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柏树甘露蜜对越冬蜂群的危害及预防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在我国特别是北方,有不少山区和林区分布着成片及分散的侧柏,晚秋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会产生甘露蜜,对当地越冬蜂造成严重危害。1甘露蜜产生情况灵石县汾河沿线两山分布着较多的侧柏,19...  相似文献   

2.
灵石蜂病少的原因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运蜂病在灵石县的确很少发生,从80年代以来,尽管爬蜂病、白垩病在全国不少地区传染蔓延,我县蜂群虽被外来及周围县的病蜂所包围,但全县3600群蜂竞没有一群发生爬蜂病。1994年以来,显然有10户约...  相似文献   

3.
谈蜂路的调节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蜂路指峰巢中巢脾之间的距离,在全年养蜂过程中,根据各个时期的气候、蜜源、蜂群生活、群势强弱,以及饲养目的,随时调节蜂路的大小,对增强保温,促进繁殖;通风降温,防止伤热;控制活动,保存实力;抵御严寒...  相似文献   

4.
养蜂日记的制作及其意义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认真做好养蜂日记,对研究气候与蜜源对蜂群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历史资料,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就笔者对蜂场记录及单箱记录的记载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  相似文献   

5.
谈谈蜂群群势的调整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100)段继远蜂群在全年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群势强弱不均衡状况,直接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和生产。为此,根据气候变化、蜜粉源条件及蜂群状况,适时进行调整平衡,对促进繁殖、控制分蜂、培养强群...  相似文献   

6.
怎样侦察和收捕野生中蜂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笔者在养西蜂的同时,也曾试养过7年中蜂,通过多年与山区养蜂者交往,学习并整理了他们侦察和收捕野生中蜂的丰富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生活习性中蜂喜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遮风避...  相似文献   

7.
浅谈养好蜂的基本方法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养蜂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养殖科学,为了不断攀登这一科学高蜂,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当地蜂农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概...  相似文献   

8.
“44型”蜂箱的饲养管理方法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长征巷28号:031300)段继远笔者研制的“44型”蜂箱,是专门用于常年饲养双王群的一种新型蜂箱,经过9年的推广使用证明:春季能及早养成强群,充分利用早期的主要密源;夏秋两季可持久地保持强群优势,提...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44型”双王群蜂箱的研制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蜜蜂强群是高产的基础,为了实现养强群之目的,笔者于1986年,参照10框继箱,研制出一种专门饲养双王群的“44型”蜂箱,其内围宽度为44厘米,将巢箱隔成两区,每区可容放5张巢脾和1只蜂...  相似文献   

11.
田攀 《畜牧市场》2009,(8):46-47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简称TGE,在病毒性消化性疾病中,病原性和传染力最强,不同性别、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尤其对幼龄猪危害最大。本病1933年在美国发生,多伊尔氏(Doyle)和哈钦斯(Hutchings)1946年首次报告,确定病毒病原,原田等(1963年)、卡特赖特氏(Cartwigngs等,1964年)、保尔氏(Bohl)和熊谷氏等(1965年)也分别作了报道。病毒的分离通过细胞培养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原配方饲料基础上,用L-晶体亮氨酸调节5种饲料亮氨酸水平(1.91%~2.74%),喂养青虾8周后,不同水平的亮氨酸对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没有额外添加亮氨酸的饲料组各种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表明了饲料中亮氨酸水平对青虾非特异性免疫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仔猪四大细菌性腹泻病原的鉴别诊断孔繁德厦门动植物检疫局陈琼厦门市家畜检疫站在仔猪腹泻病原中,除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V)和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3大病毒外,还有大肠杆菌(SC)、C型魏氏梭菌(CEI)、痢疾密螺旋体(SD)沙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分析鉴定克氏原螯虾内源性纤维素酶糖苷水解酶9(GH9)基因家族,研究其在投喂不同饲料时以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对于植物性饲料的消化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高效利用研究积累数据资料。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克隆相结合的策略,系统研究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布情况,获取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的结构特点、分布特征及其在投喂不同饲料(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时以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结果。结果显示:1)克氏原螯虾基因组中共有7个GH9基因家族成员(PcGH9-1、PcGH9-2、PcGH9-3、PcGH9-4、PcGH9-5、PcGH9-6、PcGH9-7),GH9基因家族成员的cDNA长度为1 843~2 354 bp,编码氨基酸残基数为510~585个,分布于LG23、LG39以及LG54等3条染色体上。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具有1个典型的Glyco hydro 9结构域,外显子数为7~14个,内含子数为6~13个。依据是否具有纤维素结合区(CBD),克氏原螯虾GH9基因家族可分为2个亚类,第Ⅰ亚类包括Pc...  相似文献   

15.
庆阳县六村原村当年山羊羔球虫感染调查杨三省(甘肃省庆阳县畜牧兽医站)律光启,于清磊(甘肃省庆阳地区兽医站)(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1988~1989年在调查南庄乡六村原村当年山羊羔线虫感染时,在羔羊粪便中多次见到球虫卵囊存在。为了摸清此处山羊球虫的...  相似文献   

16.
1病原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禽流感病毒电镜下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态形,病毒粒子80~120nm。病毒粒子内部含有的1条RNA(核糖核酸)核蛋白链,呈旋状排列,这种核蛋白是特异性抗原(被称为NP抗原或S抗原)。根据其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型。到目前为止,从鸟类分离出来的所有流感病毒均为A型。病毒粒子的囊膜含有脂质,其表面被覆两种抗原性不同的突起物(糖蛋白),一种是血球凝集素(H),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至今A型流感病毒的H已有16种,N已有10种,在自然界它们组合成了众多的…  相似文献   

17.
南昌地区猪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5年3月7日开始取样,对南昌周边地区的三种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年龄段的猪100头,进行猪球虫种类鉴定及猪球虫感染的调查,结果发现2属8种球虫,即粗糙艾美耳球虫(Eimeria scabra)、蒂氏艾美耳球虫(E.debliecki)、新蒂氏艾美耳球虫(E.neodebliecki)、猪艾美耳球虫(E.suis)、极细艾美耳球虫(E.perminuta)、扬陵艾美耳球虫(E.yanglingansis nov)、平滑艾美耳球虫(Epolita)和猪等孢球虫(1sospora suis)。球虫感染率分别为省某原种猪场24.4%、某个体小型种猪场65.5%、家庭养猪户57.7%。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原陛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陛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功能广泛、杀菌谱广等特点。抗菌肽的分子量一般在4kDa左右,肽链由1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19.
优质抗病丰产小麦绵阳26号(原90—309)一、来源绵阳20号(原81—5)/川育6号(原81—24)。1984年配制组合,1991年稳定成系,1995年5月四川省品审会审定。二、主要特点①丰产、稳产性好:对环境反应稳定,适应性广。比对照绵阳11号及...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牛乳脂肪酸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