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罗文杰(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康灵山(宝鸡市林业局)王中民(凤县黄牛铺林场)为了摸清次生林抚育间伐的强度、间隔期、选木等主要技术因子及在不同林分状况下的反应,探索间伐作业的生物及经济效果,验证宝鸡地区产生的次生林密度管理表,...  相似文献   

2.
搞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加快林木生长,增强企业后劲,缓解可采资源危机,使天然次生林从低效生态平衡转变为高效率多功能的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经营和培育天然幼、中龄林,因地制宜地以目的树种更替那些非目的树种,从而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年生长量,提高林地总生产力。如上经营技术已被黑龙江省森工战线列为“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工程”,本文是对该“工程”实施技术的研讨。1可实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的林分现状为了搞好关于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技术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同立地条件下的次生中龄柞林的不同强度的无育间伐试验,得出当抚育强度为30%时,其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镇安县中龄次生林的生长观测、调查,分析了不同的保留密度与林分高生长、径生长和材积变化的年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志英  王喜德 《林业科技》1989,(5):19-19,62
我们于1963年在亚布力林业局虎峰施业区进行了白桦次生林的抚育间伐试验。经过20多年来的观测,现将有关生长效果简介如下。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尚志县东端,张广才岭西坡,虎峰施业区的26林班,北纬44°59′~45°53″,东经128°53″~129°之间。地势平坦,肥土层较厚。年降水量900毫米,早霜期为9月下旬,晚霜期为5月下旬,无霜期在120天主右。年有效积温为1808℃,最高温度35℃,最低温变一38℃左右,年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6.
7.
连城林区原属天然次生林残败林分,经过30多年指定经营,特别是采用抚育间伐措施后,林分树种组成比例得到了合理的调整,提高了林分质量,促进了林木生长,本文通过列举通过三次资源调查数据,充分证明连城林场采用抚育间伐技术措施,是次生林经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研究,通过有力的数据证明了提高次生林林分质量的途径是抚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与株数的变化情况和间伐强度与径阶蓄积的变化,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研究了枯落物存量变化。结果显示:中度间伐强度效果明显好于轻度间伐和重度间伐,分别比不间伐林分蓄积量提高7.65%、28.63%和10.39%。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经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可为以柞树、杨桦、水曲柳和胡桃揪为主的3种类型。其经营的主要措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引进针叶树种。本文还对次生林的改造及抚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乐都县下北山林场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生  马有国 《森林工程》2007,23(3):4-4,15
通过对1992~1999年期间抚育间伐效果的分析,并针对该场森林资源实际,提出了适宜间伐强度和间隔期,抚育间伐工作中应注意以森林经营方案和年度生产计划为依据搞好采伐作业设计,综合利用,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单株的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保留密度0.9×115株/667 m2和1.0×115株/667 m2对胸径的生长影响效果最佳;但对林木的树高生长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间伐强度对不同径阶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径阶越大其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就越快。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蓄积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保留密度1.1×115株/667 m2的蓄积量生长量最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陇山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次生林分布区.次生林是小陇山森林资源的主体,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小陇山次生林从经营角度划分为针阔混交林和栎类阔叶混交林两大类,针阔混交林占75%、栎类阔叶混交林占25%;次生林经营需要从技术与管理层面上建立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操作系统和森林经营管理支撑系统,采用可抚育(问伐、择伐)、改造、造林、采伐、封育、封禁等综合经营技术措施,抚育经营的技术要点包括林分调查,抚育时间、方式、强度、目标树确定,以及抚育采伐技术等,最根本的技术是实现由次生林经营向次生林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次生林间伐作业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即注意保留树种的合理配置,保护珍贵树种的幼苗幼树,在原始天窗及林木稀少处留好幼苗幼树,坚持全林挂号作业,伐后保留木间距在2.4m 左右,注意保护保留木,根据林分间伐方式确定清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青山白石头沟天然白桦次生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生长及更新情况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出:大青山白石头沟白桦次生林林分的成熟期应定在50年左右;抚育采伐应以两次为宜,第一次间伐应在树龄20~25年间,第二次间伐应在树龄30~40年间进行;间伐间隔期以10年左右为宜;间伐强度应根据水源涵养林的要求,保留郁闭度0.7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从5个方面论述了次生林综合经营的方法,对经营培育效果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燕山山地天然次生林中幼龄林抚育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统计核算。在株数采伐强度35%的条件下,直接生产成本主要由油锯采伐、林地清理和人工集材用工构成,单位面积抚育成本3561.20元/hm2;间接生产成本349.93元/hm2,主要由施工道路整修和施工人员吃住费用构成;抚育可获取收益2385元/hm2,由中央财政补贴和木材销售收入构成。核算结果显示:天然次生林中幼龄林抚育项目实际需要投入1526元/hm2,生产单位存在较大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莽山次生林区的次生林资源,综合考虑现代木材加工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等多方面的需求,以简明、实用、合理为原则,将现有次生林划分为抚育型、改造型、利用型、封护型等四种类型,并建立相适应的经营技术体系,为次生林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辖区内的新林林场设置了0%(CK)、16.7%(LT)、35.5%(MT)和59.9%(HT)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各3块,并于抚育间伐作业7、9和11 a后对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通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各样地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