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品种选择应选择生长期短、冬性强、耐抽薹、后期耐热、结球快、抗病的丰产品种.适宜露地春大白菜栽培的品种有:鲁春一号、北京小杂55、豫春1号、天正春白一号、春大将、京春白、京春王及北京小杂56、小杂60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培法比较了在分阶段添加镉的情况下2种基因型白菜(北京小杂55和北京小杂60)对镉的吸收、累积以及再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选择的5μmol/L镉处理对白菜生物量并无显著影响;2个品种根部镉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镉含量,但2个品种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根部,故地上部吸镉量均高于根部,吸收的镉大部分累积在地上部;与北京小杂60相比,北京小杂55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镉的能力更强;2个品种在前期给镉培养8 d吸收的镉会随生长期推进而部分损失掉,且这种损失主要发生在根部,地上部镉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可能与镉的迁移与再分配有关。  相似文献   

3.
1 择适宜的品种 夏秋栽培的大白菜正值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季节,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选用抗高温、抗病、耐强光、耐湿、早熟、高产优质夏大白菜品种,一般宜选用生育期55~60d,单球质量1.5~2.5的品种.如:早熟5号,金秋66,夏阳,小杂55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大白菜京翠60、改良67、小杂61和橘红2号4个品种在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品质、风味、根系以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改良67和小杂61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76.7kg/m3和64.5kg/m3,分别比京翠60分别增加18.9kg/m3和6.7kg/m3,口感甜脆,是较好的高水分生产效率品种,橘红2号的水分生产效率与京翠60差异不显著,但品质、风味和颜色较好,适合凉拌生食。苗期的根系强弱不能代表收获时根系的发达与否,根系的强大与否和地上部的生物产量或净菜产量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对7个夏白菜品种(系)露地夏播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豫早1号、豫园50、夏优1号、西白1号、夏优3号、夏阳、北京小杂56。抗病性夏优1号最强。西白1号、夏阳、北京小杂56耐抽薹力强。参试品种除北京小杂56外,均叶色浓绿,结球紧密,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团农技推广中心引进了标杂A1、标记杂交棉、天杂10号、锦杂8号、鲁棉研15号、豫早422等品种进行小面积的试种,在同等的田管条件下。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几个既适合兰州市无公害蔬菜产区要求 ,又优质高产的大白菜和甘蓝新品种 ,兰州市农科所无公害蔬菜新品种引进课题组特进行了以下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 ,以供兰州市无公害蔬菜基地推广应用。一、材料与方法1 .参试品种。大白菜 :华夏王 50 ,亚蔬 1号 ,庆春 ,小杂 60 (CK  相似文献   

8.
开发大白菜春季生产,对增加初夏蔬菜品类,丰富市场供应有着重要意义.春大白菜栽培的成败与品种、播种期、密度、育苗等因子关系密切.经对日喀则1号、北京小杂55、北京小杂56、北京小杂65四个品种,分3/16、3/26、4/5、4/15四期播种.亩栽2083、2222、2381、2777株四种密度和育苗、直播等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小杂56,4月5日播种,亩栽2777株,直播,用增产菌拌种,亩产2719.78公斤为栽培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1 培育壮苗 `1.1 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植株开张度小、适合密植,果实发育快、着色好的早中熟品种,如快圆茄、圆杂2号、茄杂2号等.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选择极早熟品种播种至开始采收需35~40天,如五彩黄薹1号、白杂2号等;早熟品种播种后40~50天开始采收,如五彩黄薹4号、五彩黄薹11号、湘株3号等;中熟品种播种后60~70天开始采收,如五彩黄薹2号、白杂1号、白杂3号等;晚熟品种播种后80天以上开始采收,如株洲白菜薹等。  相似文献   

11.
品种是影响高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1个粒用(食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生育期单穗重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进行粒用高粱品种引进筛选,应首先考虑株高和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辽夏粱2号龙杂13号辽夏粱1号锦杂109号赤杂101号2297龙米粱1号吉杂158号济粱1号,综合性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和辽夏粱2号,适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近年来吉林省玉米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对吉林省2003~2006年审定的6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估,鉴评出35份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品种,作为吉林省玉米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3个谷子品种在完熟期后进行室内发芽率试验的研究,初步得出:谷子确实存在休眠期,体眠时间比较短,其休眠期应该在其完熟期后50~60d.  相似文献   

14.
周爱芬  强继业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0-16761,16764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辐射剂量为0、20、40、60、80、100、150和200Gy的60Co-γ射线对小杂56白菜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小杂56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与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均呈正相关。辐射剂量为60~200Gy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除200Gy处理组的白菜根长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剂量处理的根长均高于对照组。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白菜芽长的影响不同,辐射剂量为40、60和100Gy时有利于白菜芽的生长。[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对小杂56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有不同的影响。60~200Gy辐射有利于白菜种子发芽,低剂量辐射有利于白菜根的生长,但辐射剂量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弄清不同榨菜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和氮效率差异。[方法]以榨菜品种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503、004、50 kg/hm2)对2个榨菜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永安小叶和涪杂2号对氮肥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永安小叶对低氮的适应能力和对高氮的忍耐能力比涪杂2号强;不施氮和高量施氮(450 kg/hm2)处理使永安小叶的生物学产量均显著高于涪杂2号。永安小叶对氮素的吸收能力比涪杂2号强,平均多吸收N 18.6 kg/hm2;涪杂2号对钾的吸收能力比永安小叶强,平均多吸收K 12 kg/hm2;二者对磷的吸收能力相当。在一定的施氮水平下,榨菜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氮量,涪杂2号为255~315 kg/hm2,永安小叶为285~360 kg/hm2。  相似文献   

16.
1、选好品种 春大白菜应选用冬性强,不易抽薹开花的早熟品种,如小杂55、56,春大将,春冠,天正春白一号等.  相似文献   

17.
以3个结球白菜品种新早56、新乡小包、北京小杂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模拟田间试验,人为设置4个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大白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白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下降,光合速率高低顺序表现为新早56>新乡小包>北京小杂,而胞间CO2浓度则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水分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白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说明新早56的抗旱性强于新乡小包和北京小杂。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品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辽西地区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以引进的19个酿造高粱品种为试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测得各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和加权关联度。结果表明,参试酿造高粱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穗长>生育期>千粒重>茎粗>单穗粒重>单穗重,在进行机械化酿造高粱品种的引进筛选时,应首先考虑株高,其次为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辽杂19号’>‘平试13号’>‘济粱2号’>‘吉杂124号’>‘吉杂137号’>‘吉杂142号’>‘吉杂145号’>‘吉杂127号’>‘白杂12号’>‘吉杂138号’>‘辽杂37号’>‘通杂108号’>‘白杂11号’>‘机糯粱1号’>‘通杂127号’>‘白杂14号’>‘吉杂136号’>‘白杂13号’>‘吉杂140号’,综合生产性能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辽杂19号’、‘平试13号’和‘济粱2号’。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结果与生产实践一致,可用于酿造高粱品种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白菜光合特性和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个白菜品种(新早56、新乡小包、北京小杂)为试材,采用田间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白菜在水分胁迫下光合特性和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3个白菜品种的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逐渐下降,其中以新早56的Pn最高,其次是新乡小包和北京小杂;而胞间CO2浓度则无显著差异,表明水分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白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新早56>新乡小包>北京小杂。  相似文献   

20.
刘馈丽 《河南农业》2017,(34):45-45
一、秋季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应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宜的大白菜品种。1.早熟栽培:国庆前上市或播种期晚的应选早熟(60~70 d)品种。如:丰抗70、小杂65等。2.冬储栽培:一般冬储菜应选择中晚熟(80~95 d)品种,如:北京新3号、北京中白4号、太原二青等。(二)整地做畦1.轮作:实行2~3年的轮作。2.施肥:需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作底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