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别采用SPOT5、TM5影像前后两期多光谱遥感影像的波谱特征变化,检测森林资源变化信息,确定变化类型,以计算机自动识别对森林资源变化(减少)的区域(伐区)进行信息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人工预判读;结合采伐证、伐区作业设计、二类调查材料,进行补充判读,得出森林采伐图斑。古丈TM5(30 m分辨率)的面积正判率为96.3%;古丈SPOT5(10 m分辨率)的面积正判率为96.9%。实证分析表明,使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能对森林采伐进行监测,结合辅助材料后能显著提高森林采伐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森林采伐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的分类及森林采伐信息提取。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中,采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在综合最优分割尺度下,用最邻近分类器对SPOT5影像进行分类;采用两期图像特征比较,提取森林采伐区信息,并结合二类调查成果和伐区设计资料,使用交互式补充判读和修正。结果显示:研究区各地类的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森林采伐图斑判读的加权综合正判率达到90.8%,其中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92.8%,非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83.3%。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进行森林采伐监测,研究结果为提高森林采伐限额监测效率、采伐区识别准确度和面积估算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森林采伐是在伐区进行木材获取的生产作业,其采伐调查设计是森林采伐生产管理的基础,要提高伐区作业的质量,需要从采伐调查设计的精度出发,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着森林采伐的效率。基于此,就如何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我国现行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技术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样地布设和判读、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判读有证伐区的采伐情况、对无证成片采伐改全面判读验证为抽样判读实测、加强对大面积无证大片采伐和重大毁林案件的监测力度等。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充分挖掘高分辨率影像的优势和潜力,降低外业踏查工作量,增加成果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绥宁县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和分析绥宁县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合理采伐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为做为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者要熟练掌握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具体内容,用法律法规政策约束自身行为,正确处理伐区调查的各种关系,加强林木采伐伐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达到合理采伐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伐小班(伐区)超证采伐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伐区超证采伐和无证采伐是导致编限单位超限额采伐的主要原因,控制伐区超证采伐是保证限额采伐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措施之一。结合近年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的结果,对伐区超证采伐的类型、产生的原因、超证采伐量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控制伐区超证采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7年在云南陇川县试点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结果表明:卫星影像图班面积正判率为99.2%,能提高伐区面积测量精度;在确定伐区位置、采伐时间、发现无证伐区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其他相关指标还达不到森林采伐限额检查的精度要求。认为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采伐限额检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伐区调查设计工作是采伐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后续工作起指导作用,因此,调查设计精度是影响伐区作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分析了影响林业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因素,以及精度不够对伐区真实采伐量等因素的影响,并针对影响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伐区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采伐调查设计是林木采伐生产管理的源头和基础,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高低是确保伐区作业质量的关键。国有森工企业的伐区调查设计主要存在采伐方式、应伐木、采伐间隔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伐区调查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森林采伐的状况、林木采伐的施工操作、采伐质量以及合理地经营森林资源。本文研究分析伐区调查技术、伐区布局、伐区调查精度控制措施的相关内容及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为今后的采伐工作和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取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stm1999年3月成像比例尺为1:5万的TM453卫生数据,于2000年1-3月,对江边林业局森林资源进行了外业建标、室内判读和现地验证。结果判读一致率达92.3%,正判率达97.5%。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林业遥感发展中当前急需解决的4个问题发表看法:1)应全面、准确地了解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作用.将遥感技术全面地融入现有规程,要扬长避短,并在各方面准确加以应用.不能仅在目视判读中提及,而在面积统计、精度要求、成果提供中均无反映.规程中不能写入遥感技术当前不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林种识别等.2)要用科学、实用的态度对待不断出现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选择信息源,不能简单认为分辨率越高越好,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3)为将我国林业遥感技术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还需将其他有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引入林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分形理论、大型数据库(Oracle)等,以推进中国林业现代化的进程.4)为使新技术在林业中广泛、迅速地被应用,做好示范、培训、宣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林区GPS GIS TM遥感图象的几种叠合方法之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GPS、GIS、TM遥感图象叠合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广东林区,采用以GPS坐标数据为主,综合GIS,辅以目视判读的叠合方法,进行GPS、GIS、TM遥感图象叠合效果最好。在GPS、GIS、TM遥感图象叠合前,必须对TM遥感图象作局部几何纠正,特别是在植被组成复杂,林下植被多且高,中等郁闭度,坡位中部,坡度陡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采用Worldview-2八波段影像作为数据源,选取东洞庭湖湿地核心区域作为研究区,进行了Worldview-2八波段特征分析、构建改进遥感指数、采用改进遥感指数阈值分层分类的策略对湿地区域进行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orldview-2八波段影像改进指数的湿地类型分类总精度达到了92.24%,Kappa系数为0.902,比原始遥感指数的分类精度提高了8.18%,特别是对草滩地和泥滩地的区分有了较大的提高,是有效、准确提取湿地类型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均值调整法分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遥感图像分割是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转化为以对象为基础的过程,因此,遥感图像分割是遥感图像高级分析的基础.对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图像来说,单个像元的面积较大,且混合像元现象严重,图像分割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单个像元的面积较小,分割后图像上单个对象内含若干像元,便于分析和提取信息.以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 u ickB ird和IKONO S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调整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值调整法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具有较好的效果,图像分割的速度和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砒砂岩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TM影像,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对晋陕蒙砒砂岩区1998、2003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中沙地景观面积变化最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区域景观动态变化模拟与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工作中采用了遥感技术,改进了传统的检查方法。利用遥感数据历史现状重现的特点,采用检查年度头尾两期数据进行植被变化检测,通过计算机自动判别,结合人工日视解译得到植被变化图斑,再到现地进行核实,最终得到采伐图斑,从而解决无证成片伐区的问题。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的方法、工作步骤,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应用的利弊进行了讨论。对图像数据的选取、资料收集、图像处理、外业验证等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