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0,(5):12-12
经过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云南省珍稀野生土著鱼类——丝尾蠖人工养殖获成功并在红河、文山等地实现池塘养殖。此举不但保护了云南省珍稀土著鱼类;也为开发特色水产养殖打下了基础。“土著丝尾蠖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专家组鉴定认为,该研究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杨树国杨树国,1981年生,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农艺师。杨树国参加工作以来,热衷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参与滇池金线鲃、云南光唇鱼等珍稀濒危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与日常管理等工作,组织参与完成了3届云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参与申报并完成了云南省农业厅下达的"云南省山瑞鳖养殖现状调研"项目,参与完成《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工程建设对普文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等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诸如渔业资源滥捕、水利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活动、经济养殖鱼类的引进等对澜沧江土著鱼类的干扰越来越强烈,甚至导致了部分鱼类的濒危,严重影响了澜沧江的鱼类多样性。为了保护澜沧江鱼类资源和鱼类物种多样性,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澜沧江土著鱼类人工繁殖研究。目前,已有光唇裂腹鱼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均是地方土著品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为开展云南光唇鱼和滇池金线鲃的推广养殖,2018年1-7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寻甸县曾美仙特种鱼养鱼场开展了流水池塘混养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池塘情况:养殖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2021,51(3)
为查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鱼类资源现状,2019年7-11月在思茅区各主要河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思茅区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13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土著鱼类25种,隶属于4目9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共16种,占土著鱼类总种数的64%;其次为鲇形目,5种,占20%;鲈形目3种,占12%,合鳃目仅黄鳝1种,占4%。另采集到外来物种12种。对思茅区土著鱼类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思茅区境内鱼类总体分布不均衡,澜沧江干流土著鱼类组成以定居型鱼类为主;支流中,曼老江鱼类种类最多。思茅区土著鱼类以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为主;外来物种主要为东亚类群和老第三纪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6.
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Walbaum)属于鲑科红点鲑属,在中国淡水鱼类区系分类中属北极淡水类群,是我国土著的名贵珍稀冷水性鱼类,已被列入《中国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花羔红点鲑肉质好,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试验鱼成鱼饲养用鱼来源于课题组培育的鱼种。(2)养殖用水山涧溪流水,周年水温变化在0℃~19℃,  相似文献   

7.
洱海鲤又名大头鲤,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是我国云南省淡水中几种土著鲤鱼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物种,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病害少、耐低溶解氧、适合长途运输、养殖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是洱海中的主要经济鱼类,适于池塘单养、池塘混养、网箱养殖、湖泊及水库养殖等,也是重要的游钓鱼类,有较高的养殖前景和推广价值。一、洱海鲤的生物学特性1.外部形态 体型较长,侧扁,头大而宽,头长与体高相近。口大,端位,马蹄形;下颌倾斜明显;眼间距稍大于尾柄高;2对口须,个别出现在上颔1对;鼻孔1对;鳞片为圆形;胸鳍为软棘,背鳍鳍末根不分枝,…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共有194种,其中土著鱼类162种,隶属于5目15科79属;分布于“保护区”内的鱼类197种,其中土著鱼类187种,隶属于6目21科94属。进一步分析显示,既见于金沙江下游又见于“保护区”的土著鱼类129种,反映出两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保护区”内未能包括的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多为金沙江下游支流或附属高原湖泊中生活的种类,“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金沙江下游替代生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娴 《中国水产》2022,(4):76-79
腾冲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98°05′E~98°45′E,24°38′N~25°52′N,国土面积5845km2.腾冲市江河湖泊纵横、水资源丰富,土著鱼种类多,适合多种土著鱼的养殖.随着人们对名优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高原特色水产养殖,推动水产养殖稳量增效,加强土著鱼养殖与保护等都显得...  相似文献   

10.
正易捕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培育的养殖新品种,已列入农业农村部主推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近年来在全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养殖。本试验根据新疆土著鱼类资源优势和提升大宗品种养殖效益的需要,开展了主养易捕鲤、套养土著经济鱼类(白斑狗鱼)的试验。利用白斑狗鱼的肉食性特点,在主养易捕鲤的池塘中投放一定比例的白斑狗鱼,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低值鱼类资源,达到节约资源、发挥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丝尾鳠是云南省土著鱼类名优品种,被誉为"云南六大名鱼"之首。近年来,随着丝尾鳠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品种养殖已在云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从云南引进的1.4万尾丝尾鳠鱼苗在海南进行了试养殖,并在养殖至成鱼后对丝尾鳠的成鱼肌肉成分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海南省养殖环境下丝尾鳠的肌肉品质,为养殖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水域环境生态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力度,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将开展水生动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生态环境和恢复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鱼类作为主要的增殖放流对象,在开展草鱼、鲢鱼等大宗鱼类和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的同时,在一些地方大鲵增殖放流也成为常态化。为了做好大鲵增殖放流工作,保障放流效果,笔者在对陕西汉中、安康等地大鲵增殖放流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13.
浅谈德宏土著鱼类资源概况及开发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东及东北部与保山市的龙陵县、腾冲县为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德宏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优美,光、热、水气候资源充足,雨量充沛,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境内有大小江河37条,属伊洛佤底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据调查,自然江河中共有鱼类120余种,其中土著鱼类79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为保护鱼类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优质土著鱼类提供了较好条件。一、德宏鱼类资源概况根据1998年德宏州渔业资源普查和引进鱼类的统计,德宏现有各种鱼类125种,其中土著鱼类79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六、七十种,名贵的特有土著鱼类(以下简称:名特鱼)约三、四十种,它们既是珍稀物种,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杜浩副研究员围绕中华鲟、达氏鲟等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养殖学等开展相关研究,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传统养殖模式中的物理环境(河床质、水流、光照、遮蔽物)和生物环境(生物饵料、同类群和捕食者)与自然环境显著不同,是导致养殖群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生存适应性低,以及养殖群体原有生物学特性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了濒危鱼类的迁地保护、繁育和人工群体建设,限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鳜(Siniperca chuatai)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等水系,是黑龙江省名优鱼类"三花五罗"中"三花"之首,因其肉质、味道、营养、越冬成活率均优于从南方引进的鳜鱼,已成为重点开发的名贵土著经济鱼类。尤其是2005年黑龙江水产引育种中心对土著黑龙江鳜的繁殖成功和开口饵料的解决,必将有利于推动我省鳜鱼的养殖和发展。但在规  相似文献   

17.
<正>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大江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鲟鱼养殖》和由王炳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鲑鳟鱼养殖》两部专著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正式与读者见面。这两部著作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近10年来我国鲟鱼、鲑鳟鱼养殖和繁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以翔实的数据反映了我国目前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从事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的养殖、育种、病害防治、营养、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鲟鱼养殖技术、虹鳟育种技术、细鳞鲑和哲罗鲑等土著鱼类的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历经4年的技术积累和科技攻关,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利用收集到的银白鱼种鱼人工繁育出近3万尾鱼苗,这标志着滇池土著鱼类的保护取得重大成果。银白鱼是滇池土著物种,全球仅分布于滇池水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滇池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滇池水质逐渐恶化、外来物种引入和过度捕捞等原因,使银白鱼种群几近消失。该物种目前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IUCN红色目录》列为濒危等级,同时也  相似文献   

19.
拉萨市茶巴朗湿地的外来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巴朗湿地是拉萨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外来鱼类进入湿地,湿地的鱼类群落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于2009年4月和2013年4月对茶巴朗湿地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茶巴朗湿地鱼类群落格局以外来鱼类为主、残存有部分土著鱼类,2013年外来鱼类完全占领了该湿地,土著鱼类基本消失。目前,茶巴朗湿地的鱼类主要为外来种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鲫(Carassius aurat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以及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土著鱼类仅极少量残存的高原鳅(Triplophysa)和裂腹鱼(Schizothorax)类。外来鱼类已在茶巴朗湿地建立了自然种群,这对与湿地相通的拉萨河流域的土著鱼类资源构成了较大威胁。防止茶巴朗东部鱼池养殖鱼类的逃逸、提高藏民对外来鱼类的识别能力及其危害的认知、清除外来鱼类、重新引入土著鱼类等措施对于茶巴朗湿地鱼类及生态系统恢复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副研究员杜浩围绕中华鲟、达氏鲟等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养殖学等开展相关研究,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据了解,传统养殖模式中的物理环境(河床质、水流、光照、遮蔽物)和生物环境(生物饵料、同类群和捕食者)与自然环境显著不同,是导致养殖群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生存适应性低,以及养殖群体原有生物学特性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主要原因;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