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传统产业.宣威市确立了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蔬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加于培植。一是三季种薯,周年上市。宣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出烤烟地套种秋薯,玉米地套薯,水田.季节性水淹地、水浇地冬季种薯的栽培模式,推行三季“串抱”种植.实现周年有鲜薯上市,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70万亩扩展到2005年的85万亩、2006年的100万亩,产量从2004年76万t提高到2005年的88万t、2006年的100万t;二是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大赖氨酸含量达36%的宣黄单系列优质专用饲用玉米和薯块大、薯型好、市场热销的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的推广.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50万亩到2005年的68万亩、2006年的80万亩.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推广面积从2004年的35万亩到2005年的40万亩、2006年的60万亩;三是扩大订单.实现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2.
一、综合阐述分析锡盟种业现状、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锡盟种子生产基础条件 1.种植情况 锡林郭勒盟现有播种面积350万亩,2009年种植小麦、玉米作物134万亩,油料25万亩,蔬菜瓜果32万亩,马铃薯75万亩,高产饲料84万亩。全盟每年播种需要粮油、蔬菜、饲草饲料种子1万吨,马铃薯种子6万吨。  相似文献   

3.
王斌 《云南农业》2006,(4):10-11
(三)结合实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我市农业科技人员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宣黄单系列”品种响誉云贵二省结合部,其中“宣黄单2号”已累计推广300余万亩。网格法取土样,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各种农作物的需肥规律配制的专用肥技术得到全国、省的表彰和肯定。间套作马铃薯品种“宣薯3号”因其产量高、薯型好、抗病能力强、适宜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探索春马铃薯间作春玉米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种植春马铃薯、春玉米的面积逐渐扩大.2001年种植春马铃薯22400亩,种植春玉米73666亩.为充分利用种植空间,把春马铃薯、春玉米间作,在种植规格和茬口安排上稍作改进后,种植效益有较大提高.马铃薯亩产1650kg、玉米亩产达626kg,比纯作春玉米亩增效益640元,比纯作马铃薯每亩增收626kg玉米.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三春过二时。春潮,汹涌澎湃在丽水市1502平方公里的热土上。——1580万公斤粮食定购任务已有1515.8万公斤落实到38503户,占95.7%;7.6万亩早稻种值面积落实到户,比去年实际种植早稻面积增加近万亩;种植马铃薯21840亩,比计划多种3840亩。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业科技》2009,(1):58-58
近期,各地认真落实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大春马铃薯收获扫尾及销售工作。目前,全省大春马铃薯已全部收获,预计面积475万亩,比2007年扩大30.4万亩,总产560万t,比上年增产40万t,增7.7%,单产1182kg,比上年提高12kg。市场销售正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1,(4):14-15
云南省昆明市与美国爱达荷州拉森农业公司和香港谊通投资公司签约,协议引资1.6亿元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大规模引进脱毒马铃薯种薯。首期计划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引进脱毒马铃薯种薯600吨,种植面积2万亩。之后以昆明市为种薯生产、加工、销售第一站推广到全国,辐射东南亚国家。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和水稻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全球有3/4的人在食用,  相似文献   

8.
宣威是一个拥有123万农业人口、以旱粮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全市14.67万hm~2耕地中有14万hm~2旱地。玉米是宣威旱粮中的第一大产业,年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需玉米种子200万kg。为提升宣威玉米种子产业,近年来,宣威狠抓良种选育和推广,选育出宣黄单2号、4号、5号等良种,注册了“宣黄单”系列品牌,年生产杂交玉米良种达360万kg,推广种植12万hm~2,年可增产粮食18000万kg。宣威玉米种业已成为惠及宣威、富源、会泽等60多个县市的70多万农户、年销售额2100万元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近宣威市"早"字当头,狠抓"基地布局、农资调动、资金投入、科技支撑、订单生产"等关键环节,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启动。该市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求,压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市玉米面积压缩7万亩达120万亩,马铃薯面积从90万亩扩展到92万亩,经作面积从100万亩扩展到105万亩。扩大间套作和秋冬种面积,发展青储玉米、豆类、绿肥、黄白萝卜等养地作物和饲料作物,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为确保基地布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淮北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日趋扩大。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发展到十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在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了克新1号、克新2号、紫花白、克3851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升,四川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0年四川小春马铃薯面积达到578.8万亩,比2009年增加46万亩。目前,马铃薯种植模式多为“马铃薯-玉米”模式,该模式马铃薯的产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大方县玉米(Zea mays L.)不同群体结构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从中找出与该品种类型相适应的超高产的合理群体结构.[方法]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植紧凑型玉米品种临奥9号、披散型玉米品种宣黄单2号、平展型玉米品种荷玉1号)、不同密度群体结构(种植密度分别为4.20万、4.95万、5.70万、6.45万、7.20万株/hm2)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耐密植紧凑型玉米临奥9号种植密度6.30万~6.75万株/hm2,披散型玉米宣黄单2号种植密度5.70万~6.00万株/hm2,平展型玉米荷玉1号种植密度4.95万~ 5.25万株/hm2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其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质量指标比较理想,产量也高.[结论]该研究可为指导大方县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1-41
2004年四川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生产规模,全年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845.3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2.4%,比上年增加137.2万亩;优质稻产量9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6%。优质小麦面积754.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39.2%,比上年增加158.0万亩;优质小麦产量194.2万吨,增产33.1%。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概况 太原市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高新区、经济区12个县(市、区),74个乡(镇、办事处)。粮食作物面积125万亩。近2年由于国家实行粮补及优种补贴政策,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64万亩左右,其中种植玉米面积较大的县(区)有清徐县25万亩,阳曲县16.5万亩,小店区10.5万亩,尖草坪区3.5万亩,晋源区3万亩,娄烦县1.5万亩,古交1万亩;平川、河沟地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一、立足抢先抓早,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年初研究确定种植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594万亩(含复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9万亩。其中,玉米440万亩,水稻18万亩,杂粮、杂豆和薯类41万亩。巩固和发展珠葱、黄烟、马铃薯、花生、蔬菜、西甜瓜、杂粮杂豆、水稻、林果、葵花等十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总面积达1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4%,比2017年增加10%。  相似文献   

16.
2012dg前期旱情严重,昭阳区不等不靠,全力组织抗旱点播,增加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每片规模,由抓点向抓面延伸,做到区、乡、村层层有样板,探索整县、整乡推进。全区计划建设玉米、马铃薯、水稻、荞麦粮食高产创建样板37片4.13万hm2(62万亩)。  相似文献   

17.
杨新 《今日农村》2006,(2):10-11
蔬菜收了,农民笑了。山西省阳曲县近2万户菜农种植的6万多亩(1亩=1/15公顷)蔬菜田,去年总产量和收入又创新高。全县蔬菜亩均纯效益达到1021.94元,农民人均收入仅蔬菜一项就占到537.7元。  相似文献   

18.
今年秋冬农业生产,湖北荆门市以粮油增产增效为主线,以四重(重品牌、重质量、重循环、重生态)为抓手,采取一稳两扩:稳油麦,扩多经、扩马铃薯。秋冬播作物总面积25.67万hm^2左右。夏粮10.93万hm^2左右,其中马铃薯0.53万hm^2,比上年增0.2万hm^2;油菜稳定在12万hm^2以上,力争达到13.33万hm^2;蔬菜面积2.4万hm^2。扩大黄桃、梨、柑橘等面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hm^2,已成为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2008年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压常规,上特色"的思路,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食用菌栽培;构建畜牧规模养殖区粮改饲集聚板块,强化"以养定种、农牧结合"的发展理念,调增青贮玉米种植,提高畜牧养殖饲料自给能力,促进种养双增收。2016年遵化市种植结构调整的任务是:调减籽粒玉米2.1万亩,调增青贮玉米1万亩,调增花生0.2万亩,调增杂粮0.2万亩、马铃薯0.3万亩,调增食用菌0.2万亩,调增药材0.2万亩。为按时按质完成结构调整任务,遵化市加强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