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经鉴定明确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均为25~30℃;适宜pH值均为7~8;以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供试的7种碳源中,以麦芽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而蔗糖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供试的5种氮源中,以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而酵母浸膏和蛋白胨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处理10min。  相似文献   

2.
海南番木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iessl],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5~28℃和20~28℃;适宜p H值分别为3~12和7~11;供试的9种碳源中,以阿拉伯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木糖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供试的9种氮源中,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甘氨酸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完全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处理15min。  相似文献   

3.
番木瓜(Carlcapapaya Linn.)疮痂病原菌鉴定为番木瓜枝孢菌(Cladosporium carrieinum C.F.Zhang et P.K.Chi)。在5种不同培养基上,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不一致.在Richards培养基上生长最佳.PCA培养基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的pH值分别为5.0~6.0和5.0~6.5。碳源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木糖和D-果糖较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以蔗糖、D-葡萄糖和乳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氮原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其中以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以硫酸胺较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在不同的光照处理下,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银后亮丝草(AglaonemacommutatumSchottcv.SilverQueen)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20~30℃,适宜pH4.5~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0~35℃。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D-果糖和麦芽糖优于D-葡萄糖、D-山梨醇、蔗糖、D-木糖和乳糖;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优于蛋白胨、硝酸铵和硫酸铵;碳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D-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优于其他碳源;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蛋白胨、酵母浸膏和牛肉浸膏优于其他氮源。  相似文献   

5.
杂交竹枯萎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3-5483,5561
分离纯化了广西杂交竹枯萎病原镰刀属尖孢镰刀菌,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该尖孢镰刀菌对杂交竹有很强的致病力,在5~35℃、pH值2.5~10.0均能够生长。在20~27℃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其致死温度为50℃。分生孢子在pH值2.5~11.0、湿度90%~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杂交竹枯萎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适宜菌丝和分生孢子生长和萌发的p H值范围均较广,适宜菌丝生长的p H值为4.0,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 H值为6.0;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的萌发。供试杀菌剂中以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香石竹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 ̄30℃,pH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 ̄25℃,52℃以下10min分生孢子不再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产孢,病菌对葡萄糖、D-木糖、蔗糖、寄主汁液等C源物质以及对甘氨酸、脲等N源利用较好,灰霉灵,施宝灵对该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蝴蝶兰叶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是20、22℃;最适菌丝生长的pH值为6~7;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贵州续随子立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续随子立枯病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Corda) Sacc.],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是PDBA、PDA、PSA培养基,温度为20~25℃,pH值为6,适宜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pH为6,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福建明溪南方红豆杉苗木炭疽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原菌菌丝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7;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自然散光最有利于产孢;对碳源的利用,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牛肉浸膏最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为6;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76.18%;RH低于60%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