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系统设计计算了荣昌猪123个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处理效应等多个统计量,并估计了这些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育种值等参数。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统计软件包、遗传育种参数估计、性状的选育分析和饲料管理与配方优化子系统等主要内容。通过系统设计应用微机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荣昌猪选育提高计算机体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荣昌猪目前制订的选择目标,利用系统设计,调用已运算和估计出的统计量及参数,通过计算机选育分析,获得了被选性状不同选择方法的选择结果和确定了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算机直接调用荣昌猪选育中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表型相关等参数或统计量等资料,建立了数学模型和运算程序,制订荣昌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择指数和约束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荣昌猪选育试验的数据验证模块的功能和运算的结果,获得了荣昌猪59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等遗传参数及8头荣昌种公猪不同性状的育种值等育种参数。这些结果为荣昌猪的选择育种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荣昌猪相同方向的纯繁选育及导血选育的试验结果.事实证明,只要目标明确,保种与选育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并不对抗.通过分析还发现了荣昌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另一新的有效途径,即荣昌猪♂×(丹麦长白猪♂×荣昌猪♀)♀的导入杂交(含外血25%)选育模式.引入适当的外血选育的目的是为保存荣昌猪的优点(如肉质好等),改正其缺点(如生长慢等).选育结果表明,其生产比较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瘦肉型要求,现阶段瘦肉率(瘦肉率既是荣昌猪的保种性状,也是选育提高的性状)已达52.63%.  相似文献   

6.
说起荣昌农业,不少人首先会想到肉质优良、鬓白质好的“荣昌猪”。“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生猪产业是荣昌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荣昌也因此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而如今,生猪产业只是荣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花猪II系四个世代的选育,分析了影响其生长性状的主要因素,除继代选育中的年度效应外,还有公猪效应、公猪内母猪效应和性别效应都是影响北京花猪II系生长性状选育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荣昌猪杂交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荣昌猪与外来品种杂交试验的数据,研究了杂交配合力中的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测定设计的数学模型、程序编制及运算方法。并求得了荣昌猪的一般配合力及与外来品种猪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设计 ,对可能影响猪肉品质的品种及氟烷基因型效应进行研究。选取长白猪、约克猪、荣昌猪和约克×长白F1代约长猪 4个品种和组合的猪只进行试验 ,研究表明品种效应对肉质性状的影响较大。各品种和组合按肉质优劣排序为 :荣昌猪 >约长猪 >约克猪 >长白猪。约长猪在肉质方面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氟烷阳性纯合子个体 (nn)的肉质性状显著差于阴性纯合子个体 (NN)和杂合子个体 (Nn) ;杂合子个体 (Nn)的肉质性状居于两纯合子个体 (NN和nn)之间 ,与NN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但显著优于nn个体 (达5 %显著水平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方差分析和邓肯氏检验,研究了皖南花猪选育中的繁殖性状。结论:皖南花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且遗传性稳定,是生产商品猪理想的配套母本。但繁殖性状遗传力低,还需要稳定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猪KIT基因等位基因的识别及KIT基因和毛色的关系,为实现猪毛色的定向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皮特兰、棕色杜洛克、白色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B系猪、荣昌猪、盆周山地猪共8个品种(系)98头猪为试验材料,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了猪KIT基因第17内含子区第一核苷酸处G→A突变的比例,推测了猪在KIT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结果表明,A/A+G呈现明显的品种特征:棕色杜洛克、盆周山地猪、荣昌猪、皮特兰猪KIT基因A/A+G均在20%以下,推测棕色杜洛克和盆周山地猪在KIT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型为ii,荣昌猪、皮特兰在KIT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型为ii、IPi和IPIP;白色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B系猪KIT基因A/A+G呈现散在分布,依据理论基因型下A/A+G将其聚类。通过探讨KIT基因和毛色的关系,证实荣昌猪的全白毛色并非受传统的显性白等位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高能精料和低能粗料两种饲养水平下,皖南花猪纯种及其与中约克夏、大约克夏、杜洛克、苏白、长白和荣昌公猪杂交获得的杂种(共112头)肥育至90千克时屠宰的鲜肉品质。结果表明,杂交使皖南花猪的前肢和后躯肉段的含肉率有明显增加,而颈和胸腰肉段的含肉率无明显改进。杂种猪肌肉的失水率高(25.4—32.3%),熟肉率低(65.54—70.84%)。杂交对皖南花猪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影响不大,pH值变化不明显(6.20~6.66)。杂种肌肉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增加,但16种氨基酸总量与纯种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野猪和国内外17个家猪品种SLA-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SLA-DRB基因与疾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限制性内切酶Rsa Ⅰ酶切后,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和10种基因型.在野猪中仅存在BB摹因型和B等位基因,而在家猪群体中出现了野猪群体中所没有的9种基因型和3个等位基因.五指山猪、临高猪、荣昌猪和藏猪的多态性较为丰富,且具有全部4个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在大多数家猪群体中为优势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在梅山猪、五指山猪、藏猪、荣昌猪中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仅在五指山猪、临高猪、藏猪、荣昌猪和太湖猪群体中分布,地方猪品种中梅山猪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野猪及17个家猪群体间SLA-DRB基因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可能是由生态环境差异及自然和人工选择所致,这些遗传差异性可能与抗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选取长白猪、约克夏猪和新荣昌猪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各品种试猪及其杂交猪的相关性状分析表明 :在肌纤维生长、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的表现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效应。尤其在肉质性状上 ,本次试验中的两种杂交猪均存在有利于肉质改善的正向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遗传变异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个随机引物对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35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的RAPD带型,1个引物A1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荣昌猪和新荣昌猪Ⅰ系群内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0.80;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0.198,两品系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95;平均遗传距离为0.206,两品系内及品系间都存在着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