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9属,其中优势种26种。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根据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保护现状,对于如何将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建议,为后续保护区的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摘     
我国自然保护区之最(杨泉辑) ▲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面积达21.71万公顷。▲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鼎湖山保护区,于1965年正式批准成立。▲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是新疆托木尔峰冰川保护区。▲海拔最低的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最南端的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岛陵水南湾海南坡猕猴保护区。▲最北端的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扎龙丹顶鹤、水禽和湿地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和客运专线工程穿越保护区的情况,论述了该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类型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制定保护区管理法规政策的主要依据。应用"3S"技术,调查了保护区内林地、草地、湿地、冰川等主要资源分布现状,认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应包括:(1)我国特有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组成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2)保护区内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草地、森林、湿地、冰川资源。根据保护区生态功能定位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认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应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类相结合的复合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和查询有关资料,保护区内共有鸟类169种,隶属16目,40科,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1种。在分析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资源区系、居留型和分布规律基础上,结合保护区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情况等,找出保护区当前鸟类资源主要影响因素,并有针性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资源现状,本研究利用往期地形图(常规测量法)、航片(航空遥感法)、卫星遥感图片(卫星遥感调查)和3S综合调查法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调查,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及历年森林资源变档数据对区域内林分进行区划。结果表明:保护区总面积4 550.61 hm2,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4 408.17 hm2,总蓄积量为646 354.00 m3。有林地林龄结构齐全,其中以中龄林为主,其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39.81%和40.83%。保护区内森林的建群树种比较简单,针叶优势树种为落叶松,落叶阔叶优势树种为栎树。该结果可为更好地保护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历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连香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连香树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连香树在保护区内呈星状分布,雌、雄株距离较远,不能传粉受精,造成结果率低、物种资源濒危。并根据连香树资源现状,进一步探讨了连香树濒危的原因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贵定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湿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调查了保护区的动植物、鸟类资源及人类活动,运用指标法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贵定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一般,受人类活动威胁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但也会对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以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阻碍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能兼顾发展和保护双重目标的资源利用方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至关重要。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形式的分析,提出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实施资源保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走社区共管的发展道路等藏东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苇塘火的火行为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1年 1 0月 1 5日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湿地苇塘火。这场大火虽很快便被扑灭 ,灾后恢复工作也正在陆续展开 ,但这场火灾留给人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1 扎龙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境内 ,年平均气温 2 .9℃ ,年平均降水量 380 mm,是乌裕尔河、双阳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延而形成的永久性或季节性沼泽湿地。国家 1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在这里繁衍生存。保护区总面积 2 1万 hm2 ,是亚洲十大湿地之一 ,1 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扎龙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案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共管作为实现自然保护区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寻求改善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村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正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探索和应用。作根据采用农村快速评估法(RRA)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云南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的结果,介绍了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现状,分析了实施社区共管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扎龙观鹤     
不久前,我有幸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观察鹤类野外生活习性,重点是对丹顶鹤进行研究。扎龙的鹤举世瞩目,种类多,数量大。全世界有15种鹤,其中中国有8种,扎龙分布6种。这里是鹤的故乡,水禽的乐土。当时,观察点设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唐土岗子”,去唐土岗子无旱路可行,必须走水路。给我撑船的是徐铁林,他是扎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是鹤类研究的“土专家”。徐铁林站在船尾部用一根又细又长的木杆,左支一下,右撑一下,小船在水面上轻快地前进着。从小兴安岭南坡流下来的乌裕尔河,流到齐齐哈尔东南郊和富裕、林甸两县境内,就进入了一大片无边…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不同的园林功能,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163科、648属、1584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共筛选出83科202属325种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植物丰富等特点。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将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植物、盆栽及造型类、色叶树种类等9大类。根据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的特色及资源的贮藏量,推荐了32种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观赏植物。最后,提出了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禽是扎龙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监测扎龙保护区鸟类的动态变化,2011年3—5月,我们对湿地内迁徙水禽和繁殖水禽的数量和种类等做了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扎龙湿地春季迁徙水禽35种,繁殖水禽46种;迁徙时间从3月中旬持续到5月上旬;扎龙湿地实施补水后,繁殖鹤类的数量较补水前显著增多;与以往的监测数据比较,黑翅长脚鹬等鹬类和白翅浮鸥、须浮鸥等鸥类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黑水鸡、骨顶鸡以及苍鹭、草鹭等水禽的数量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17.
以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法及应用,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兽类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布较分散;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垂直地带性分布不明显;两栖爬行动物在保护区内各种环境中都有出现。基于此,通过构建管理评价模型,对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总结并提出了未来该区资源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生物多样发展,实行资源化、资产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猕猴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猕猴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过对猕猴资源进行专项调查,结果表明,红河州共有140~143群、199 2~216 8只猕猴,分布于12个县市和自然保护区的101个点.保护区以外猕猴的数量较保护区内多,保护区内猕猴的保护状况较好,数量趋于稳定.保护区外猕猴数量呈下降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科左后旗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积极保护野生鸟类资源,近几年繁殖和招引来的鸟雀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保护区内各种鸟类达九十二种,其中专以松毛虫等害虫为食的灰喜鹊达两千多只,以前不常见的天鹅、丹顶鹤也常常在这里落脚休憩。  相似文献   

20.
为查清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Moschus berezouskii)状况,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2017年10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及访问法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麝的数量约为1 523头,林麝平均密度为5.05头·km~(-2),保护区林麝密度属于中等,尚未达到理论承载量。在生境选择上,保护区林麝喜欢利用食物丰富、隐蔽条件好、郁闭度高、坡度较陡、干扰强度弱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山脊及中、上坡环境。日活动节律表明,保护区林麝活动主要集中于白天,白天活动的频率是夜间活动的两倍以上。本文详细研究了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的生存环境、种群密度及日活动节律,为林麝的保护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