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不同的育苗方法,研究其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选适当的晚熟品种,利用大营养钵育带蘖大苗壮秧,且适当早插秧,可提高插秧效率,缩短插秧期,还可以节省种子及育秧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稻编织布育秧机插技术吴贻开,林济生(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培育适当的秧苗以适应于机械插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七十年代我国引进日本水稻工厂化盘式育秧配套机械插秧以来,我省相继开展了该项技术适用性研究,获得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动插秧机作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稻田间插秧对比试验,研究2ZT-9356(B)型机动插秧机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械播种、大地开闭式软盘育苗技术配套条件下,机械插秧作业质量各项指标与人工手插相近,均达到农艺要求,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手插秧。采用该型机械插秧,每年插秧16hm^2,每台机械可创收2075元。如自购自用,可节约插秧费337.5元/11m^2。同时,少用劳动力19.5个/11m^2,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杂交早稻亩产超500公斤的技术关键,即改变与常规稻一样的栽培方式,实行稀播育壮秧,提高插秧密度和本数,适当控氮增磷钾,把好病虫防治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插秧时间对产量及米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晚插秧时对于水稻的株高生长、分蘖发育、叶龄增长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平均每穗粒数。早插秧时每穴有效穗数有所减少。晚插秧时虽然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但不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一般在5月25日前后5d开始和结束插秧,可以兼顾产量和米质。  相似文献   

6.
我县烟后稻适应范围在海拨500—650米之间。抓好该区烟稻配套栽培技术,对解决粮烟争地矛盾,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措施为选用中迟熟高产杂优组合,适当提早播种插秧期,培育分蘖壮秧,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7.
对机插秧和手插秧的产量性状和种植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插秧穗数低于传统手插秧,总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三项指标均比手插秧偏高,产量高于手插秧;从产出情况来看,以机插秧稻作方式较高,为1 353元/667 m2比手插秧方式增43.6元/667 m2,增幅为3.3%。介绍了机插秧生产优势及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这一模式是利用边际效应,提高成熟度的安全成熟、高产、省工、低成本、高效益的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1利用大穗型或分蘖率高的穗重型品种:如通35、通36、五丰一通207、丰选2号等。2旱育稀播有壮秧:稀播是培青壮秧的前提,也是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核心,秧苗的壮度直接影响插秧作业、插后成活率、插秧密度、分美及茎杆粗细、出相的早晚、穗粒的大小等(见表1)。根据品种的早晚,秧田日数,插秧的时期,产量目标,来确定不同的播种具,目前稀播所采取的播量范围是50—1509/m’(1600-4200粒/m2),不同秧龄天数的播量标准大致如表2。3秧田…  相似文献   

9.
通过机插秧品种筛选、适宜秧龄和氮肥施用方式等试验,获得了云南温凉稻区水稻机插秧安全齐穗的具体措施:选用生育期不超过180 d的中早熟耐寒品种,秧龄控制在30~35 d,纯氮用量不超过20 kg/667 m2,并适当减少氮肥后移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可降解秧盘育插秧技术在北方寒地水稻生产中利用的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黑龙江浓江农场在2016年和2017年以龙粳46和龙粳52为材料,利用可降解钵毯秧盘进行育插秧试验,并以塑料钵毯秧盘育插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塑料秧盘育插秧相比,用可降解秧盘育秧可以提高机插秧苗素质,改善机插效果,水稻增产1.7%~3.5%。该技术具有育插秧方便、省工节本、绿色环保、增产增效等特点,适于在黑龙江垦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我场高标准水田开发,先后引进70台延吉市插秧机厂生产的和依兰收割机厂生产的22T─935型动力插秧机,其配套动力为165FG2260.5W(瓦特)风冷式柴油机,技术规格为6行乘座型连杆式,插秧距为10cm、12cm二个档次,插秧深度为2mm,作业效率一般每小时可插秧2.5──3亩,为了提高这种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现将使用该机插秧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做好插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好坏,不仅与插秧机本身的技术状态及正确操作有关,而且和整地质量、秧苗培育及田块准备有直接关系。1.1整…  相似文献   

12.
谈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天津、唐山、秦皇岛一带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加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病害症状特点为稻苗上部叶片自基部开始,上可至叶片端部下可至叶鞘褪绿黄化,持续发病,田间前期零星发生而后期成片发生(均为随机分布型)。用药剂防治难度较大,适当推迟水稻播种和插秧期,适当增加插秧密度,可减轻发病程度,但解决这一病害的主要出路在于推广种植盐丰47和津原45等抗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空育131进行等距插秧和常规插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等距插秧栽培比常规插秧栽培分蘖数、穗粒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单产增加,既节约支出又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田间插秧对比试验,研究2ZT-9356(B)型机动插秧机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械播种、大地开闭式软盘育苗技术配套条件下,机械插秧作业质量各项指标与人工手插相近,均达到农艺要求,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手插秧。采用该型机械插秧,每年插秧16hm2,每台机械可创收2075元。如自购自用,可节约插秧费337.5元/hm2。同时,少用劳动力19.5个/hm2,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水稻机械插秧的效益,2014年在浦城县濠村乡对中稻进行了机械插秧与手工插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插秧的产量比手工插秧增产13.4%,同时具有省工、省本特点,效益增加227.4元/667m2。介绍了机械插秧的优缺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培育适于机插秧要求的秧苗是机械插秧成功的关键。综述国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并指出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柏各庄农场是军内水田面积较大的农场,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及季节的矛盾特别突出,为此我们在全面实行机械化插秧的同时,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机械故障的制约,尤期插秧机的发展滞后手栽培技术的现状,于1994、1995年开展了水稻抛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农场花费4300元购得一台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根据该机在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人工抛秧,利用现有的插秧机,因地制宜,初步研究出半机械化水稻抛秧的栽培方式。1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的不利因素该机的动力和行走部分采用插秧机的底盘,抛秧部件采用旋转维盘式,利用锥盘旋转时的离心…  相似文献   

18.
几何插秧法是目前水稻栽培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根据水稻个体生长规律,以超稀植理论为基础,探索提炼出的一种插秧新方法。绥化市应用几何插秧法栽培水稻33.3hm2,平均公顷产量达到9000kg,比普通超稀植增产8.97%,每平方米有效穗数398穗,比普通方法多33穗,株高增加8cm,穗长增加1cm,每穗成粒数增加2.2个。1增产、增收机理1.1省种省工几何插秧法每公顷需种20~25kg,比普通插秧法节约种子50%。平方米13~16穴,加快了插秧速度,节省插秧用工20%~30%。1.2结构合理由于穴距均等,穴与穴…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插秧不同时期氮肥配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机插秧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施用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Y两优1号机插秧的生育期影响不大;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能提高分蘖成穗率,从而增加有效穗数,以及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氮肥的合理施用也有利于提高氮素的农学利用率;Y两优1号机插秧的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以6:4为宜。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超高产优化集成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再生,又收成一季稻谷的水稻。一次插秧,两次收获,省工、省本、高产、高效,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