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季节安排 丝瓜于3月初搭小拱棚育苗,4月中旬移栽,每标准大棚栽4行丝瓜,即两边各1行、中间两行,并在两行之间挖1条宽20cm、深25cm的排水沟,瓜秧株距为25-30cm。5月上旬揭除大棚薄膜,丝瓜一般在6月初封行。草菇属中高温型菌类,出菇温度以28-35℃为宜,最适温度为32℃,结合本地气候条件,草菇套种时间以6—8月为宜。  相似文献   

2.
1.品种选择 保护地草莓要选择休眠期短,自花授粉能力强的品种。 2.栽植制度 为提高坐果率,使果实品质好,果个大,产量高,成熟早,宜采用一年一栽制,栽植时期为9月上中旬。 3.栽植方式 起垄栽植,每垄栽两行,行距30~35cm,株距20cm左右,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栽植时先顺垄覆地膜,将膜四周压严,然  相似文献   

3.
以嫁接乐都长辣椒为试材,研究在青海地区大棚种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乐都长辣椒在大棚内种植,以行距40 cm、株距45~50 cm,每667 m2种植2 400~2 600株为宜,667 m2产量可达到3 979.58 kg.  相似文献   

4.
以‘费尔杜德’(夏果型)和‘海尔特兹’(秋果型)2个树莓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栽植密度及方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3年内,4个处理对2个树莓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区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0.8 m)、1株/m~2单行栽植(行株距2.5 m×0.4 m)、0.8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1.0 m)、0.8株/m~2单行栽植(行株距2.5 m×0.5m)。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建议生产上‘费尔杜德’和‘海尔特兹’2个树莓品种以1株/m~2双行栽植(行株距2.5 m×0.5 m×0.8 m)为宜。  相似文献   

5.
秋红宝葡萄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以瑰宝×粉红太妃杂交育成的中晚熟葡萄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引进,东西行向,株距50cm,行距4.0m,采用独龙干整形,小棚架栽培模式。经过4年栽培实践,认为  相似文献   

6.
以蓝蓟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行距(30、60cm)为主区,株距(10、15、20、25、30cm)为裂区,研究了大田环境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蓝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30cm、株距25cm(T4)和行距60cm、株距20cm(S3)情况下,蓝蓟各光合特性指标数值相互接近;随着株距的增高,光合指标增长缓慢,随着冠层的增高,光合速率呈增长趋势,T4和S3二者群体叶面积指数相似,S3时叶面积指数(LAI)小高峰出现于鼓粒期(9月7日),晚于T4时的盛花期(7月27日);随着密度的增加,百粒重和单株籽粒数逐渐降低,产量总体逐渐减少(T5(行株距30、30cm)、S4(行株距60、25cm)、S5(行株距60、30cm)除外);T4和S3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株距配置,表明高产最终取得的是群体产量的提高,而不仅是单株个体产量的增加,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说明T4和S3是蓝蓟合理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7.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5-2007年的栽培试验,确定中油、5、7号2个品种适合南阳地区发展。行株距2m×1m、树形以V形为宜。  相似文献   

9.
1选址建园以pH值5.5~7的土壤为宜。pH值过高、偏碱的土壤有效铁含量偏低,栽后猕猴桃树易黄化。不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建园,这样的地块易发生根腐及烂根病。若选择过于黏重或沙质含量过高的地块,建园时必须先对土壤进行改良。方法是:黏重土壤应在栽植沟内加一定量的河沙或混施有机肥,沟底铺15~20cm厚的玉米秆、锯末等。理想的建园条件:土壤以轻壤土、中壤土和轻质沙壤土为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排水良好。必须有可靠的灌溉水源和有效的灌溉设施。坡地在15°以下要按等高线整平,开挖栽植沟。2确定行株距大棚架行株距为5m×2.5m;“T…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丘北辣椒密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文辣1号辣椒不同密度双株栽培方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0cm×50cm(株距×行距,留双株)产量最高(r=0.8031);60cm×40cm(株距×行距,留双株)产量次之(r=0.7714);60cm×60cm(株距×行距,留双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菜用甘薯台农71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合杭州当地的菜用甘薯配套栽培技术,以台农71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株行距处理,开展菜用甘薯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台农71较为适宜的栽培密度为行株距20 cm×15 cm和20 cm×20 cm。  相似文献   

12.
正1定植宜选用高1 m以上、地径1.2 cm的一级冬枣苗。由于滨海盐碱地土壤返盐严重,采用小定植坑、不施底肥的办法栽植。定植坑规格为长60 cm、宽60 cm、深50 cm。春季定植,行株距3 m×2 m,定植后灌足水,然后培土至根颈部位。以树干为中心覆盖1 m2地膜,以提高成活率。2水肥管理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应在秋冬或早春追施有机肥,667 m~2施1 000~1 500 kg有机肥,加豆饼或者煮熟的大豆2 kg。7月中下旬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 kg。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相似文献   

13.
以越蒲1号瓠瓜亲本为材料,进行了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制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母本株距30 cm 和40 cm 处理的雌花始花、授粉、种瓜采收等生育期基本一致;30 cm 处理制种量比40 cm 处理的少,平均减产2.4%,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30 cm 处理的单瓜种子质量比40 cm 处理平均减小约27.0%,单瓜种子数量下降26.7%;种子百粒质量、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相近。因此,瓠瓜制种母本株距以40 cm 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藏区芜菁种植密度不均匀、块根大小不一致、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问题,以对本地芜菁品种提纯后的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川西藏区不同播种密度(株行距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和35 cm×30 cm)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芜菁块根横切面直径和单株块根质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均为株行距35 cm×30 cm>30 cm×30 cm>25 cm×30 cm>20 cm×30 cm;各处理芜菁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为株行距30 cm×30 cm>3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结合芜菁植株性状、产量及芜菁深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材料的要求,得出川西藏区芜菁栽培的最佳株行距为30 c m×30 c m;如产品用作饲料,则采用株行距35 cm×30 cm和30 cm×30 cm这2种密度均可.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不同栽植密度的长富2号/SH1/八棱海棠苹果树体生长、果实品质、产量等。结果表明:定植后第3年,行株距为4.0 m×1.5 m、4.0 m×2.0 m、4.0 m×2.5 m时,树体高度、干径、冠径、新梢长度、果实品质、株产等差异均不显著,行株距4.0 m×1.5 m的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第4年,行株距4.0 m×2.0 m、4.0 m×2.5 m的树体高度、干径、冠径、新梢长度、果实品质、株产均明显高于行株距4.0 m×1.5 m的;第5年树体进入初盛果期,行株距4.0 m×2.0 m与4.0 m×2.5 m的树体高度、干径、冠径、新梢长度、果实品质等级差异均不显著,但均远高于行株距4.0 m×1.5 m的,行株距4.0 m×2.0 m的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蔬菜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宋洪平  宋康  张传坤 《蔬菜》2003,(3):28-29
四、洋葱-玉米-大白菜洋葱和大白菜供应期较长,且均适于和高秆作物间套作。此模式一般667 m2产洋葱2 000 kg、玉米300 kg、大白菜3 000~4 000 kg。1.种植规格 种植带宽1.2 m,畦面宽90 cm,畦埂宽30 cm。畦内秋种或春种7行洋葱,行距12~14 cm,株距12 cm,667 m2栽3万株左右;畦埂春种1行玉米,株距20 cm,667 m2栽2 800株;洋葱收获后,秋种2行大白菜,行距60 cm,株距40 cm,667 m2栽2 800株。2.栽培技术要点(1)洋葱露地秋播育苗,适期定植 洋葱一般在9月上旬播种。播种前选择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土壤,浅耕细耙,施足基肥,做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瓜甜瓜》2005,(2):54-54
将种子浸于清水中5—6个小时之后,取出播种。使用72格的穴盘较为经济。一般播种之后约20d即可移植。移植行距一般为2.5m,种植一行,亦可以使用行距5m,种植双行。株距依留蔓数而不同,只留母蔓单蔓栽培法,株距40cm为宜;留母蔓及子蔓1条之双蔓栽培法,株距60cm为宜。  相似文献   

18.
亚特猕猴桃以其早熟、丰产、味甜、抗病、果大、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关注,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如何栽好管好亚特猕猴桃,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观察,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栽培宜密植 一是密植栽培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早期产量,迅速回收投资成本。一般提倡按4米×1米或3米×1.5米行株距栽植。初果期结束后(3~4年生),隔1株间伐,变为4米×2米或3米×3米行株距。二是亚特品种抗旱性相对较差,密植栽培,有利于提前遮荫封行。  相似文献   

19.
戴铁生 《蔬菜》2003,(10):38-38
日光温室冬春茬辣椒间作甘蓝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了1季甘蓝,每667 m2产值达13 000元以上。一、茬口安排辣椒于9月23日播种育苗,甘蓝于9月28日播种育苗,11月初扣棚后,分别进行定植。甘蓝一般在春节前后,正值蔬菜淡季上市。甘蓝收获后,辣椒开始进入结果期,可分批采收、分期上市。二、品种选择辣椒选用保加利亚尖椒,甘蓝选用菏泽市农科所培育的冬春一号越冬甘蓝。三、栽培管理辣椒采用大小行栽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5 cm,株距35 cm。大行内间作1行甘蓝,株距30 cm。结合整地施入基肥,甘蓝和辣椒定植后覆地膜浇缓苗水,苗期…  相似文献   

20.
在大棚内以"白天鹅"厚皮甜瓜为材料,采用立式栽培、行距与株距2因子裂区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既保证了厚皮甜瓜产量,又提高了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含量,有利于厚皮甜瓜品质的提高,而在相同行距下过分加大株距的效果不明显,以株行距0.6m×1.0m,每667m2栽植1110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