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降低枝条肥料化的成本,解决果农用得起有机肥的难题,采用枝条还田技术,研究还田模式对土壤性质、苹果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枝条还田具有缓冲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每年的3—6月处理1~处理5土壤温度低于对照,故推迟了苹果的花期,避免了"倒春寒"对苹果的影响.调节C/N(猪粪、尿素)、增施微生物菌剂(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调理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加速枝条腐解.枝条还田比枝条堆肥枝条腐解率高10%以上,枝条腐解率最高达80%,建议集中2~3行枝条于作业行,每隔2~3年还田1次.枝条粉碎、旋耕、灌溉有助于枝条肥料化.处理2是枝条还田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1(0)、T2(尿素225 kg/hm2)、T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葡萄霜霉病、生长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枝条原位还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值较CK分别低19.24百分点和9.75,以T4效果最佳;葡萄叶面积、SPAD值和比叶重均值较CK分别高6.15 cm2、3.69和4.21 mg/cm2,以T4效果最佳;单果重、单穗重和产量分别较CK高4.3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截段小麦秸秆高量还田的腐解效应。【方法】利用设施水生蔬菜田的高温高湿加有氧发酵环境促进秸秆腐解的原理,采用37.50 t/hm~2和22.50 t/hm~2的高量覆盖10 cm短规格小麦秸秆,淹水栽培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测定土表水层电导率及氧化还原电位、小麦秸秆腐解率、蕹菜产量、蕹菜植株品质及土壤性质等指标。【结果】处理土表水层电导率均表现为前期迅速上升,37.50 t/hm~2与22.50 t/hm~2处理分别于第5 d和第2 d达最大值1 653 μs/cm和2 220 μs/cm,土表水层氧化还原电位则表现为前期快速下降,分别于第3 d和第8 d达到最低值-198 mV和-212 mV。经182 d腐解,37.50 t/hm~2与22.50 t/hm~2覆盖量的腐解率分别为63.91%、91.00%。22.50 t/hm~2处理较不覆盖小麦秸秆(对照)增产5%,且化肥减施14.30%,达到减化肥增产的效果。37.50 t/hm~2处理土壤硝态氮降幅最大、达43.69%,且两个处理均能显著补充土壤中的P、K元素,能有效改良土壤性质。【结论】高量小麦秸秆截段还田,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补充土壤中磷、钾元素,减少化肥的施用,同时能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技术,构建适宜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秸秆还田快速腐解技术模式,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秸秆腐解菌剂种类和尿素、有机肥用量对秸秆腐解率、腐解速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尿素75 kg/hm~2和有机肥45 t/hm~2可显著提高秸秆腐解率和腐解速率(P0.05),增加玉米产量(11.84%,P0.05);在5种秸秆腐解菌剂中,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所制菌剂效果较好,能显著促进秸秆腐解(P0.05),增加玉米产量(1.34%,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秸秆腐解及土壤性质对还田模式的响应,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比较辅助剂添加模式、耕作模式、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及微生物菌剂活化模式4种秸秆还田模式下秸秆的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在辅助剂添加模式中,秸秆还田+尿素+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模式明显优于其他还田模式,还田12个月其秸秆腐解率达10...  相似文献   

6.
4 种肥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 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肥料施用后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羊粪、生物有机肥、矿源腐植酸钾和酸化土壤调理剂为供试肥料,研究其对设施菜地退化土壤pH值、EC值、碱解氮含量,以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羊粪5 000、10 000 kg/hm~2,土壤pH值比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0.58和0.81,土壤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提高43.0%和78.2%,羊粪施用量增加1倍可显著提升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71和0.81;施用矿源腐植酸钾3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99和1.00,土壤EC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仅施用矿源腐植酸钾对土壤基本性质无显著影响。施用羊粪的第1茬小白菜产量提高33.7%和11.6%,硝酸盐含量降低23.4%和8.3%;施用“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使小白菜Vc含量提高66.6%和105.1%,但施用量增加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提升效果。在种植第2茬小白菜时,4种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设施菜地底肥施用羊粪或“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用量以羊粪5 000 kg/hm~2或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7.
选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土壤调理剂进行花生果腐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适乐时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用土壤调理剂750 kg/hm~2改良土壤,都能有效防治花生果腐病,防治效果分别达21.4%、27.6%,双重处理防治效果更好,达到47.7%。土壤调理剂和药剂双重处理土壤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和增产作用,增产42.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冬季温室土壤不同方式添加水稻秸秆的土壤温度变化及秸秆腐解率的变化,为探讨水稻秸秆移位用于冬季温室土壤增温提供参考。[方法]考虑秸秆用量、秸秆粉碎、添加养分和添加腐熟菌剂等4个因素,设计了7个秸秆还田方式处理,以不添加秸秆为对照,采用多点温度测量装置测定土壤温度,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及残余秸秆灰分含量等表征秸秆腐解率。[结果]水稻秸秆辅以牛粪或腐熟菌剂在冬季温室沟埋腐解,可显著提升冬季温室土壤表层土温,有效缩小土壤温差:在冬季气温最低时,水稻秸秆辅以牛粪处理比对照提升土温0.8℃,辅以腐熟菌剂处理比对照提升土温1.1℃;在90 d的试验期间,所有秸秆处理土壤温差平均降低0.7℃,而水稻秸秆辅以牛粪处理土壤温差降低2.0℃,秸秆量为2%的处理土壤温差平均降低2.9℃,但秸秆量为1%且辅以腐熟菌剂处理土壤温差平均降低3.1℃。秸秆在温室内集沟还田并辅以适宜的辅助剂还可提高水稻秸秆的腐解率:试验期结束后,未添加辅助剂的秸秆处理组的秸秆失重率为55.96%,辅以腐熟菌剂处理组的秸秆失重率提高到58.33%;辅以牛粪的处理中,腐解产物的残余灰分含量比对照提高12.6%,辅以腐熟菌剂的处理比对照提高26.0%。[结论]水稻秸秆配施菌剂集沟添加于冬季温室能促进秸秆腐解,提升土温,降低温差,是为温室植物生长提供稳定温度环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克拉玛依果树腐烂病生物防治的效率,为相关果树高效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克拉玛依林杨的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发病植株及周边采集病灶和土壤样品,分析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筛选及微生物分子鉴定及拮抗效果。【结果】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均黑腐皮壳菌属(Valsa),其中李子树病原菌涉及该属的两个种:Valsa mali 和Valsa leucostoma ,而苹果树病原菌仅为Valsa mali。同时获得各类真菌拮抗菌15株,涉及4个属9个种,筛选到具有高效拮抗细菌2株,其最大抑菌圈菌落比分别达到2-11和2-79。【结论】菌株芽孢杆菌B4和B6对果树腐烂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研究报道了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为相关果树的高效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善植烟土壤结构、提高植烟土壤质量,提高烟叶产质量。【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的土壤调理剂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索土壤调理剂在提高烟叶产质量上的效应。【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烟叶农艺性状及气体交换参数有一定影响,显著提高烟叶的产量,施用土壤调理剂375kg/hm~2、1500kg/hm~2的烟叶增产幅度分别为9.85%、19.38%;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和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无显著影响,提高了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而烟叶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却有所降低。【结论】综合分析表明,施用适量土壤调理剂利于烤烟产量的提高及植烟土壤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对蒙自3个主栽枇杷品种:大五星、长虹三号、解放钟的春梢留枝量与其结果母枝形成的质量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春梢的留枝量与其结果母枝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当春梢留枝量为100%时,长势明显受限,枝条细弱,形成结果母枝质量差;当春梢留枝量为40%到50%时,长势整齐,枝条健康,最有利于形成粗而壮的结果母枝;当春梢留枝量为10%~20%时,营养生长旺盛,抑制了生殖生长,不利于花芽分化。当留枝量为40%~50%时,结果母枝的长度和周长都显著高于留枝量为100%和10%~20%;当留枝量为10%~20%时,结果母枝的长度和周长显著高于留枝量为100%。同时,通过后续的观察,发现留枝量为40%~50%时,无论是从单果重,还是从株产都明显高于留枝量为100%和10%~20%。  相似文献   

12.
立体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服务模式从大众化服务转向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变革。在分析当前学科分馆服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基础上,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分馆的分析,提出从中心层、基础层、支持层、表现层、核心层等五个层次构建学科分馆立体服务模式,以期能为其它高校学科分馆服务模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核桃枝枯病的新病菌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研究发现,菌落生长初期颜色为白色,逐渐成灰黑色,培养3周后变成黑色。最佳培养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30℃、p H=7~8、全光照、100%湿度、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谷氨酸。选取9种化学药剂对病菌进行了室内药剂的筛选,通过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筛选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种高效药剂,其抑制率依次为66.67%、64.44%、44.44%。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自动扶梯梯路导轨上下分支的设计原理及其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在获取树木参数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图形学算法为实现单木结构参数自动提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来获取单木分枝结构参数的方法,应用SkelTre算法对激光扫描仪获取的单木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单木的骨架模型;根据骨架模型邻边的拓扑关系搜索与各个分枝相连接的节点提取分枝结构,计算枝长;在分枝着枝点处以骨架线为轴作横切面,应用凸包算法提取横切面点云外包多边形并计算分枝直径;对枝长和分枝直径的实测值和模型的估计值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二者的对比分析结果,枝长的实测与估计值回归分析结果为Y=1.006X+1.335,显著性值为0.001,分枝直径的回归分析结果为Y=0.923X+0.105,显著性值为0.000。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提取骨架模型以获取单木的分枝结构和提取分枝结构参数(如枝长、分枝直径)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葡萄伤流期就地硬枝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与绿枝接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于伤流期就地硬枝接,采取放伤流的措施成活率可提高到90%以上,其接穗的生长结果状况显著较绿枝接强。  相似文献   

17.
大豆真叶期或第一片复叶期,半距叶片0.5-1cm处主茎掐掉,利用对称分枝、平衡生长使株型紧凑,花荚密集的特性,采取稀植分育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可使大豆有较大幅度增产,并节省处子用量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校友会网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50名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图书馆网站揭示内容调查和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现状,指出在专业分馆建设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温州蜜柑结果类枝条与坐果率、果实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陈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2):213-216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的树相指标,为柑橘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年生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研究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结果枝类型与坐果率、果实横径的关系。【结果】结果母枝长度为0.13~46.50 cm、粗度为0.12~0.92 cm,随着结果母枝增长和增粗,单位母枝上有叶结果枝数增多,有叶结果枝坐果率高于无叶结果枝坐果率;结果母枝粗度≤0.20 cm时,其上有叶结果枝坐果率和无叶结果枝坐果率均最高,结果母枝长度≤10.0 cm时,有叶结果枝坐果率最高,但结果母枝粗度、长度与有叶、无叶结果枝的坐果率相关性均不显著;叶数为1~3片的有叶结果枝结果数量最多,占结果总数的87.6%;结果母枝粗度、长度分别与其果实横径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但果实横径与结果枝叶数相关性不显著;有叶结果枝比无叶结果枝的果实普遍较大。【结论】温州蜜柑以粗度和长度较小的结果母枝为主,但粗壮的结果母枝能抽出较多的有叶结果枝,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横径,生产上要注意粗壮结果母枝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辽宁水稻籽粒在穗轴上分布特点及其与结实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以辽宁近年来育成的水稻品种(系)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以分为高、中、低产3种类型,穗数是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反,千粒重无显著变化;高产品种生物产量高于中、低产品种,高、中产品种经济系数高于低产品种;产量与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粒数、结实率、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着粒密度及经济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每穗粒数关系最密切,而每穗粒数主要由二次枝梗粒数决定,其次是着粒密度和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结实率与整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