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 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最近在成都召开了二届三次审定工作会议,总结一年工作,听取了省蚕研所的《1990年春引进蚕种鉴定情况的汇报》,审议了两对新申请参加鉴定品种,讨论了加速优良蚕品种推广和1991年度工作报告,副主委敖明军汇报了全国桑蚕品种审委会的有关情况。 1、引进蚕品种883×884鉴定情况:该品种是1990年春在省级6个室内鉴定点和4个农村生产鉴定点同时鉴定的结果,表现出产量高、蚕茧质量好、解舒差、纤度均方差比对照种绫3.4×锦5.6偏大,需扩大范围再作鉴定是否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家蚕中秋兼春用品种苏·菊×明·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选育成的中秋兼春用品种苏·菊×明·虎是江苏省蚕种公司下达的《蚕品种选育》课题完成的蚕品种之一,经江苏省实验室共同鉴定、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全国鉴定审定通过,在江苏省农村中试点试养、蚕种场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一代杂交种好养、抗逆性强,茧丝质良好,交原种体健易繁,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长江流域中秋兼春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玉蚕二号(应·行×创·秀)。经广西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良的实用经济性状。在实验室鉴定中,结茧率、虫蛹率分别为96.03%、92.73%,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5.751 kg、3.701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33%和11.95%;干茧出丝率43.34%,一粒茧丝长1 062.0 m,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09个百分点、61.5 m;解舒率72.11%;净度87.5分。在农村联合鉴定中,单张产茧量33.06 kg,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5.44%和1.15个百分比;解舒率67.77%,洁净93.1分。该品种已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杂交选育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效、好养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川蚕23号。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养表明,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高温多湿、龄期经过短、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特点,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春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9.11 kg,比对照品种871×872提高8.58%;在实验室鉴定的成绩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虫蛹率96.20%,解舒率79.86%,鲜茧出丝率17.72%,洁净97.91分。新品种秋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7.54 kg,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3.98%;在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93.05%,万蚕产茧量18.77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1.74个百分点、2.46%,一粒茧丝长1 150 m,解舒丝长932 m,解舒率81.04%,洁净94.82分,鲜茧出丝率16.90%,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41 m、83 m、4.50个百分点、3.06分、0.38个百分点。新品种在饲养条件和气候环境较差的蚕区饲养,能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正>品种春蕾×锡方,是我场1984年开始采取杂交育种法,于1991年育成的春用多丝量品种。品种育成后,由我省先后组织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1995年推选参加全国鉴定,各项经济指标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同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时,在我省和山西、安徽省等部分地区进行中试推广。几年来,该品种在鉴定、中试时均表现出了孵化眠起齐一、好饲养、茧形大、产  相似文献   

6.
<正> “锦春×科星”春秋兼用蚕品种是我所“七五”期间在引进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四元交杂种。该品种历经本所实验室1986~1988年春秋6季鉴定及1989~1990年全省四个实验室鉴定点一春两秋共同鉴定,1988~1990年农村三个鉴定点春秋生产中试,又经1987~1990年本所和地区蚕种场原种繁育性能实验,综合评议认为:“锦春×科星”具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应用新蚕品种,加强对新蚕品种的管理,促进优良蚕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我省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省于1990年在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开展了桑蚕室内品比鉴定,1991—1993年同时开展了室内和农村品比鉴定。三年来,在省丝绸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蚕品比鉴定工作不断的完善和巩固。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蚕品比鉴定工作情况 1.建立了广东省新蚕品种室内品比和农村品比鉴定点。 1990年在省蚕种所开展了室内品比鉴定。1991年在农村建立了五个品比鉴定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4月3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第50次品种审定会议,浙江省2个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太湖×玉州"通过了审定,其中"农科2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该省首个双限性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于2015年12月通过省实验室鉴定,2016、2017年春在淳安、海宁、缙云、安吉等四个农村试验点参加农村生产鉴定。经农村两年2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桑蚕新品种鉴定由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组成,农村鉴定的数量只有1~2盒,时间一般只进行1年。这样的鉴定方法,虽然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品种的生产性能,但与农村大面极生产的实际成绩毕竟有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进展,通过鉴定的品种较多,品种鉴  相似文献   

10.
<正>优良家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是蚕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江苏省一直把优良家蚕品种的试养和鉴定放在海安县。2010年中秋期,海安县作为国家新蚕品种农村生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代的培育和选择,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品种“75新”与广西蚕研所引进种“7532”配成一对夏秋品种。经二年实验室共同鉴定、三年省农村生产鉴定、二年农村生产试养,成绩良好,倾向一致,主要经济性状超过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苏_3·秋_3×苏_4。  相似文献   

12.
<正> 诸花,原名诸蚕1号,它是运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夏秋用中国系统新蚕品种。其亲本是以广东现行推广品种、体质强健的新9为母本,父本是茧、丝量较高,丝质优的781。 诸花与广西蚕业指导所选育的日系蚕品种朝霞(原名7532)配成一代杂交种,于1981年早秋、中秋两期进行本校实验室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优良,1982至1984年列入浙江省实验室和农村共同鉴定。通过1983和1984两年,在湖州、海宁、长兴、加善、临安、建德、嵊县和衢州等八个市、县的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水平和早秋、中秋不同期别的农村生产鉴定,其两年四期的平均成绩,与对照种浙农1号×苏12比较:每张种产茧量、产值、担桑产值、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出丝率分别比对照种提高4.19%、9.96%、6.66%、12.1%、26.72%、13.93%和7.19%;净度92.41%,比对照种低1.40%,但达到浙江省审定标准92分(详见表1、表2)。实验室共同鉴定的平均成绩与农村生产鉴定成绩均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973×974新蚕品种的农村试养和缫丝鉴定表明,该蚕品种各项指标优良,适宜在山西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6.
<正>华秋×松白是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采用引进、组配、筛选和系统分离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的新蚕品种。经1998年~1999年浙江省实验室联合鉴定和1999~2000年浙江省农村生产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符合审  相似文献   

17.
科7×康2经1983和1984两年全省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符合审定标准,1983、1984年农村试养,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种东34×苏12和浙农1号×苏12,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新品种,1985年进入农村生产鉴定,为使种场和农村了解该品种的原种及一代杂交种性状,特作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3月审定通过了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夏芳×秋白、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锦5.6×7532,湘晖、省北碚蚕种场选育的601×绫85·绫13三对夏秋用新蚕品种。这3对新蚕品种经1992、1993年省级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证明(如表1.2所示),其综合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春用蚕品种的现状与对策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徐长生我省历来十分重视桑蚕新品种的选育、鉴定和推广工作。特别是1987年经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和省丝绸公司联合决定开展农村新蚕品种中试工作(全省设八个鉴定点,二年为一期,统一饲养,统一收烘,统一级丝试样...  相似文献   

20.
<正>荣海(5·4)的选育从1984年开始,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选育的目标是新品种荣海×锡盛(5·4×24·46)的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苏5×苏6。5·4×24·46先后经两年省实验室共同鉴定(6个单位参加)和两年省农村生产鉴定(5个单位参加),经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1991年、1992年春期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