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几个杂交油菜新组合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杨选之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06-108,113
对安徽省1994~1996年度杂交油菜区试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022、5C21丰产、稳产性强,地区适应性广,明显优于对照秦油2号。C022特别适应于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在2328kg/hm2生产力水平以上地区推广,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宜重点在安徽省长江以北油菜高产地区推广。5C21特别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油菜重病区,在2328kg/hm2生产力水平以下地区增产突出,宜在安徽省沿江及江南油菜重病低产区推广。C022和5C21适应地区正好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品种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田间和温室试验表明:在供试褐土上,氮、磷肥对陕354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应为氮〉钾〉磷,初步发现钾肥有明显增产效应。此外,硫肥有增产作用,硫锌、硫锰或硫锌锰配施增产显著。试区小麦高产施肥中应注意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补充问题,并应注意各种肥料的平衡施用。最佳施肥量为N217kg/hm^2,P2O5,99.1kg/hm^2和K2O107.1kg/hm^2m,N:P2O5:K2O最佳配比为1:  相似文献   

3.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相似文献   

4.
盐稻5号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杂交育成的中籼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糯性品种质较优等特点,一般亩产550-600kg,产量潜力650kg/亩以上。高产栽培就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充分发挥其大穗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两因素重复D-饱和回归设计,探讨了氮、磷肥对井灌沙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经肥效分析,初步确定了试区春小麦高产高效的合理N、P2O5用量为11.13kg/亩和8.81kg/亩。  相似文献   

6.
临汾东西两山旱地麦区,土壤瘠薄,小麦对自然降水利用率很低。1992~1994年增施肥料、培肥地力试验结果表明,亩施50kg有机肥,小麦水分利用率可提高0.0038kg/亩·mm;亩施纯氮、纯磷各1kg,小麦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0.0078和0.011kg/亩·mm。  相似文献   

7.
以“甘春18号”、“高原602”、“晋2148”等13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对“甘春18号”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甘春18号”较对照增产显著,10个试点3年平均产量达7026.15kg/hm2,部分试点达9000kg/hm2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甘春18号”的回归系数b=0.973。采用基因型分组法分析,“甘春18号”位于高产稳产区间。因此,“甘春18号”属于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含氯化肥的肥料效应及安全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氯化肥系列和尿素化肥系列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氯化肥肥效高于尿素化肥系列,年平均增产稻谷3.1~21.1kg/亩,小麦10.5~14.5kg/亩,油菜籽8.5~11.5kg/亩;氮素利用率稻麦油分别提高10.6~9、4.4~5.3、6.1~0个百分点;种子粗蛋白含量稻麦油分别提高0.7~1.0、1.1~1.3、-0.4~0.0mgN/kg。种子氨基酸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施用磷酸一铵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2年,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亩施纯N12kg的基础上,高肥力地以亩施磷酸一按20kg为最佳用量,中、低肥力地以亩施15kg为最好;施用方法上,高肥力地以全部底施最好,而低肥力地则以采用2/3底肥、1/3种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对18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皿测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EC50,菌霉净、三唑醇、烯唑醇的EC50最低,分别为1.16、1.75、2.04mg/kg。复配剂拌种剂1号的EC50为1.67mg/kg,共毒系数为198.97,表现明显的复配增效作用。小区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拌种处理区的冬前病株率,冬后病指、后期枯白穗防效分别70%、34%、82.52%,高于其它参试药剂。春季喷雾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中灌区棉花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各因素作用效果依次为密度>缩节安>尿素>硫酸钾>二铵。亩产皮棉≥125kg的优化方案:密度6510-7090株/亩,尿素31.5-35.8kg/亩,二铵16.7-19.3kg/亩,硫酸钾15.5-20.9kg/亩,缩节安3.8-5.1g/亩。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运用多年多点的医试资料,以豫麦2号、郑引一号为对照,对新品种豫麦7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高产途径进行科学评价与探讨。结果如下。丰产性分析豫麦7号系僵师县农科所用小麦品种山前与僵师四号杂交选育而成(系谱号7成各幼一。一冬3一工的)。1邪2一均85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南省水侥地高肥组小麦良种联合区试,工邪4一1够尽年参加黄淮南片水浇地中肥组小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数据对小麦新品种平安9号进行高产和稳产性分析,以期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平安9号产在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亩产量分别达564.2 kg和480.7 kg,较对照品种周麦18号分别增产2.75%和2.10%;第二年区试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通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及离优度对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平安9号的高稳系数、适应度及离优度值均优于对照品种,表现出品种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丘陵区马铃薯施钾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旱梯田N0条件下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影响不显著,N13.8条件下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最高施钾量为19.44kg/亩,最高产量为1 467.70kg/亩;经济最佳施钾量为9.71kg/亩,经济最佳产量为1 385.52kg/亩。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杂1号、秦油2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在江苏省高邮市以“秋发、冬壮、春稳、活熟”的成套技术获得单产3750kg/hm2的好成绩。研究表明:(1)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增角增产的潜力最大,增角是秋发冬壮途径的主攻方向;(2)冬前营养生长量足是秋发冬壮途径的高产基础;(3)耐抗性强是秋发冬壮途径的高产稳产的保证;(4)提高中后期物质积累是高产更高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省及黄淮区试、生产试验资料,分析了皖89236小麦的增产潜力、产量三要素通径系数和动态结构,并作了抗逆抗病性模糊评判等,结果表明皖89236产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250—7500kg/ha;随产量水平上升,三要素的总趋势是上升的,但穗粒数在产量水平低于6750kg/ha时上升较快,而成穗数、千粒重则在产量水平高于6750kg/ha时增幅较大;对产量的贡献,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间相关系数较大,因而自调能力强,综合抗性好,对白粉、叶锈、叶枯、赤霉等病害中-高抗,抗倒伏,耐青干,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是个潜力很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不 同密度试 验结果表 明,宁杂 1 号在亩 施20 kg 左 右纯氮, 亩栽0 .3 ~0 .5 万株 的稀 植栽培条件 下,一次 有效分枝 可达13 ~16 个,二 次有 效分 枝 20 ~26 个 ,亩 总角 数3 80 ~400 万 个, 亩产可达200 kg 左右。 宁杂1 号 稀植栽培 每亩可节 省用工 投入约3 0 元,比常 规密度净 增产 值近 80 元,经济效 益显著 。  相似文献   

18.
皖麦2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8269是用杂交系谱法育成的新品种。半冬性,株高85~90cm,茎叶附有蜡粉,分蘖成穗率高。亩产300~450kg,经稳定性参数分析属中高产、稳产型品种。棒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4.5%。高抗三锈,中感白粉病,轻感赤霉病。早熟,落黄好。适合我省淮北、沿淮及黄淮南片中高产肥水条件种植。播种期10月中旬,播种量8~10kg/亩。  相似文献   

19.
利用鲁花3号和抗青10两亲本都具有的早熟性好、产量较高、籽仁外观品质优异反对花生青枯病抗性较强等优点,于1985年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的系谱法,1994年决选出地上部长势强、单株结果多、果大、种皮不裂纹、整齐一致的郑8506-A-4-1。1994年冬海南加代繁殖,1995-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998-1999年北方区试,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花11。 产量表现 河南省麦套区试3年23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173.0kg/hm2。籽仁产量 …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的肥效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配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且其肥效优于同养分量的化肥处理。施有机无机配肥处理的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重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增产幅度为30.3~78.0kg/亩,增产率为13.2%~34.1%,最高产量施肥量为58kg/亩,经济最佳施肥量为48kg/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