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糙米发芽过程中GABA富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糙米发芽过程中GABA富集的最优工艺,研究浸泡液pH与GABA富集的影响,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与吸水率的关系,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与发芽率的关系.以GABA含量为指标,选择浸泡液pH、浸泡温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4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富集GABA的最优工艺为:浸泡液pH为5.5,浸泡温度为28 ℃、发芽温度为30 ℃,发芽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比较糙米酵素的制备工艺,选择淀粉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不同发芽条件对发芽糙米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比较糙米直接发酵和糙米先发芽再发酵来制备糙米酵素的淀粉酶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糙米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温度32℃、浸泡时间24h、发芽温度32℃、发芽时间28 h;在酵母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30℃条件下,糙米先发芽再发酵方法制备的糙米酵素淀粉酶活力为890.5 U/g,高于糙米直接发酵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白米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因而对白米加工利用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糙米尤其是对糙米在发芽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以及发芽糙米的开发利用缺乏研究。该研究以糙米为原料,以自来水为浸泡液,于28℃浸泡9h,再转入30℃恒温培养箱培养20h,在此生产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发芽糙米,其发芽率可维持在80%左右、发芽糙米中总糖的含量降低为糙米的70%左右、还原糖的含量显著升高为糙米含量的90倍左右。由此可见发芽糙米是一种低热量,易消化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浸泡方式和烫漂方式对菠菜中草酸和硝酸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泡时间是影响硝酸盐去除率的最重要因素,烫漂时间是影响草酸去除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只要对菠菜的浸泡时间超过45min,浸泡液采用4mL/L的果蔬清洗剂,烫漂温度采用95℃,烫漂时间1min就可以让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40.36%;若烫漂温度为100℃、烫漂时间为2min、浸泡45min和浸泡液浓度为3mL/L,则草酸的去除率为45.7%。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蒲公英为材料,研究提取蒲公英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考虑加热温度、pH值、料液比和加热时间等单因素对叶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pH值为9、温度为40℃、料液比为1:25、时间为1h的提取条件下,蒲公英叶蛋白可溶性蛋白提取率可达84.1%。该研究确定了蒲公英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蒲公英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总黄酮物质含量为指标,对荞麦全粉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pH值、糖化温度、糖化时间和酶添加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荞麦糖化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为:pH值4.6、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2.0h及酶添加量为α-淀粉酶50U/g和糖化酶250U/g。在此工艺条件下,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6.28%,总黄酮物质含量为0.02571mg/mL。  相似文献   

7.
酶法转化糖苷型沙棘叶黄酮生成苷元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聚半乳糖醛酸酶(Pectinex Ultra SP-L)转化沙棘叶黄酮苷元得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选择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为自变量,转化得到的黄酮苷元总质量为响应值。结果显示,酶解时间为显著影响因素,酶解温度和pH值影响不显著。确定了酶解转化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0.8℃,酶解pH值5.16,酶解时间2.5h,在此条件下15mg沙棘叶提取物得到黄酮苷元0.1801mg,转化率为62%。  相似文献   

8.
以山黧豆淀粉为材料,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铜离子催化氧化法湿法制备氧化淀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最终产品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黧豆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依次为双氧水用量、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双氧水用量25mL/10g、温度55℃、pH值7和时间4h;与原淀粉特性相比,氧化淀粉颗粒受到了明显的损伤,但结晶结构尚未完全破坏,氧化淀粉颗粒溶解度随温度明显增加并且均高于原淀粉,但膨胀势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且总体都低于原淀粉,同时淀粉糊透明度远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9.
沙棘叶SDF提取最佳料液比为1:20。NaOH预处理最佳条件为50目,沙棘叶粉以1:20的比例用蒸馏水调浆,用NaOH调至溶液浓度为0.5%,在50℃条件下预处理2h。纤维素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0uL/g,温度50℃,时间4h,pH7.0。沙棘叶中原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1.38%,采用此工艺提取比原料中提高近2.5倍。H2O2漂白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3%、温度25℃、pH值8.0条件下处理3h。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富集研究结果,介绍发芽糙米GABA的增殖途径,从优化浸泡发芽工艺、添加外源物质、脉冲强光照射、超声波处理、逆境胁迫等方面,介绍发芽糙米GABA的富集条件和措施,为高GABA发芽糙米的生产与加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脱脂红小豆粉中提取红小豆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值9.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60min、酸沉pH值4.0。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优化碱性蛋白酶提取棉籽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冲  王承明 《农业机械》2011,(14):68-71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棉籽蛋白提取工艺。以棉籽蛋白提取率为优化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定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以及岭嵴分析得到了优化组合条件。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料比10:1、加酶量1.8%、提取温度65.2℃、提取时间3.7h、提取pH值10.1,此时棉籽蛋白提取率为62.5%。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温度下储藏糙米,定期取样检测糙米的水分含量、粘度值及脂肪酸值;同时制备糙米酵素,测定其脂肪酸值、丙二醛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糙米水分含量和粘度值下降;糙米酵素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增多;γ-氨基丁酸含量先增加再减少,常温25℃和高温40℃储藏时糙米及其酵素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在储藏60 d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储藏150 d时,糙米酵素中有害成分增多,食用安全性下降,但仍可利用。  相似文献   

14.
化学法提取脱油米糠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油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依次分步对米糠蛋白质进行提取,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中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以及盐溶液的浓度对其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方法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 h,pH值13,温度35 ℃,料液比1∶10,提取率为24.3%;酸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5 h,pH值0.5,温度40 ℃,料液比1∶8,提取率为18.18%;盐法最佳提取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45 ℃,料液比1∶10,时间2.5 h,提取率为7.86%。最后依次采用碱法、酸法和盐法的最优参数对脱油米糠蛋白进行分步提取,提取率为48.23%。   相似文献   

15.
武莹浣 《农业机械》2012,(12):53-55
中性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利用微波法缩短水解时间,测定酶解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判断酶解效率。通过单因素和优化酶解条件正交试验,分析酶用量、pH值、底物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解的影响,筛选出中性蛋白酶的最适酶解条件:在温度50℃、pH值7.0、酶用量12%、底物浓度5%和酶解时间20min,氨基氮含量为42.98mmol/L。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颜色和品质,以H_2O_2溶液浓度、脱色温度、pH、脱色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吸光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H_2O_2溶液对沙果渣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条件。由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H_2O_2浓度3%,脱色时间1.5 h,脱色温度65℃,pH为9,此时吸光度值为0.897。  相似文献   

17.
棉籽分离蛋白的提取及脱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田少君 《农业机械》2011,(32):65-68
以棉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的方法提取棉籽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蛋白含量及棉酚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及pH值对棉籽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到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11.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和液固比15:1mL/g;棉籽饼粕蛋白的提取率为69.85%,蛋白含量90.69%;蛋白中游离棉酚含量为77.35mg/kg,与棉籽粕相比降低了89.9%。  相似文献   

18.
富含γ 氨基丁酸豆芽乳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发酵豆芽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以植物乳杆菌S-35为发酵剂,以发酵过程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S-35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豆乳中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乳酸菌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豆芽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34.5℃、发酵时间为27 h。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为1.61 g/L,植物乳杆菌S-35活菌数可达1.60×10~9CFU/mL。在4℃下进行7 d的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豆芽乳在保质期内凝乳状态、发酵参数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确定两步酶解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米渣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两步酶解法提取蛋白的最佳条件为:一次酶解时料液比1∶8、米渣煮沸时间2h、酶作用pH值4.0、加酶量0.015%、酶处理时间4h、酶处理温度60℃和超声功率165W,二次酶解时料液比1∶7、酶作用pH值4.0、加酶量0.015%、酶处理时间1.5h和酶处理温度为60℃;蛋白得率为83.47%。碱提酸沉法最佳条件:温度50℃、pH值为10.0、时间2.5h和料液比1∶20,蛋白得率为30.52%。两步酶解法蛋白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后的磷脂酶A1用于大豆油脱胶。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酶添加量、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磷脂酶A1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2.0%、酶添加量1.0mL、钙离子浓度0.2mol/L、戊二醛浓度0.4%和固定化时间5h时,固定化效果较好。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pH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10g/kg油、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8℃和起始pH值5.8时磷含量降至最低约为9.87mg/kg,此时大豆油脱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