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茶煤病是茶树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它是以黑刺粉虱、蚧类和茶蚜等害虫的分泌物为物质基础而为害茶树的。因此要防治茶煤病,应针对病源害虫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茶园管理,做到合理修剪,勤除茶园杂草,合理施肥,增进茶园的通风透光和茶树长势,  相似文献   

2.
探讨薄壳山核桃与茶间作后安吉白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差异,为构建薄壳山核桃和安吉白茶高效复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薄壳山核桃与安吉白茶间作分别以乔木树冠下(T1)、树冠缘(T2)、树冠外(T3)和纯安吉白茶园(T0)等4个测定点,测定10年生安吉白茶茶树新芽数、新稍生长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茶树速生期(7—9月)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指标,分析探讨林茶间作不同光照条件下安吉白茶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林茶间作茶树的新芽数、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纯茶园,其中乔木冠缘茶树生长指标较优;间作茶园茶树的百芽鲜(干)质量显著高于纯茶园,单位面积茶树新芽鲜质量以冠缘、冠外显著高于冠下和纯茶园,茶树新芽干质量为冠缘处最高,其次为冠外,冠下与纯茶园较低;(2)通过各测定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分析,7—8月高温强光下薄壳山核桃冠缘处茶树的荧光信号强度较强,8月纯茶园茶树的荧光点位显著低于间作茶树,9月各测定点茶树荧光曲线重合度较高。薄壳山核桃冠缘、冠外茶树相对可变荧光差异曲线(ΔVt)波动较小,冠下茶树荧光的J相在7月快速下降但在9月却陡然...  相似文献   

3.
茶树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照传统的种茶方法是茶籽直播,近年来,随着茶树优良无性系的不断选育,无性系良种茶苗在全国茶区迅速推广应用。日照地区由于春秋季节干旱少雨,用常规的方法扦插育苗,成活率很低。为了提高茶树扦插育苗成活率,加快良种无性系的繁育速度,笔者从当地生产的实际出发,开展了茶树优良无性系弓棚免浇扦插育苗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茶梢蛾(Parametriotes theae Kusne-tzov)属鳞翅目尖翅蛾科(Cosmopterygidae)害虫,为害油茶、茶树叶子和技梢。幼龄幼虫潜食叶肉,形成半透明淡黄色的虫斑,直径约3-5mm。长大后蛀食嫩梢,使嫩梢凋萎  相似文献   

5.
以日照巨峰镇南茶北引实验植株为材料,利用CB-1i01型光合、蒸腾测定仪,在晴天条件下,测定植物光合、呼吸强度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茶树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基本上都是在8:00~10:00,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增强,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又开始下降;不同品种的茶树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强弱差别明显,这为检验植株的抗逆性,筛选合适的茶树品种引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茶黑胶粉虱是近几年来在薛城区茶树主栽区发生较重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2种高效,低毒,强渗透,强内吸新型农药对茶黑胶粉虱幼虫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试验。结果显示,1.8%爱福丁2000倍液喷雾防治初孵幼虫,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100%,1.8%爱福丁1000倍液喷雾防治2龄幼虫,防治效果达93.3%。  相似文献   

7.
浙江茶树主要害虫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浙江省茶树害虫天敌资源调查的结果,共发现天敌昆虫33种,分属膜翅目4个科,双翅目1科和鞘翅目1科,明确了重要茶树害虫的主要天敌,为茶园害虫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茶蛀梗虫又称油茶蛀茎虫(Casmara patrona Meyr)。属鳞翅目织蛾科。是我省油茶和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据在我区兴国、全南、定南、安远等县调查,油茶被害株率一般为30—40%。被害后在蛀道以上的枝干不久即枯死,尤其是幼树被害后,常全株死亡,严重威  相似文献   

9.
古茶之源     
古茶之源文/毕真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乡”。云南又是世界和中国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茶已成为云南三大支柱产业(烟、糖、茶)之一。思茅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中国茶科所,云南省茶科所和楚雄州茶学会、茶桑站组成的考察队,在历时一百三十二天,步行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考察中,在楚雄州哀牢山发现了一批古茶树。这次发现的古茶树,现存量不到百株,树龄一般在一百年以上。最老的是生长在双柏县(石咢)嘉区老厂乡茶树村后的一株古茶树,树高十三米,基部干径九十一点七厘米,树幅三点二米,树龄约四百六十年。据老人介绍,这个村的彝族无祖以茶树为村名,栽茶历史久远;现此茶树每年还可采茶二十五至三十千克。据考察,  相似文献   

11.
《热带农业科技》2007,30(4):54-54
云南是世界上野生茶树种类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目前云南省已建成保存野生茶树类型居世界首位的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世界上保存野生茶树类型最为丰富的茶树活体保存基地。该种质分圃已保存包括茶组植物22个种和7种非茶组植物的各类资源930多份,包括栽培型、野生型、过渡型、近缘种等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银杏茶黄蓟马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黄蓟马(Scirtotuthrips dorsalis Hood)原为青岛市园林树木的次要害虫,近几年来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上升为主要害虫,2009年青岛沿海局部地区大发生。本文对荼黄蓟马在银杏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防治适期,有效控制了茶黄蓟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茶树[Came-ilia sinensis(L.)O.Ktze]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既是饮料,又是医药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社会对茶叶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茶杉混交林作为退耕还林的一种经营模式,具有比茶纯林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夷陵区的邓村乡从1990年开始营造茶杉混交林,建立了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成立茶用混交林项目组,在茶杉混交林与纯林中建立固定标准地,  相似文献   

14.
鄂西南茶区气候温和、日照适宜,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降雨量超过1 560 mm,有着优越的宜茶自然条件.茶区茶园面积4.5万hm2,年产茶2万t以上.目前茶区内茶园有近70%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的,大多分布在海拔300~750 m的地带,有性系茶树品种和地方群体品种占87%以上.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名优茶的比重日渐提高,现有茶树年龄结构和品种结构已不能适应茶业发展趋势,亟待调整.茶树嫁接就是迅速改造茶树品种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金榕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用于观叶、盆景的金叶植物。观察研究表明,茶毒蛾、霜天蛾及榕母管蓟马是为害黄金榕的3种主要害虫,研究这3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朱才熙 《湖南林业》2001,(11):14-14
用植物防治茶园病虫害,不仅可节省资金,而且可确保茶叶中无残留农药,可生产出高档次的优质茶叶。 1、苦楝树叶:采苦楝树叶2公斤,切碎并加水10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冷却后再加2%洗衣粉溶液200倍喷雾。可防治茶蓑蛾、小绿叶蝉、茶毛虫、卷叶蛾、刺蛾等多种害虫。 2、枫杨树叶:采枫杨树叶5公斤,切碎并加少许水捣烂后榨出叶汁,然后每公斤原汁加水2公斤喷雾,可防治茶尺蠖、卷叶蛾、茶毛虫、茶蓑蛾和刺蛾等。 3、樟树叶:采樟树叶2公斤,切碎加水10公斤、食盐0.2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茶树炭疽病…  相似文献   

17.
据悉,中国茶有6个之最,其具体是:最大的野生茶树生于云南省励海县,高32米,主干粗3术,树龄约1700年。成熟叶长14厘米,厚6毫米。被称为茶树之王。最早的菜专著即唐代陆羽撰的《茶经》。该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茶树品种、种植方法、烹任方法等。陆羽被誉为茶圣。最早的咏茶诗《诗经》中有“谁为茶苦,其甘如治”、“有大加茶”等句。最著名的十大名茶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春”,福建的“铁观音”、“白毫银针”、“武夷岩”.安徽的“屯溪”、‘冲D红”,云南的“普洱”、“滇红”,还有“荣莉花茶”。最早的茶话会。三国时…  相似文献   

18.
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是特产于滇黔桂交接地区的国家优质重点保护茶叶树种,也是黔西南州地方特色茶叶"普安红"的原料.本研究首次对黔西南州8株大厂茶野生茶树(Q1~Q8)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和挥发性芳香物质(VAC)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8株大厂茶茶叶中共检测出25种FAA组分,其中...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桂林毛尖茶现状及历史背景,从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茶树蓬面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桂林毛尖茶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茶企及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永坤  牛毅  谭光荣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2):132-134,148
勐海县种茶、制茶、用茶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古茶树茶叶价格不断攀升,古茶树死亡和树势衰退现象变得多发。笔者认为造成勐海县古茶树的死亡原因主要有古茶树生境遭受破坏,管理不规范,私下流转现象严重、造成林权管理和服务不到位,没有规范操作规程、导致采摘过度,茶园土壤营养缺乏等;提出修复古茶树生境,加强古茶树科学研究,细化古茶园管养技术措施、制定管理规程,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养分结构,加大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知识宣传力度等实现古茶树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