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水稻蛋白亚基含量对米饭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稻品种进行蛋白质亚基组成分析。摸索水稻蛋白亚基SDS-PAGE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电泳图像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不同蛋白质体组成与米饭食味的关系。初步明确PB-Ⅰ蛋白体的醇溶蛋白亚基含量低,PB-Ⅱ蛋白质体谷蛋白亚基含量高的品种具有食味较好的倾向。筛选出了一份特异贮藏蛋白资源材料非洲品种IRAT144可作为高醇溶蛋白、低谷蛋白亚基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水稻外观品质改良的同时提高食味品质,通过对引自IRRI及中国水稻种质资源库的1000多份材料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并对IRRI资源测定外观品质。研究发现:目前水稻优良食味品种多数外观品质差,且“软米”标准欠缺。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布十分宽,其中软米范围品种数量少,糯米品种较软米品种多,且分为优质糯稻与劣质糯稻两类。其他类型品种数量最多,直链淀粉含量变异最大,软米类型品种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糯稻及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本试验通过筛选获得12份软米资源,为软米选育提供了多样化资源,并给出了一个软米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在品种间的变异与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了35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糙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在9.3%~17.7%之间,平均为12.4%;籼稻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2%,比粳稻高约1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低的粳稻品种明显偏多,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不平衡现象。现有生产上主栽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而高蛋白粳稻种质极少。但仍有部分蛋白质含量极高或低的种质,如饲料稻、早籼稻和一些籼粳交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较高,而部分粳稻和外来籼稻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可以从一些地方品种、外来品种以及籼粳交后代中筛选到极端类型的种质,为遗传育种提供研究的原材料。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水稻间各贮藏蛋白组分具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了35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糙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在9.3%~17.7%之间,平均为12.4%;籼稻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2%,比粳稻高约1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低的粳稻品种明显偏多,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不平衡现象。现有生产上主栽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而高蛋白粳稻种质极少。但仍有部分蛋白质含量极高或低的种质,如饲料稻、早籼稻和一些籼粳交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较高,而部分粳稻和外来籼稻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可以从一些地方品种、外来品种以及籼粳交后代中筛选到极端类型的种质,为遗传育种提供研究的原材料。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水稻间各贮藏蛋白组分具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与米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5 323份稻谷样品(籼稻谷3 805份、粳稻谷1 518份)的蛋白质含量的分布特点、类别比例及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分布,虽覆盖6.0%~15.7%的宽广范围,但主要分布于8.0%~11.0%;籼稻与粳稻蛋白质含量的分布曲线有所差别。约73%的水稻品种具中等蛋白质含量,高、低蛋白的品种分别占14%和13%;其中高蛋白籼稻品种的比例是粳稻的6倍,而低蛋白籼稻品种仅为粳稻的1/3。蛋白质含量对稻米的垩白度、透明度及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指标有负面影响,因而高蛋白品种的优质率显著低于中等及低蛋白的品种。本文还对稻谷、谷壳、糙米和精米等不同形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作了比较,并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6.
水稻产量、蛋白质及食味特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产量、品质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结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测定了总蛋白及醇溶蛋白,对不同品种进行了食味品尝和测定。结果表明,36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不同,分为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优质食味品种分为不同类型,其食味水平主要受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高、醇溶蛋白含量高显著地影响稻米食味。‘越光’、‘稻花香2号’是目前典型的优质食味品种,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优质食味品种新类型。关联分析表明,优质食味品种产量较高,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水稻籽粒中的总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方法,分别测定了38个白色、16个黑色、12个红色稻米籽粒中的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研究了不同颜色水稻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及水稻籽粒中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总蛋白含量为6.5%~11.3%,其中黑米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白米和红米;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1%~2.5%,其中红米的可溶性蛋白极显著低于白米和黑米。由此我们初步推测不同颜色水稻籽粒的总蛋白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水稻籽粒中总蛋白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谷蛋白是水稻种子中含量最高和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低谷蛋白稻米可作为肾病患者的食疗辅助品,对以稻米为主食的病人尤其有效,因此选育优良的低谷蛋白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携带Lgc-1基因的低谷蛋白粳稻品种W3660和优良籼稻品种五山丝苗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Lgc-1基因导入籼稻品种中,选育出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籼型低谷蛋白水稻新品系。经测定该品系的谷蛋白含量为3.0%,显著低于五山丝苗,表明上述方法可应用于含Lgc-1基因的低谷蛋白水稻的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9.
山东大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10.
马伟  孙志勇  刘阳  徐强  杨小丽  陈思怡  李培富 《种子》2023,(7):31-35+49
为挖掘与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SNP标记分析方法对139份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共定位到3个与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关联到32个基因,包括1个已克隆基因和31个未克隆基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陆丹丹  叶苗  张祖建 《作物杂志》2022,38(2):28-891
稻米蛋白质是决定其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通常与米饭的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作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然而,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构成的决定机制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等方面还有诸多不明之处,其影响食味品质的机理也不清晰。本文综述了稻米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及其分布,稻米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以及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控制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为优质水稻的品种筛选及调优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 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 常规水作(CFC)为对照,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糙米中铁和锌含量的影响。2008—2010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值)表明, 与CFC相比, PFMC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增产幅度达8.0%, 精米中总氨基酸含量下降3.5%, 精米中蛋白质, 糙米中铁锌含量与CFC处理差异不显著; NMC处理产量显著下降5.1%, 蛋白质、总氨基酸和铁含量分别下降4.4%、9.3%和11.9%。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 CFC条件下, 产量增加了113.6 kg hm-2; NMC条件下, 产量增加142.6 kg hm-2; PFMC条件下, 产量增加522.1 kg hm-2; 三种栽培方式产量平均增加3.3%, 糙米中的铁和锌含量平均增加3.1%和6.4%, 精米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 PFMC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铁、锌含量。  相似文献   

13.
用协青早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及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0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多区间作图法,对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进行QTL分析。检测到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s 5个(qPc-3、qPc-4、qPc-5、qPc-6、qPc-10),单个QTL对群体表型变异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4.
北方国家水稻区域试验近15年参试品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1-2015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北方稻区参试品种数量稳中有增,区域试验规模不断扩大;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产从2001年的9.08t/hm 2增加到2015年的10.11t/hm 2,增加了11.3%。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北方稻区必需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穗数做基础,同时协调好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品种优质率平均在60%以上,品质总体较好;早熟中早粳和中熟中早粳品质优于黄淮粳稻组和晚熟中早粳。从主要米质指标上看,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好,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差,是影响北方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北方稻区平均每年有32.7%的品种达中抗稻瘟病及以上水平,同时每年约有40%的品种因稻瘟病抗性不达标被淘汰;而且年度间稻瘟病抗性品种比例波动较大,说明北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不强、不稳定,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导入水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育高赖氨酸的水稻品种是提高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启动子PGlu驱动的马铃薯花粉特异水溶性蛋白基因sb401导入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恢复系501R的幼胚愈伤组织中,以期提高水稻胚乳中赖氨酸的含量。经PCR检测,从70株T0再生植株中筛选出18株转基因植株(日本晴13株,501R5株)。对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sb401基因已经转入并整合进了水稻基因组中。测定10株T0代转基因植株成熟种子的总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有8株的总蛋白含量,5株的赖氨酸含量皆提高了20%以上;其中,8号样品(日本晴转基因植株)的种子总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0.5%和0.383%,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2.74%和35.34%,表明sb401基因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的翻译水平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稻米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稻米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10个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的水稻糙米为实验原料,设置不同的碾精时间,碾精后统计留胚率。用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糙米和不同碾精时间精米的蛋白质含量,研究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各蛋白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粳米品种在同一碾精时间下留胚率不同,留胚率随碾精时间延长而下降;稻米碾精后的蛋白质含量与其留胚率相关,一般留胚率变化较小的品种在碾精后蛋白质损失少,但也有例外;另外,随着碾精时间延长,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占总蛋白比例上升,清蛋白和球蛋白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7.
恢复系752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初步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际水稻所提供的127份核心种质资源作为供体亲本,与我所育成的籼型优良恢复系752为受体亲本作杂交与回交,构建了3300份近等基因导入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近等基因导入系中可以筛选到许多有利基因如抗稻瘟病、耐低氮、耐低磷和耐旱性等;且其中95%的导入系对野败籼型不育系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利用核心种质资源改良当地的优良亲本,可以培育出符合生产目标的水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九山北路兽医桥 温州市农业站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新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000—2004年黑龙江省审定的35个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品质总分没有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有74.29%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供试材料品质性状间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达到部颁优质米的一级标准;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糙米率因子、垩白度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因子、蛋白质含量因子、整精米率因子的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82.5%。建立品质总分回归方程:Y=75.086+0.246 x1-0.932 x2 -0.577 x3 -0.124 x4 +3.072 x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