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四倍体和二倍体泥鳅及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 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鲜重) 分别为18. 68%、18. 69%和18. 20%; 脂肪含量分别为0. 796%、0. 106%和1. 203%; 水分含量分别为79. 81%、79. 52%和78. 40%; 灰分含量分别为0. 951%、11188%和1. 162%。3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 57%、18. 11%和17. 47%; 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 84%、7. 98% 和7. 76%, 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 /WHO 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 98%、7. 33%和6. 95%。经比较分析, 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 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2.
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倍体泥鳅、二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肌肉中(鲜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68%、18.69%和18.20%;脂肪含量分别为0.796%、0.106%和1.203%;水分含量分别为79.81%、79.52%和78.40%;灰分含量分别为0.951%、1.188%和1.162%。三种泥鳅肌肉中都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重)分别为17.57%、18.11%和17.47%;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4%、7.98%和7.76%;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98%、7.33%和6.95%。经比较分析,四倍体泥鳅和二倍体泥鳅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很接近,但都明显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3.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赵振山  印杰 《水利渔业》1999,19(2):16-17
对泥鳅和大鳞副鳅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泥鳅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78.21%、1.12%、2.31%、17.55%;大鳞副泥鳅的分别为78.80%、1.13%、2.57%、17.40%。它们的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11%和13.78%,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02%和6.29%。,经比较分析,两种泥鳅营养丰富,其中,泥鳅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4.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1]。大鳞副泥鳅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78.80%、1.13%、2.57%、17.40%,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78%,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29%,其蛋白质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比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泥鳅幼鱼的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三倍体泥鳅的营养组成,对实验室培育2个月的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三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62.87%、26.23%、34%和61.5%,二倍体则分别为68.41%、29.16%、22.8%和69.7%;三倍体泥鳅幼鱼的4种主要鲜味氨基酸量及总量均低于二倍体,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与C20:5(EPA)的总量则高于二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相比较,三倍体泥鳅幼鱼在营养价值上并不具优势.研究结果为三倍体鱼类的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台湾泥鳅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矿物质含量、脂肪酸组成和各器官组织多糖含量等进行综合评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泥鳅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6.3%和4.0%;18种氨基酸总含量约占15.2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9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66.41%,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为5.77%,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4.0,色氨酸和缬氨酸分别是第一、第二限制氨基酸;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钙含量最高,达683.60 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16%,DHA、EPA和DPA共占脂肪酸总量的10.81%;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内脏中的多糖含量最高,达6.49%(干重)。这些营养数据将为台湾泥鳅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野生群体进行了系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2n)与多倍体泥鳅(3n,4n,5n)在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其中二倍体泥鳅数目占有绝对优势,少量多倍体泥鳅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及若干湖泊。此外,显著性分析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雌性个体都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物种间个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二倍体泥鳅的体长与体质量明显小于三倍体泥鳅及四倍体泥鳅,而三倍体泥鳅与四倍体泥鳅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生群体中,泥鳅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大鳞副泥鳅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呈负相关,大鳞副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物种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三倍体泥鳅的营养组成,对实验室培育2个月的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三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62.87%、26.23%、34%和61.5%,二倍体则分别为68.41%、29.16%、22.8%和69.7%;三倍体泥鳅幼鱼的4种主要鲜味氨基酸量及总量均低于二倍体,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与C20:5(EPA)的总量则高于二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相比较,三倍体泥鳅幼鱼在营养价值上并不具优势。研究结果为三倍体鱼类的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分别对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进行营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泥鳅水分含量为78.14%,泥鳅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64%、8.01%和13.23%;加工副产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01%、7.76%和7.26%。泥鳅粉与其副产品中氨基酸组成成分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64%和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2.04和40.59,泥鳅粉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其副产品构成比例不符合FAO/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属温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大鳞副泥鳅的可食部分占80%以上,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灰分2.2%,钙、磷、铁含量丰富。除食用外,还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地欧酮(DOM)在泥鳅人工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鳅因其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 ,已成为出口创汇的名、优水产品之一 ,这促进了泥鳅人工繁养的发展 ,地欧酮 (DOM)作为一种新型鱼用催产药物 ,用来替代脑垂体已应用于鳜鱼、大口鲶等名优鱼类的人工繁殖 ,但它在泥鳅人工繁殖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本试验对此做了初步探索。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亲本本试验所用亲本泥鳅系从常德师院名优动植物综合开发研究所的池塘中诱捕而来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1 1 2 催产药物为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的DOM(1 0× 2 5 μg)和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的LHRH -A2 (1…  相似文献   

12.
泥鳅,俗称“泥狗”,肉质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近年来,因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人工养殖已成为发展泥鳅产业的必然趋势,松溪县水技站在该县水南村2000m2的稻田进行了泥鳅的养殖试验。取得亩产271.7kg、亩产值6248.3元、亩利润1837.7元,经济效益明显,值得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辽宁太子河上游体长5~11cm的北方须鳅Barbatula nuda性腺发育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北方须鳅的精巢属于小叶形,分为6个发育期,精子的发生分为5个时相: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子的形成分为5个时相: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前期、初级卵母细胞后期、次级卵母细胞、成熟卵子。夏季水温较高时,北方须鳅迅速积累营养物质,精巢当年秋冬季节达到Ⅳ期,次年三、四月即可繁殖,较非冷水性鱼类提前1~2个月。  相似文献   

14.
池塘暂养泥鳅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宏伟  谭四 《河南水产》2004,59(3):9-19
泥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淡水参”之美誉,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每年7—8月,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极低,因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收购泥鳅暂养,不仅可以调济市场,又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2003年6月,我们利用鱼苗池,对泥鳅进行了暂养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暂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陈福斌 《水利渔业》2004,24(2):41-42
选择0.48hm^2的1号塘为试验池塘,0.53hm^2的2号塘为对照塘,进行鱼种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养殖9~10个月,1号塘总产2795kg,其中泥鳅770kg,总收入21942元。折合45712元/hm^2,纯收人15962元,折合33255元/hm^2;2号塘总产2424kg,总收入16713元,折合31348元/hm^2,纯收人10606元。折合19875元/hm^2。池塘常规养殖套养泥鳅可增加渔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用组织切片和显微技术对3日龄至11日龄泥鳅的肠道进行组织切片研究。结果表明,泥鳅的消化系统至3日龄时已基本能进行摄食,至5日龄时肠道呼吸出现雏形,至8日龄、9日龄时肠道消化发育进行完善,至11日龄时消化及呼吸系统几乎完善,可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相似文献   

17.
模拟自然生态法河蟹、泥鳅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县池塘 (尤其是大水面提水池塘 )养蟹规格偏小 ,价格低 ,效益差的实际情况 ,我们于2 0 0 0~ 2 0 0 1年进行了蟹池模拟自然生态法混养泥鳅试验 ,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 试验在本县楼王镇范河村养殖户王俊良塘口进行 ,该塘是利用低产农田 ,在四周挖沟筑堆的鱼池 ,面积 2hm2 。沟深 1 2m ,宽 8m ,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 12 % ,外堆圩坚固不渗漏 ,高于历史最高水位 0 5m以上。滩面能提水 1 2m左右。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并分开 ,通电和水陆交通便利。每池配备 1t水泥船 1条 ,抽水机泵 …  相似文献   

18.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的美味佳肴。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俗话说:“天上斑鸠,地下泥鳅”,因此,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医用、保健食品。泥鳅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由于泥鳅能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对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其适应性强,分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