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浆土心土培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大区和微区条件下,研究了白浆土心土培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和增产作用,进下明确心土混层心土混层耕对土壤性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心土培肥比心土混层耕增产7.3 ̄10.3%。心土培肥后第一年比末处理对照增产甜菜32.3%,增产大豆15.2%,第二年增产大豆16.9%,对白浆土进行心土培肥可以达到彻底消除白浆层不良影响的培肥白浆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周年粮食复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周年粮食产量的效果,于1997~2001年进行了不同有机肥培肥措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施用N、P、K化肥基础上,混种绿肥还土和混种绿肥、猪厩肥、麦秸秆3种有机肥还土的两种培肥措施,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养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保蓄、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组成有明显效果;两种培肥措施分别比对照周年粮食复合产量平均增产8.3%和20.8%,平均每年每667m2增加纯收入170.25元和272.20元.均显示其培肥、增产增效作用显著,但以三种有机肥还土培肥措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培肥是维持土壤肥力水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茶叶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如何对低产茶园进行科学培肥,使其达到高产、优质、稳产已成为茶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培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培肥措施、培肥技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指出目前茶园培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茶园培肥技术发展的方向,旨在为合理培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肥力、茶叶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旌德县振兴农业经济,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其重要措施之一是消除土壤限制因子,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力。进而分析了旌德县土壤限制因子的主要表现,提出了消除土壤限制因子培肥地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覆盖在培肥地力作用上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玉米秸秆覆盖是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解决保土、培肥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措施。秸秆覆盖不仅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效果,同时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耕地地力、减少水土流失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是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中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增施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北京农业》2007,(36):34-36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而开展了对有机肥的研究。增施有机肥要广辟肥源,合理开发利用城肥,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是我国农业的"传家宝",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消除或减轻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对土壤的污染。施有机肥种的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且外观漂亮,深受人们亲睐。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增产依靠培肥土壤,培肥土壤依靠有机肥。本文通过对有机肥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选肥与合理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培肥土壤、合理施肥是确保农产品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寻求适合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特点的培肥途径,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肥既能持续增产,又能提高土壤抗逆性;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增产效应最大,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培肥效果最好;当地应采取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磷肥在有机肥不足时配合氮肥施用等施肥措施;对低肥力土壤,可采用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方案,以达到快速培肥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农家肥是宝,庄稼丰收少不了".有机肥施用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增产措施,它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乡市无机肥的增产效应及培肥地力的作用,探明了无机氮磷钾的直接增产与互作增产效应,明确了在高产栽培中氮磷钾兼施、以磷增氮的作用,展望了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是当前义县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杜绝了秸秆焚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同时还有增肥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是当前义县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杜绝了秸秆焚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同时还有增肥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叶华仙 《福建农业》2008,(10):14-14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是重要的农业增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科学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持续稳定高产增收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施肥效益提出几点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重谈有机肥与化肥并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肥劲柔和,持久,稳定,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圈,在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中具有有机肥不可替代的优点,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是农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持续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应强调有机肥与化并并重,二者配  相似文献   

16.
中低产田是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本文作者依据许昌市耕地现状,从耕层养分、立地条件、土壤管理三个方面对全市耕地进行评价,并将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障碍层次型和渍涝排水型。以治本和治标、土壤改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等措施提高基础耕地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新建设施基地,以菜瓜为供试作物,通过开展传统堆沤粪肥、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生物菌肥等多种措施培肥,分析了不同培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肥后比培肥前作物产量和产值明显提高,土壤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培肥前后变化明显,而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差异明显。试验结论说明,秸秆+堆沤粪肥+生物复合肥集成培肥措施作物产量产值相对最高,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浅析玉米秸秆还田数量与产量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艳忠 《现代农业》2009,(11):40-41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实施秸秆还田还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作物增产,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国内外对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及进展,得出种植制度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正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合理的种植制度才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关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研究的内容较多,而对土壤钾、pH、水分及结合耕作制度对土壤培肥的影响研究内容较少。今后应加强种植制度对土壤培肥的障碍因素及积极因素方面研究力度,建议合理利用种植制度对培肥土壤的积极作用,将种植制度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增产增收、培肥地力和农业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社会需求、满足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强对秋冬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秋冬季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了2014年秋冬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各地要围绕"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三大目标,本着"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相统一的理念,因地制宜确定本区域主要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肥料养分配比,选择适宜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方式方法,保障作物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要坚持科学施肥与培肥地力相结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秆还田,种植和利用绿肥,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综合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