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琦  刘懿 《茶业通报》2012,(1):46-48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全县面积2849km2,其中耕地面积5.1万hm2,现辖30个乡镇,495个村,人口55.3万,是陕西省优势茶叶产区之一。1南郑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汉  相似文献   

2.
刘懿 《茶业通报》2011,(1):36-38
南郑县是陕西省茶叶6大优势产区之一,近几年茶叶产业作为南郑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针对南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科  袁馨 《种子世界》2016,(1):22-23
正1.现状南郑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南最大的粮食生产县,目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省优质水稻、油菜及蔬菜生产基地。全县常年粮油播种面积3.8万hm2,粮食总产量16.71万t,油料总产量2.7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9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6万hm2,玉米种植8 000hm2左右,每年需要水稻种子42万kg、玉米种子30万kg、油菜种子3.5万kg。南郑县种子管理站于  相似文献   

4.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辖28个乡镇,372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全县土地总面积237086.28hm2,林地177850,87hm2,是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是1985年全国十大新创名茶“岳西翠兰”原产地,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6200hm2,其中采摘茶园4267hm2,年产干茶1600t,产值59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65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岳西的茶叶产业现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茶叶产业,县委、县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审时度势,抓住创建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将无…  相似文献   

5.
1生产现状据陆羽《茶经》记载,太湖县早在1000多a前的唐代就盛产茶叶。出产的芽茶以其优异的品质列入贡品。其时的“南阳谷尖”享誉皖西南。1990年初,全县已有茶园1333.3余hm2,可采茶园1266.7hm2,年产干茶400 t左右。茶类结构单一。至2005年底,茶叶总面积达到3333.3hm2,其中可采面积3000hm2,干茶产量达1000 t。名优茶300 t,茶叶总产值近2000万元,名优茶产值510万元。茶叶销售市场主要是省内,名茶市场已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无性系良种茶园近66.7hm2,名优茶机制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共新建和改造名优…  相似文献   

6.
正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在大多数山区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中,已基本形成共识。一、为挖掘山区资源优势,提高山区农业效益,近年来竹山县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1)茶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全县茶园总面积已扩大到近20万亩,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近百家,涉茶农户约3万户(12万人),  相似文献   

7.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8.
荣光明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5,27(3):110-111
茶业是岳西山区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县现有茶园6400hm2,其中开采茶园4666.7hm2,年产干茶1750t,年产值7900万元,其中名优茶700t,产值4300万元。全县获国家有机认证茶园53.3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366.7hm2,无公害认证茶园无性系良种茶园733hm2。全县成立茶叶协会组织28个,县内外固定茶叶销售窗口229个,人均茶叶收入超过500元的重点村12个,茶叶单项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655户。为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县茶业现状时,发现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胡新泉 《茶业通报》2005,27(1):41-41
1茶叶生产现状休宁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世界旅游胜地———黄山脚下。全县总面积21511km2,人口28万,辖33个乡镇,259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我县产茶历史悠久,素有“屯绿之乡”的美称。全县目前拥有各类茶园13000hm2,年产干茶5400t。2003年茶叶产值达730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在1000t左右,占20%;产值达35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50%左右。拥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多家,年加工量达16000t,产值达1.3亿元。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名优茶、有机茶发展等方…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2013年秋-2014年春可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品种有: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凫早2号、浙农113、多抗香、仙寓早、白茶1号等,优惠供应,欢迎选购。业务联系: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太湖传统农产品,是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一个乡镇产茶,涉茶农户近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1628.14t,茶叶总产值1.49亿万元。2012年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89座,年加工能力2300t。自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37座,每座年加工能力20t以上,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t。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北中、寺前两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1667hm2、1066hm2。北中镇望天村是本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12个组701户茶园面积206.7hm2,户户种茶。  相似文献   

12.
汉中称大西北的“小江南”,自古产茶,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生态条件。至2001年,全市拥有茶园2.19万hm2,比安康市的1.86万hm2超过3333hm2,成为陕西省第一产茶大市。茶区遍及镇巴、西乡、城固、洋县、南郑、勉县、略阳、宁强8县。茶园多座落在汉江南岸和巴山北坡之间的半山丘陵。现有茶园面积80%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茶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速度再加快”的号召下,大搞“群众运动”建设起来的,已成为产量的主体。汉中的茶叶市场,已由30a前的计划供应到现在的茶叶市场完全放开,由“供不应求”到茶商茶贩比比皆是的“卖茶难”,从卖方市场到…  相似文献   

13.
德清县的乡村茶场,是由六十年代初原大队茶叶专业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据统计考证,全县六十年代有六十七个茶叶专业队,七十年代增加到七十四个,八十年代初发展到一百一十二个(其中占社办9个,大队办93个),到一九八五年调整后还有九十九个(其中乡办8个,村办91个),经营茶园七千九百七十四亩六分,(其中八五年投产面积7478亩),要占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一万五千七八五十二亩的百子之五十一;年产干茶一万四千零七十九担,也占全县八五年总产量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一担的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八。实践证明:乡村茶场成了茶区乡村致富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茶叶集约经营,造就种茶能手并向种茶能手集中,有利科学种茶,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示范基地和商品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1现状1.1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水平陕西省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陕南,其中汉中7.9万hm~2左右,安康3万hm~2左右,商洛666.7hm~2左右。汉中水稻主要集中在城固、南郑、勉县、西乡、洋县以及汉台的平川6县(区),约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91.6%,平均单位产量8 250kg/hm~2左右。宁强、镇巴、佛坪、略阳、留坝山区四县总面积仅有6 666.7hm~2,约占全市水稻总面积8.4%,平均产量6 7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查道生 《茶业通报》2007,29(2):53-53
安庆市主产茶区位于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是全国名优绿茶优势发展区域。为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安庆市政府于2007年4月9日至10日在岳西县召开了全市茶叶产业化工作推进会。会议确定了今后4年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建成30万亩高品质茶生产基地,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500座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打造1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至3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创1至2个省内外知名茶叶品牌。到“十一五”末,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6500吨,初级产品产值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7.
田智仁  周斌  张具权 《茶业通报》2005,27(4):173-174
1有机茶开发现状2001年鹤峰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县之一,通过2a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2003年1月,鹤峰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先进县”,5月又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之一。到2004年10月,全县茶园总面积7333hm2,年产量6400t,年产值1.2亿元,为农民提供直接现金收入4500万元以上。2003年,我县白果民族茶厂、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翠泉茶业有限公司、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骑龙茶业有限公司、猴王茶厂6家企业获湖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认定面积4667hm2。这些有利…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知道陕西省紫阳县是个茶叶大县,茶叶年产值近6亿元,10万茶农因茶致富。其实,紫阳县还是一个畜牧大县,2011年全县生猪、山羊、家禽饲养总量分别达到69万头、20万只、170万羽,总产值5亿多元,较4年前增长了两倍多,很多农民得到了畜牧产业发展带来的增收实惠。  相似文献   

19.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和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茶叶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山区21.4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主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12,(1):9
近日,省农发局下达了池州市2个农业综合开发茶叶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1.5万亩,总投资1663万元。目前项目设计文本正处在编制阶段,预计2012年底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