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收割前的准备。检查收割机的技术状态。检查内容:刀片是否完好,刃口是否锋利;刀片在刀杆上应铆紧,不得松动;动刀片和定刀片之间的间隙为0.8~1.5毫米;压刃器与动刀片间的间隙不超过0.5毫米;护刃器梁和动刀杆无变形,所有护刃器前端应在同一直线上;各扶禾器应在同一直线上,前后左右偏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六)割刀总成 1.结构 由动刀片、定刀片、动刀杆、刀架、压刃器、调整垫片等组成。 2.技术要求 ①动刀片与定刀片间隙合适,刀片标准间隙一般为0.1~0.5mm,极限间隙为0.7mm。②割刀动作顺畅,无卡滞现象。③刀片无严重磨损,刀片齿纹无缺口。 3.调整与检修 ①割刀间隙的调整:松开固定割刀总成的5个螺栓,将割刀总成从收割机上拆下,清除泥土等杂物,松开压刃器固定螺  相似文献   

3.
由于收割的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在准备和检查机具时应严肃认真.事先排除隐患.力争在作业中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优势。对新机手在作业前应进行培训。1.护刃器和动刀杆不应有变型.所有护刃器前端应在同一直线上.割刀运动应自如.不得有卡滞。2.护刃器的紧度要合适,保证护刃器定刀片与动习时有轻度接触。3.刀片完整锋刊。刀片在刀杆上应柳紧.不应有松动。动刀片和定刀片之间的间隙,前端不大于0.5晋米.后端不大干1毫米.割刀处于两端极限位置时,扩刃器中心线与动刀片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大于0.5毫米。4.投术轮…  相似文献   

4.
小麦收割作业中,联合收割机常会发生一些故障,许多故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操作不熟练、经验不足等。机手可通过维护保养、经常检查调整和正确操作来预防,尽早发现故障排除。(1)割刀堵塞。淤调整定、动刀片间隙。于更换刀片或修理护刀器。盂调整割茬高度。  相似文献   

5.
一、割刀堵塞 1.动刀片与定刀片间隙过大,塞草。排除方法: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之间的间隙,使其达到规定值。动刀片中心线与护刃器中心线重合时,动刀片前端应与定刀片接触,后端应有小于1mm的间隙。动刀片与定刀片前端小于0.5mm间隙,后端应该有小于1.5mm间隙。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配合位置,使动刀片运动到左右极限位置时,动刀片中心线与定刀片中心线重合,偏差应小于5mm。  相似文献   

6.
一、动、定刀片对中的调整 1.调整要求 当割刀传动机构的曲柄(即偏心轮),位于前止点或后止点位置时,动刀片与定刀片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3毫米。 2、调整方法 (1)拆下摇臂焊合上主动摇臂的球头锁紧螺母,并使球头与主动摇臂脱开。 (2)旋松球头上开合螺母的锁紧螺栓。  相似文献   

7.
1割台部分 1.1拨禾轮的调整( 1)高低的调整。拨禾轮弹齿应作用在被切割作物重心偏上的位置,小麦、水稻为茎杆 2/3处。( 2)前后的调整。收割的作物,无论是低或倒伏,拨禾轮处在最低位时的前后位置,都应保证拨禾轮弹齿与切割搅龙间隙大于 20mm,其弹齿倾角为 45°。( 3)转速的调整。靠机手通过割台左边的无级变速手柄来调节,顺时针转速升高,逆时针降低。 1.2切割器的调整( 1)当割刀处于左、右两个极限位置时,各动刀片中心线与相应的定刀片中心线重合(称为对中)。偏差不得大于 5mm。( 2)所有动刀片和切刀杆工作面应在一平面…  相似文献   

8.
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常见故障分析如下:一、割刀堵塞1.可能是遇到了石块、木棍、铁丝等障碍物,应立即停车,排除障碍物。2.动刀片与定刀片间隙过大,塞草。解决方法:正确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之间的间隙。装配好的切割器,动刀片中心线与护刃器中心线重合时,动刀片前端应与定刀片接触  相似文献   

9.
(1)割刀阻塞.只有当割刀总成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切割力时,才能完成切割工作.若割茬过低,切割速度慢,易造成阻塞,应提高割茬,加大油门,提高转速;若是割刀间隙过大造成阻塞,则应调整动刀片定刀片的间隙.  相似文献   

10.
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割台是最易发生故障的地方之一。若在平时和使用中,不认真仔细检查和调整,不但影响收割进度,而且还影响收割的质量。为了保证收割机在使用中少发生故障,应在平时或在使用中对割台仔细检查和调整,具体步聚如下: 一、割台外形的检查 1.割台外形是否有缺件、变形和脱焊现象。 2.割台水平检查。在两前轮轮胎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割台是否与收割机前桥平行。 二、切割器检查与调整 1.切割器各零部件的检查 对动刀片、护刃  相似文献   

11.
(1)为使剪毛工作正常进行,剪毛前要对剪毛机更换新磨锐的动刀片和定刀片。定刀片的梳齿尖端刃口处,应超出动刀片尖端1.5~2毫米,以保证定刀片梳齿具有良好的梳毛作用。要将定刀片和动刀片调整到左右对称,以便充分利用有效剪幅。然后,拧紧定刀片固定螺钉。 (2)初次使用剪毛机的剪毛手,在刚开始用机械剪毛时,最好是先剪粗毛改良羊,后剪细毛羊,以便  相似文献   

12.
(1)割刀阻塞只有当割刀总成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切割力时,才能完成切割工作。若割茬过低,切割速度低,造成阻塞,则应提高割茬,加大油门,提高转速;若是割刀间隙过大造成阻塞,则应调整动刀片与定刀片的间隙。  相似文献   

13.
正1常见故障(1)田间碰到硬物:农机手在田间收作业中,有时会突然听到从割台方向传来的碰撞响声,造成切割器上动刀杆总成停止作业或V带打滑,这是切割器碰到了硬物。(2刀片间隙过小:收割机在作业时,机手发现动刀杆总成往复运行缓慢,切割器处发出"叽吱"响声。这是动、定刀片间隙过小,而形成运动阻力过大,造成动、定刀片二者之间相互摩擦所致。(3)切割器总成出现抖动:压刃器、动刀片和摩擦片之间应留有适当  相似文献   

14.
铡草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刀刃会出现磨钝现象,影响铡草机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因此,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对刀刃进行刃磨。具体方法如下: 1.松开铡草室盖固定螺栓,打开铡草室盖,拧松刀片间隙调整螺栓,卸下动刀片固定螺栓,取下动刀片。 2.松开定刀片固定螺栓,卸下定刀片。  相似文献   

15.
旋耕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旋耕机负荷过大(:1)旋耕深度过大,应减少耕深;(2)土壤粘蚕、过硬,应降低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轴两侧刀片向外安装将其对调变成向内安装,以减少耕幅。2、旋耕机后间断抛出大土块:(1)刀片弯曲变型,应校正或更换;(2)刀片断裂,重新更换刀片。3、旋耕机在工作时有跳动:(1)土壤  相似文献   

16.
1割台部分1.1切割器阻塞(1)原因:①割茬过低,切割器前簇土;②割刀间隙过大,塞草;③机器前进速度过快;④动、定刀片中心线偏移量过大;⑤动刀片和定刀片松动、脱落或钝化,护刃器损坏;⑥割台传动轴弯曲、断裂;⑦连杆断裂或轴承损坏;⑧球铰链小籼或摆块锥孔配合间隙过大;⑨切割器刀杆折断。(2)处理方法:停车,关闭发动机,清除障碍物,针对具体原因采取处理措施。①提升割台,提高割茬高度;②清除杂草,通过增减垫片调整压刃器松紧,动刀片与护刃器上的定刀片接合前端间隙应小于0.5mm,后端间隙小于1.5mm;③换档,降低前进速度,切勿用减小油门来减速;④…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0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报了2015年抽查的3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本次抽查了8个省(市)47家企业生产的47批次铡草机(青饲料切碎机)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47%,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8%,同比上次抽查上升了8.7个百分点.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铡草机(青饲料切碎机)的安全要求、动(定)刀片紧固件、动刀片质量差、动(定)刀片硬度、安全标志5个项目.经检验,共有6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安全要求、动刀片质量差、安全标志和动(定)刀片硬度项目不合格.其中,本次抽查了铡草机集中产区辽宁的17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9.4%.  相似文献   

18.
联合收割机使用前的调整检查□郭云杰主要技术参数的调整(1)切割间隙正常情况下,刀片应轻轻贴在定刀片顶面上,动刀片前端与定刀片的间隙不大于0.5mm,动刀片后端与定刀片的间隙不大于1.5mm。(2)定刀片平面误差该误差应不大于2mm。(3)动刀片、定...  相似文献   

19.
<正>1做好收割前的准备1)检查收割机的主要技术状态。检查刀片是否完好,刀刃是否锋利;检查刀片是否铆紧,不得松动;检查刀片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隙是否保持在0.8~1.5mm之间范围内;检查压刃器与动刀间的间隙不超过0.5mm;检查护刃器前端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检查各扶禾器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前后左右偏差不得大于5mm;检查上下输送带张紧度是否适中;检查各连接部位螺钉、螺母有无松动;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良好;检查各部件运转是否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检查各升降、操纵机构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20.
割刀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收割机的工作质量。机手应时常对割刀进行调整和保养,从而保证收割机正常工作。一般来说,进口割刀的使用寿命约为200小时,国产割刀所设计的使用寿命则是收割水稻400亩左右。2002年8月,吉峰农业工程公司技术人员检查绵竹新市镇一用户的割刀总成时发现:定刀片与动刀片之间间隙较大,约为1.5mm,有的动刀片还向上翘,而且固定板与动刀杆间塞满了泥土、草屑。技术人员还了解到用户常常只顾使用割刀,而忽略了对割刀的技术调整、保养,造成割刀使用寿命缩短,工作性能下降。技术人员一边维修一边给用户讲解割刀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