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阔叶林在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远超过针叶林,然而目前浙西南阔叶林面积很小,针阔结构比例失调,带来诸多弊病,亟待扭转这一局面。阐述了培育阔叶林的重要性,分析了浙西南阔叶林经营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西南阔叶林经营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持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贵云  王进  戴晓勇 《农技服务》2009,26(10):79-80,109
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区包括乌江、赤水河、清水江3个流域内的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黔南、黔东南、铜仁、毕节等8个市(州、地)的70个县(市、区、特区)和8个贵州省林业厅直属单位9个监测县和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5.6万hm2。共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杂竹林7个森林类型。就以上森林类型的土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得出:土壤容重:灌木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孔隙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木林;土壤持水性能: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木林。各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性能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则反之。  相似文献   

3.
森林演替中的土壤氮素转化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探讨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酶活性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及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1 hm~2长期观测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SON和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酶活性,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特征,探讨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土壤SON表现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且针叶林的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总氮(TN)均低于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P0.05);阔叶林土壤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明显高于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与三种酶底物的亲和力最强,而落叶阔叶林土壤酶活性最高;冗余分析显示SON与三种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葡糖胺糖苷酶活性和亲和力与土壤TN、NH_4~+-N和MBN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差异明显;SON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加,SON转化相关的酶活性亦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强。亚热带森林植被正向演替伴随着土壤氮素养分快速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4.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等方法,评估了浙江省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8年,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24.04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是社会经济服务价值的4.55倍。各项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依次为保护土壤>水源涵养>森林旅游>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固碳释氧>提供林副产品;不同森林类型生态功能服务总价值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而单位面积价值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灌木林。在同一类型生态服务中,阔叶林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针叶林净化环境的单位面积价值较大。图1表3参18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叶林和阔叶林构成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森林的主体,科学区分二者林分特征和碳汇功能差异预期助力基于林型差异的精准林分管理和多样性保护。  方法  本文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野外1 275块乔木样地(针叶林698块,阔叶林577块),详细记录植物科、属、种、乔灌草植株大小与密度、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计算优势种相对多度、多样性特征、地上碳储量,并以树种耐逆境特征与耐分解特征为基础,评价生物量碳汇功能的稳定性。  结果  (1)针叶林共有植物479种,隶属于79科228属,阔叶林共有植物546种,隶属于81科,255属。针、阔叶林乔、灌、草优势种变化明显,以乔木种类差异最大:针叶林以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更多,而阔叶林以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等多度更高。针叶林灌木以越橘和绣线菊为主,较阔叶林高1.6 ~ 2.3倍。整体来看乔木多达90%指标针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灌木为65%,草本为35%。(2)针叶林树更高更粗,较阔叶林高1.5 m、胸径粗2.4 cm,但密度较阔叶林低15%;灌木高度与盖度林分间差异不明显,针叶林草本植物高度较矮、但密度更高。(3)针叶林的碳储量、耐分解稳定性显著高于阔叶林,分别高25.54%和43.24%,但环境稳定较阔叶林低8%(P < 0.05)。相比阔叶林,禾本科在针叶林重要性从7.5%增加10.2%。相比而言,同期林业普查碳储量数据可能低估林分生物量碳密度35%左右。(4)与历史数据相比,针、阔叶林乔木高度均降低数米,林分密度高700 ~ 1 000 株/hm2,重要林下资源植物减少明显,保守估计森林层厚度年降低量10 cm以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值得警惕。(5)与邻国俄罗斯相比,我国森林珍贵的常绿松类、云杉和冷杉树种占比很低,而落叶松和杨桦占比过大,生物量碳储量与俄罗斯最低质量森林相当。  结论  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样方调查对东北森林带核心区域针、阔叶林乔灌草植物组成、个体大小与碳汇功能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刻画,并与历史数据和邻国俄罗斯数据进行了比较。相关结果为东北地区的森林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建议深入开展林分树种组成变化的长期生态学意义与生态风险管控研究,加强基于林分差异的精准管理,并继续加强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测定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岷江杂谷脑流域4种典型天然林和3种人工林地被物和土壤持水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地被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天然针叶林天然针阔混交林中高郁闭度人工针叶林天然落叶阔叶林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低郁闭度人工针叶林;不同森林植被类型0~20 cm土壤饱和持水量差异显著,表现为天然针叶林天然针阔混交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中高郁闭度人工针叶林低郁闭度人工针叶林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天然落叶阔叶林;所有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远大于地被物层。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天然林地被物自然含水率和最大持水率分别约为人工林的1.26、1.24倍。在3种人工林中,低郁闭度人工针叶林除自然含水率外,其余地被物水文指标均低于其他2种人工林;中高郁闭度人工针叶林地被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高;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壤饱和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最高。鉴于土壤层是区域水源涵养主体,在人工造林时应采取以针叶树种为主,阔叶树种为辅的混交方式,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提高人工林林下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以及地被物和土壤拦蓄降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铜鼓县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亚热带针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8.
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及不同分解层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度及有效拦蓄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乌江下游阔叶林枯枝落叶现存量平均为16.2t/hm ̄2,针阔混交林l7.0t/hm ̄2,针叶林9.3t/hm ̄2,灌丛草地5t/hm ̄2。针叶林枯落物分解程度最低,阔叶林分解程度最高。2.各分解层的吸水能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分解程度越高,持水能力越强。3.枯枝落叶桉吸水速度快慢可分为三个吸水阶段,速度分别为15~3.4/h,0.03~0.5g/h,0.006~0.03g/h。其中,未分解层在三个阶段都具有吸水作用。4。乌江下游森林枯落物的有效拦蓄水量为0.5~0.3t/hm ̄2。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研究区,通过猫群位置寻优的过程对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类型区分精度达到83.5%,Kappa系数0.793,与传统高光谱聚类方法相比,能较好的识别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0.
楠溪江流域枫香树营造针阔混交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优良速生用材、著名秋色叶观赏树种——枫香树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在针叶林中恢复常绿阔叶林所发挥的作用及景观效果,提出在楠溪江流域选择枫香树营造针阔混交林兼森林生态景观林,为建设永嘉县秀美山川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1.
关帝山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关帝山林区1959年以来的四期航片为基本资料,辅以林区森林经理调查材料,在ARC/INFO支持下,采用E-指标法全面系统地对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指标是一个适用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标。研究地区森林景观自50年代末以来,在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干扰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森林景观得到较快恢复,逐步形成了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中心区,温性针叶林为外围,山地落叶阔叶林为过渡带的整体格局。景观将在现有干扰状况下趋于稳定,形成以针叶林占优势,山地落叶阔叶林占较大比重的高度异质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贡嘎山垂直植被带谱3种典型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热通量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土壤热通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阔叶林土壤热通量在3—8月、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在4—8月以向下传输为主,其他月份为向上传输为主;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年总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88、-13.78和-9.61 MJ·m-2,占年净辐射的百分比分别为0.07%、0.47%、0.35%,说明年尺度土壤热通量并未达到平衡.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存在迟滞效应,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反馈要迟滞3 h,针叶林为6 h.3种森林类型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减小.净辐射、2 m气温、5 cm土壤温度、10 cm土壤温度和叶面积指数共同影响着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净辐射相对贡献率最高(34.54%,30.12%);在针叶林中,叶面积指数贡献率最高(27.47%).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热通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海拔梯度规律,但阔叶林土壤热通量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差异显著.土壤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是受到植被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来安县半塔林场地处皖东丘陵,森林覆盖率达70.08%,森林蓄积量为103244m^3,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森林类型多样,植被茂盛,保存完好,这在皖东地区实属罕见,文中报道了主要森林植被的类型、外貌、结构等群特征,并对植被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延平区林木采伐后多数以营造人工林为主,现残存天然阔叶林比例逐年减少,加上人为破坏严重,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人工针叶林,使得森林结构分布极度不均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需要转变传统人工造林更新观念,通过提高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恢复森林,以扩大阔叶林资源,促进森林群落演替以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于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保护地力,减少森林病虫害,充分利用自然力,节约劳动力,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部分典型林分类型森林水源涵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典型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层的累积量、凋落物持水量、凋落物持水深等森林水源涵养的指标进行分析,为合理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针叶林的枯落物累积量明显高于阔叶林,针叶林最大持水量大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最小。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森林资源增长变化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贵州省1996—2016年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全省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以乔木林为主,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林木蓄积稳步增长,林种结构趋于合理,天然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类型大部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比例在不断上升,森林质量逐渐提升。本文也介绍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功经验,为同行交流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田冬梅 《吉林农业》2011,(7):205-205
由于吉林省东高西低的地形地势,自东而西水热状的不同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致使吉林省的森林分布,因地势的不同而有差异。文章分析了吉林省森林的垂直分布情况:高山冻原带、亚高山冻岳桦林带、山地针叶林带、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带、低叶阔叶林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贵州省天保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持水性能。[方法]设置针叶林(人工)、针阔混交林(人工)、常绿阔叶林(天然)、落叶阔叶林(天然)、杂灌林(天然)、竹林(人工)6种不同森林类型的样地,于2006、2009年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pH略有降低;土壤肥力增加主要表现在A层土壤且明显高于B层;土壤化学性状:增加的指标是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减少的指标是有效磷、全钾;工程区中各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呈增加趋势,天然林类型的常绿阔叶林、杂灌林及落叶阔叶林比人工林类型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类的土壤肥力明显增高;各森林类型土壤容重降低而孔隙度增高;各森林类型的土壤蓄水能力增高。[结论]该研究为贵州省天保工程的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浙江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和立地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研究公益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方法  依托浙江省3个县的公益林调查数据,探索10个土壤和地形因子(土壤吸湿水、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厚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谱系多样性)对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  谱系多样性较物种丰富度能更好地区分森林类型,其中阔叶林和混交林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针叶林则拥有高生物量。仅考虑单独因子的作用,谱系多样性(P=0.041)和物种丰富度(P<0.001)在阔叶林中对生物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考虑环境因子的效应时,物种丰富度、谱系多样性、土壤速效氮、土壤厚度和土壤吸湿水对阔叶林中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厚度和土壤酸碱度对针叶林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谱系多样性在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生物量有消极影响。  结论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浙江公益林的生物量。在未来公益林的经营中,应对不同森林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土壤肥力,改善阔叶林的物种结构,以期更好地维持和提升公益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图2表2参44  相似文献   

20.
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省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土壤的全氮含量的顺序为毛竹林>落叶阔叶林(枫香)>杉木林>封育20年以上的常绿阔叶林>封育20年以下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同一土层深度,落叶阔叶林在0~10 cm土层全氮含量最高,而毛竹林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全氮含量都超过落叶阔叶林,使得毛竹林在土壤平均全氮含量为最高;各种森林类型中以阔叶林尤其是落叶阔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而针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低,空间变动性很大,这主要和人类活动及土壤的利用方式有关.但不同森林类型中的全磷含量都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