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研究了苦瓜属6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成虫并不排斥在苦瓜叶片上取食和产卵,但卵的孵化受到抑制,幼虫不能正常发育,其中以大麻子苦瓜表现出较强的抗性,青皮长身苦瓜的抗性相对较弱:理化机制分析可知,各苦瓜品种叶片表皮毛的长度及密度不存在差异,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越高着卵量越大.次生物质单宁酸的含量是影响卵的孵化和幼虫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与苦瓜对其化学防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严重的检疫性害虫,寄主植物广泛,但其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不同植物对其生存的适合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苦瓜作为美洲斑潜蝇的非选择性寄主,其植株中含有的特异性次生化合物是防御美洲斑潜蝇危害的主导因素。主要对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和苦瓜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的化学防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生活及行为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醚、丙酮、乙醇浸提苦瓜(Monordicacharantia)叶片的提取液涂抹白菜叶饲喂小菜蛾幼虫(PlutelaxylostelaL.)表明,3种有机溶剂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和行为都产生明显的影响(表1),小菜蛾幼虫取食量显著减少。其中,乙醚提取...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不仅危害蔬菜,还危害桃树。其成虫利用产卵器将卵产于桃叶正面,孵化出的幼虫即在叶片中潜食叶肉,致桃叶正面出现条状白色潜道,且潜道末端渐大、略呈黄白色。叶内幼虫多时,致整个叶片发白干腐脱落。1999年以来,我地桃园斑潜蝇发生严重,有90%以上不同年龄的桃树受到危害。美洲斑潜蝇抗药性较强,防治不易。我们经实践总结出几条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0个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黄瓜品种的选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单位面积上取食点和产卵数的不同,而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在各品种间无差异。美洲斑潜蝇对津春4号黄瓜品种的选择性最强,对津杂4号的选择性最弱。经显微测量和电镜扫描可知,黄瓜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与美洲斑潜蝇对其选择性强弱呈负相关,津杂4号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平均长度分别是津春4号的2倍和3倍,表明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特别是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在美洲斑潜蝇对各品种的选择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水溶物对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水溶物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用美洲斑蝇不嗜好寄主或者非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嗜好寄主叶片,会显著降低美洲斑潜蝇对嗜好寄主的选择性;相反,如用美洲斑潜蝇嗜好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不嗜好寄主的叶片,则会明显促进美洲斑潜蝇对不嗜好寄主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大小与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无关,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即糖含量越高,美洲斑潜蝇越倾向于不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8.
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家蚕和菜青虫取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乙醚、丙酮、乙醇、石油醚4种有机溶剂浸提和热提基瓜叶片,以提取液涂抹桑叶和甘蓝叶后分别饲喂家蚕和菜青虫Artogela(pieris)rapaeLinnaeus。试验结果表明,4种机溶剂提取液处理试虫,其取食量降低,生长速率缓慢,存活率下降,其中以乙醚提取液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植物水溶物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 .用美洲斑潜蝇不嗜好寄主或者非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嗜好寄主叶片 ,会显著降低美洲斑潜蝇对嗜好寄主的选择性 ;相反 ,如用美洲斑潜蝇嗜好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不嗜好寄主的叶片 ,则会明显促进美洲斑潜蝇对不嗜好寄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山药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溶剂分别对山药叶片、块茎进行浸提,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山药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不同溶剂中,山药的乙醇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最为显著,乙酸乙酯次之,然后为丙酮、蒸馏水.山药不同器官提取物中,山药叶片各提取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山药块茎各提取液.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锦文  边才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99-6800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60%丙酮及沸水3种溶剂对五味子进行搅拌提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通过平板二倍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计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味子3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0%丙酮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70%乙醇提取物,最后是沸水提取物;MIC分别为25、50和100 mg/ml。同时,低浓度的丙酮提取物抑菌作用不明显,浓度为62.5 mg/ml时细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但没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丙酮提取物的MBC为125 mg/ml。[结论]五味子的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却志群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47-49,53
为了探讨不同提取剂对烤烟叶片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维持烤烟叶绿素稳定性的最佳条件,以烤烟叶片叶绿素提取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了7种提取剂及其不同用量对烤烟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叶绿素在不同光照时间、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方法是80%丙酮和95%乙醇混合液(V乙醇∶V丙酮=1∶1)浸提法,最佳提取时间约为18h,最适的提取剂使用量为20mL,最佳提取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3.
高磊  谢宇琪  王兴华  李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08-19410
[目的]研究黄连、丁香等8种药用植物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对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提、乙醇提、丙酮提3种提取方法提取各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采用药物平板稀释法测定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率。[结果]抑制2种植物病原菌的最优药用植物及提取方法分别为:抑制地黄枯萎病菌采用丁香乙醇提和丙酮提,肉桂乙醇提,此时MIC达到4 mg/ml,抑制肉苁蓉致病菌采用丁香乙醇提和丙酮提,肉桂丙酮提,此时MIC达到4 mg/ml。[结论]8种药用植物的乙醇和丙酮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14.
梁机  黄银珊  黄伯高  李婷  覃英繁  黄永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31-4034,4038
以具有胎萌现象的擎天树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进行提取,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擎天树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擎天树种子不同溶剂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与生长均有抑制效应,且随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溶剂的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存在差异,其中以乙醚浸提液的抑制活性最强,其他溶剂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抑制强弱依次为乙醚、水、乙醇、甲醇、丙酮.  相似文献   

15.
菊苣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初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菊苣叶为材料,利用丙酮、乙醚、石油醚、乙醇4种有机溶剂,采用冷浸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叶中的活性成分。然后以提取液为供试药剂,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构巢曲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丙酮、乙醚、石油醚的提取液对4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白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乙醇的提取液对枯萎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菊苣叶中存在抑菌活性成分,补充了菊苣抑菌活性的研究内容,为该种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叶醉鱼草提取液杀蝗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研究开发环保农药,寻找防治害虫的新途径。[方法]将大叶醉鱼草叶制成乙醇提取液,分别对蝗虫进行胃毒和触杀试验,观测其杀虫效果。[结果]浓度为5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胃毒作用最强烈,杀虫效果可达50%;浓度为75%、10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触杀效果均在80%左右。[结论]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并且不同浓度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的胃毒强度不同;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对蝗虫都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并且乙醇提取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烈,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张亮  曹丛华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23-8925,8943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附子秸秆残茬对水稻的化感效应。[方法]通过添加附子秸秆残茬不同腐解液,采用平板培养法进行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除秸秆残茬添加附子田土壤腐解15 d原液(SBW15)处理7 d外,其余附子残茬腐解原液处理3 d与7 d的水稻种子均不发芽,其25%稀释液处理3 d亦不同程度抑制水稻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但处理7 d对根系生长表现出抑制与促进双重作用;除25%SBW15稀释处理7 d外,其余腐解液对水稻发芽率、根长及发芽指数均表现化感抑制作用,且处理3 d的抑制作用强于7 d。[结论]附子秸秆残茬对水稻的化感效应与秸秆残茬腐解液浓度及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助溶剂作用下桉叶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为痤疮的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参考,同时为开发利用桉叶油资源提供支撑。方法 采用平板牛津杯法及试管法,观察桉叶油在不同助溶剂作用条件下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纯桉叶油(80%浓度)、桉叶油乙醇溶液(40%浓度)及桉叶油丙酮溶液(40%浓度)对痤疮丙酸杆菌能表现出完全抑菌作用,平板上无细菌生长,阳性对照药(16 μg/mL红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9.44 mm;助溶剂95%乙醇及丙酮对痤疮杆菌无抑菌作用;空白对照(蒸馏水)对痤疮丙酸杆菌无抑菌作用;当以丙酮为助溶剂时,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为浓度0.625%;当以95%乙醇为助溶剂时,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结论 桉叶油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助溶剂95%乙醇、丙酮对痤疮丙酸杆菌无抑菌作用;助溶剂对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丙酮为助溶剂时较95%乙醇为助溶剂时最低抑菌浓度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的试剂提取酸浆的天然色素,并且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丙酮中提取效果最好,其最大吸收峰在420nm处,pH值对色素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食品添加剂条件下稳定性良好。色素在不同温度下稳定性良好,太阳光照对色素有减色作用。低浓度维生素C和Na2SO3对色素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金属离子Na 、Ca2 、Mg2 、Zn2 、K 、Mn2 对色素无不良影响,而Fe3 、Al3 、Cu2 对色素则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