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加倍单倍体 (DH群体 )建立的方法很多 ,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三种。大麦DH群体不仅为遗传学、形态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遗传稳定的材料 ,而且对于单倍体的育种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大麦DH群体的建立方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以期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湖北棉花育种方向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棉花育种水平较高,基本能满足湖北省作为植棉大省的需要。随着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应用,给棉花育种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分析近年来湖北省育成棉花品种情况、育种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湖北棉花育种发展方向,认为今后应加强常规棉选育、加强育种方法创新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杂种优势群理论对杂交稻育种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群理论是杂交玉米育种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重要理论支柱。概述了杂种优势群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玉米和水稻两大作物中的研究和应用。分析了我国杂交稻育种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用杂种优势群理论指导杂交稻育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建立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大麦遗传育种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有球茎大麦法、花药培养法和小孢子培养法等三种。大麦DH群体不仅为遗传学、形态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遗传稳定的材料,而且对中体的育种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大麦DH群体的建立方法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34年美国人Johanson首先发现大麦单倍体植株,由于当时自发和诱发单倍体频率太低,不能用于育种。自1970年加拿大Kasha和Kao等人第一个报道大麦单倍体人工生产方法以后,近十多年来大麦单倍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有十几个国家在从事这一研究,已经发现四种生产单倍体方法,其中以球茎大麦法的效果最好,研究得也最多。单倍体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进到了育种应用阶段。本文主要介绍近期国内外应用球茎大麦法生产大麦单倍体的技术及其遗传育种的研究成果,供从事大麦育种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大穗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质资源是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小麦大穗材料是培育大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育种的重要资源。本文综述了小麦大穗种质的创新途径和遗传研究进展,并针对大穗种质存在问题以及改良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和消费国,约85%茶叶产量为CTC红茶。至今,在印度茶叶协会托克莱试验站和南印度茶叶种植者联合会茶叶研究所等地收集保存了约3350多份种质资源,选育释放了62个无性系品种、20个双无性系种子品种以及153个茶园系列品种。育种技术从早期的常规选种,逐步发展到杂交育种、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转基因育种等生物技术育种;茶树以扦插繁殖为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也在研究之中。目前60%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水稻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并介绍了从1949年到现在辽宁省品种演进过程及水稻品种演进的启示。对辽宁省水稻育种科研条件和水稻育种方法及技术手段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辽宁省水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品种资源研究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不够深入,应用基础研究较少、研究经费相对不足,品种遗传基础单一,育种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大课题攻关网络,设立品种资源研究专项资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改进传统育种方法,加强杂交稻不育系细胞质新质源的研究和利用,加强杂交稻新组合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等工作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清琢  姜敏 《杂粮作物》2005,25(4):230-23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作物育种科学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以转基因技术为手段和方法的高新技术育种正在成为国际作物育种的新途径.同样,转基因育种技术也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转基因玉米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玉米育种研究中所使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技术,子房注入法,聚乙二醇介导法等.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国内外卷丹百合倍性、地理分布、遗传多样性、育种及功能基因克隆等领域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卷丹遗传多样性分析、育性研究、育种和功能基因克隆都取得了进展,但不同的研究对卷丹二倍体种、三倍体种以及大花卷丹之间的进化关系给出了相异的结论。同时,卷丹的育种潜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与利用的。  相似文献   

12.
玉米矮花叶病抗性育种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郭玉宏  张芳 《玉米科学》2000,8(2):024-025
本文从玉米矮花叶病的初侵染来源、发病症状和抗性遗传特性,分析造成山西中部盆地1998年玉米矮花叶病大发生的原因。通过对玉米育种圃和大田矮花叶病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抗玉米矮花叶病的4种育种模式,并提出了4种模式的利用途径和高抗模式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作为新兴的油料作物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植物油源。提高向日葵的籽实含油率已成为目前向日葵育种工作中主要的方向。很多遗传育种工作者对向日葵籽实含油率性状进行了一些遗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育种工作中正确解释籽实含油率性状的遗传机制以及育种程序中特性的预报,取决于对基因型值的精确估计。而做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水稻生产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忠鹏  王之旭  孙洪义 《北方水稻》2011,41(6):72-75,80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辽宁是东北大米的主产区之一,辽宁省水稻产量的稳定提高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和育种研究现状,明确了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水稻种植区划,回顾了水稻育种研究进展和品种更替过程,对未来水稻育种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花药培养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年限,同时也为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加速了相关育种进程。本文概述了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及茶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花药培养在茶树育种中的意义及目前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的不足,为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不同研究领域出发,就常规育种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和分子育种所存在的应用潜力,比较了二者在植物育种上的侧重,并从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等角度,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方法的取舍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盾叶薯蓣的种质资源、细胞遗传学、育种目标性状、选择育种、倍性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盾叶薯蓣遗传育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对植物的耐盐性、耐盐生理及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少国家开展了作物耐盐品种的选育工作,将别是在小麦、水稻、大麦、燕麦、棉花等什物,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育成了一批耐盐品种(系).我国作物耐盐育种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大麦耐盐育种工作.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大麦耐盐育种研究概况.一、大麦耐盐育种的意义世界约有140多亿亩盐碱地.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问题,而且每年约有几万亩农田被吞蚀.我国是世界上盖成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在15亿亩耕地中约有一亿多亩盐渍土,约占耕地的十分之一,其中黄淮…  相似文献   

19.
水稻大粒型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祥鹏(漳州市农科所漳州3631009)从六十年代开始探索水稻大粒型育种,提高水稻单产的途径,为使今后育种工作做得更好,将研究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作一概述。并提出今后水稻育种设想,供参考。一、大懂型育种概况自五十年代末开始...  相似文献   

20.
甘蔗育种、引种新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科技生产力和甘蔗糖业大发展时期,对甘蔗育种目标、引种方向、良种理念已作了新探讨;在育种、引种方向上提出了“高、大、硬、强、脱”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