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水生生物物种之一,2002年3月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桃花水母俗称桃花鱼,属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其伞径一般为8~25mm,身体透明,游动时体态婀娜多姿甚是美丽,出现时间又多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2.
桃花水母因其形态似桃花,又多在桃花盛开季节出现,在国内也俗称“桃花鱼”,是生活在淡水水域中水母类的唯一物种。五亿年前(有资料记载为6.5亿年和十多亿年前)在地球上已有桃花水母存在,比早已灭绝的恐龙还早2亿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动物活化石。由于其出现数量少,时间短,已列为世界上被保护的濒危和极危物种,故桃花水母素有“水中大熊猫”和“水中国宝”之誉。  相似文献   

3.
水母的奥秘     
<正>水母,系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仅有桃花水母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其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常在碧波的海面上漂浮。当它成群出没时,远望十分壮观;当它在海面上不动时,宛如玉盘般晶莹优美。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扩增和测序了2003~2008年间采自浙江省宁波、杭州、温州和金华4个地区7个地点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核糖体小亚基rRNA(18S rRNA)基因,并与已知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和中华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inensis)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这7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与索氏桃花水母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达99.67%~100%,遗传距离为0~0.002,而与同属中华桃花水母的遗传距离为0.013~0.015。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这7个地点桃花水母与索氏桃花水母分支的置信度高达100%。结果确定分析样品均为索氏桃花水母。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临澧采得淡水水母标本,伞径5.3~12.0mm,平均伞径8.8mm,触手268~586条,平均447条,主辐触手4条显著长于其他触手,刺丝囊疣圆锥形呈环状排列,生殖腺呈长三角扁囊状,淡绿色;平衡囊呈管状,数量在72~154个,平均为108个;经鉴定为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xinyangensis),系湖南省分布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桃花水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全世界发现的桃花水母属仅有的11个物种中,有9种在我国发现并命名.然而,有关国内所定种类的可靠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对国内桃花水母的分类、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和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桃花水母的资源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东连州市龙坪镇村龙塘水库发现大量淡水水母。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到现场采样,果然在水库发现了数千只水母,主要集中在排水口附近,有的看起来像一把把降落伞,又像一朵朵绽放的桃花,十分漂亮。据当时采样目测,水库面积大约200亩,透明度大于50公分,水质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8.
采用形态鉴定和18S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采自福州一金鱼养殖场蓄水池中的桃花水母(freshwaterj ellyfish)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样品的平衡囊管状,主辐触手较其它触手长,刺丝囊疣为乳突状呈螺旋状或环状排列,形态鉴别特征与己知的索氏桃花水母及其亚种相同;触手密集度11.06±0.71,平衡囊密集度5.66±0.43,与索氏桃花水母也最相近;样品18SrDNA序列与GenBank中索氏桃花水母有99%的相似性。因此,经鉴定本次在福州地区发现的桃花水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 1880)。  相似文献   

9.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又称水水母,在中国台湾称为幽浮水母,隶属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洋须水母科海月水母属,在我国大连,烟台,青岛等沿海均有分布。源于6.5亿年前,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因其婀娜多姿的泳姿和缤纷绚丽的色彩,象征着优雅的  相似文献   

10.
本描记采于云南省路南县黑龙潭水库的桃花水母属一新种-云南桃花水母,新种主辐触手显长于其他触手,缘膜窄,平衡囊呈“S”形管状,刺丝囊集成丛,呈不连续的环状或螺旋状,生殖腺大,三角袋状,黑色,可明显与所有已发现的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