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勤云标准版测试》2004,(10):19-19,20
中鹅养至主翼羽长出以后,转入肥育期。以放牧为主饲养的中鹅架子大,但胸部肌肉不丰满,膘度不够,出肉率低,稍带有青草味。因此,需经过短期肥育,来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2.
鹅是节粮型家禽,能充分利用青绿饲料.生长快,经2~3个月饲养就可达到上市体重.按下法快速肥育肉用仔鹅,是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百事通》2008,(3):41-43
闽北白鹅属小型肉用鹅种.中心产区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松溪、政和、浦城等县市,分布于南平市的邵武市、宁德地区的福安、周宁等县市。该鹅为小型白羽品种,具有生长较快、肥育性能好、产肉率高、耐根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来源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内容物主要微生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56日龄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以鱼粉、血粉、膨化血粉作为蛋白来源,按着等氮、等能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5次重复,每次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14 d的试验。结果显示:鱼粉组营养物质的代谢率略高于膨化血粉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血粉组和鱼粉组NDF、EE、CP的表观代谢指标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鱼粉组CF、ADF、M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血粉组。鱼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高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却最低;血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3种处理中最高;鱼粉组(3.0%)与膨化血粉组(3.0%)相比较在以上3种细菌的数量上最为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肥育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鱼粉或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膨化血粉在肥育鹅日粮中可以代替相同水平的鱼粉,且其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血粉。  相似文献   

5.
肉牛的快速肥育方法有持续肥育和后期集中肥育两种。一、持续肥育法。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体重(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相似文献   

6.
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300只56日龄、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进行了添加量为1.5%、3%、4.5%的膨化血粉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日粮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以3%膨化血粉组最高,其ADF、CP、NDF、E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1.5%组和4.5%组(P0.05),1.5%组和4.5%组间的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3%组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1.5%组和4.5%组(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最低;1.5%组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3%组和4.5%组,而大肠杆菌数量最高。表明,在肥育鹅基础日粮中膨化血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7.
老残牛催肥     
宋东稳 《农家顾问》2001,(11):37-38
老残牛经肥育后,可改善肉的品质,提高屠宰率.老残牛育肥应采用舍饲肥育的方式.肥育期限约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8.
选取300只健康无病、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3个处理,5次重复,分别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探讨不同比例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胴体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屠宰率3%组最高(90.17%),4.5%组次之(89.99%),1.5%组最低(89.69%);半净膛率3%组最高(78.39%),4.5%组次之(78.00%),1.5%组最低(77.98%);全净膛率3%组最高(69.41%),4.5%组次之(69.06%),1.5%组最低(69.01%);胸肌率3%组最高(20.35%),4.5%组次之(20.17%),1.5%组最低(20.10%);腿肌率3%组最高(18.37%),4.5%组次之(18.07%),1.5%组最低(17.99%);腹脂率3%组最高(2.24%),4.5%组次之(2.11%),1.5%组最低(2.03%)。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的膨化血粉,能显著提高肥育鹅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羊肉是养羊业中的主要产品,凡不留作种用的成、幼年公羊、羯羊和失去繁殖能力的母羊都应先经肥育再行宰杀。经过肥育的羊屠宰率高,肉质鲜嫩,同时产肉多,可增加养羊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近年,养羊经济效益一直看好.表现一是价格高,二是高价位连年持续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挖掘羊肉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养羊经济效益,我认为大力推广1 00日龄羔羊出栏快速肥育技术就是一个重要措施.百日羔羊出栏快速肥育,形象地讲就像养猪、养鸡一样,实行舍饲,全喂精料.再具体讲就是45日龄断奶的绵羊羔,经过50天强度肥育后出栏.由于羔羊肉鲜嫩味美,因此经济效益也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1.
肥育促进剂能促进肥育家畜体蛋白能量的沉积,刺激体重增长,增进采食量,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非营养性物质。近年来,肥育促进剂在法、美,英等30多个国家的肉牛,绵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经过肥育促进剂处理的肉牛,日增重可提高10~15%,饲料利用率提高6~10%,胴体品质也有改善。我国自1980年以来也进行了有关肥育促进剂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肥育促进剂在  相似文献   

12.
架子牛肥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再波 《云南农业》2001,(12):21-21
架子牛肥育是我国肉牛生产的重要形式,现介绍架子牛的肥育技术. 1.架子牛的选购.购牛肥育应考虑几点(1)品种:选择夏洛来、皮埃蒙特、安格斯等优良肉牛和本地黄牛杂交所产的杂种牛.(2)年龄:1.5~6岁的健康架子牛.(3)外貌:体格高大,宽嘴宽腰,鼻镜湿润,精神饱满,毛色光亮,皮肤松软富弹性,体重350kg以上的架子牛.  相似文献   

13.
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养和管理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14.
持续肥育法 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的精料大约可占总营养物持的50%以上。持续肥育由于在饲料利用率较高的生长阶段保持较高的增重,加上饲料期短,帮效率较高。生产的牛肉鲜嫩,仅次于小白牛肉,而成本较犊牛肥育低,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肥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挥肉牛养殖业的优势,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持续发展,提高肉牛养殖的综合效益。可从以下9个方面加以提高。 1 采用符合实际的肥育制度内牛肥育制度大绺上可分为2种。即持续肥育和后期集中肥育。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缺粮有草的具体国情,宜采用后期集中肥育方法,即前期以青饲料、粗饲料和青贮饲料为主,后期给予大量精料,快速催肥。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1,(9):19-19
架子牛快速肥育也称后期集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在较粗放饲养条件下,饲养到2~3N岁,体重达到300公斤以上时,采用强度肥育方式,集中肥育3~4个月,充分利用牛的补偿生长能力,达到理想体重和膘情后屠宰。这种肥育方式成本低,精料用量少,经济效益较高,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17.
用酒糟来肥育肉牛,不但可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肥育效果也不错: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具体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会起反作用。正确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鹅肥肝是指青年鹅在身体生长基本完成以后,经短期人工强制填饲高能饲料,促使其快速肥育,并在肝脏内大量积贮脂肪等营养物质,使体重和体积大大增加,一般肝重增加5~10倍。  相似文献   

19.
    选用60头体重6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分为2组,分别饲喂0、100 mg·kg-1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研究饲喂NMDA对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43 d后,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41.01%(P<0.05),其中阉公猪生长激素分泌总体水平增加36.91%(P<0.05).肥育母猪生长激素分泌总体水平提高45.95%(P<0.05);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丰度也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48.75%(P<0.05).由此可知,NMDA可以影响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分泌及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肥育猪生长.  相似文献   

20.
1肥育牛场的建设 建立规范化的牛舍是开展肉牛育肥的第一步.根据本地区无霜期短,冬春严寒的实际情况,牛舍建设应该采用单列式塑料暖棚牛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