 d)和产卵量最高(938.77粒/雌),而以田间雌性×室内雄性(YF×EM)组合的蛹最重(354.59 mg)。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在室内设置18?20?22?25℃和28℃温度条件, 开展了以草地贪夜蛾为食物的益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 益蝽若虫在25℃条件下存活率最高(92.20%), 生长速度最快, 18℃下存活率最低(49.60%)?28℃条件下, 卵发育历期为5.5 d, 而18℃条件下, 卵发育历期为15.5 d?18℃条件下, 益蝽从卵发育至成虫需要85.0 d, 而在28℃条件下, 益蝽卵发育至成虫只需要29.8 d?22~28℃为益蝽适生温区, 在18~28℃条件下, 益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8~28℃内, 益蝽各个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线性函数模型?益蝽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20℃和13.13℃, 有效积温分别为74.90日·度和427.57日·度?在18?20?22?25?28℃条件下, 雄虫和雌虫的寿命分别为10.0 d和12.8 d?27.2 d和31.8 d?41.8 d和56.8 d?35.2 d和50.0 d?28.8 d和31.8 d?其中在22℃条件下, 雄虫和雌虫寿命最长, 分别为41.8 d和56.8 d?该研究结果为益蝽的生长发育和群体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室内研究不同温度下悬铃木方翅网蝽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雌成虫的产卵量,组建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在15~33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悬铃木方翅网蝽卵、1龄、2龄、3龄、4龄、5龄若虫、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2、9.49、7.89、10.12、8.82、7.80、9.69和10.42 ℃,有效积温分别为153.9、38.8、41.4、31.8、42.0、69.5、101.9和479.3日·度。悬铃木方翅网蝽世代存活率和单雌产卵量在测定温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关系,在25 ℃时最高,分别为57.81%和87.71粒/雌。成虫寿命和雌成虫产卵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5 ℃时,种群内禀增长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最大,分别为0.0388和22.46。25~30 ℃是该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18.
蠋蝽对荔枝蝽一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在荔枝蝽若虫期对其具有良好防效的天敌昆虫,本试验探究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潜力,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能力,结合果园的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对荔枝蝽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066、8.210、8.354和5.90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56、1.327、1.100和1.244,处理时间分别为0.10、0.162、0.132和0.149 d。不同龄期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室内外观察发现,蠋蝽捕食荔枝蝽若虫时的行为和捕食草地夜蛾等其他猎物时相似,经历搜索、跟随、攻击、取食、转移等行为反应。捕食功能试验证实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具有较高的控害潜能,是实现荔枝蝽绿色防控的一种良好备选天敌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在室内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不同蠋蝽密度对自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模型。蠋蝽5龄若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829、0.024 d和41.667头;蠋蝽雌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96、0.020 d和50.000头;蠋蝽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52、0.021 d和47.619头。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棉铃虫幼虫密度固定时,单头蠋蝽的日捕食量随蠋蝽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蠋蝽对棉铃虫的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548、0.702和0.772。表明蠋蝽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且成虫对棉铃虫幼虫的防控能力大于5龄若虫。  相似文献   

20.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不同地理来源的蠋蝽种群的生物学特征, 指导蠋蝽的扩繁及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应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河北廊坊和贵州六盘水两个地区蠋蝽种群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贵州六盘水蠋蝽种群的体型显著大于河北廊坊种群; 河北廊坊蠋蝽种群的若虫期虽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但二者无显著差异; 河北廊坊种群配对饲养的雄虫和单雌饲养的雌虫其寿命显著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配对饲养的雌虫寿命两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种群蠋蝽雌虫均在羽化后5~8 d进入产卵高峰期, 贵州六盘水种群的产卵前期较短, 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其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河北廊坊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