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开发一种拖拉机用零泄漏多路阀,解决目前国产液压输出阀中位密封均靠滑阀与阀道口的间隙密封,无法保证中位泄漏量的问题。该多路阀在不改变液压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在现有液压输出阀片中增加机械控制式单向阀,既保证了中位时液压输出阀片的零泄漏,又减少了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液压泵一般安装在轮式拖拉机发动机上,为拖拉机的转向和悬挂装置的提升提供液压动力。通过实例对50~130 kW功率段拖拉机的液压转向系统和分置式液压提升系统给予说明,液压转向油泵恒流量通过转向器满足转向油缸工作的需要,液压提升油泵排量通过分配器满足提升油缸及多路阀液压输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是拖拉机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根本要求,其中的自动转向系统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设计中的自动转向系统的液压回路,实现手动转向和自动转向功能;设计了高度集成的转向集成阀块,很好地解决了管路与元件的连接和布置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液压回路及转向阀块能够满足拖拉机液压转向要求,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模式与手动驾驶模式的自动切换,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差速转向履带拖拉机转向系统进行了介绍,以实现履带拖拉机转向操纵的精准性为目标,对差速转向履带拖拉机转向操纵涉及的机械操纵机构、液压先导阀、转向液压泵排量控制机构之间的控制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液压先导阀特性曲线的选择、先导阀输出压力与变量泵排量控制输入压力的匹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液压先导阀输出压力采用双斜率特性曲线既可以实现履带拖拉机低速行进时的快速转向,又可以提高其高速行进时的转向安全性;基于先导阀摆动行程有限,在先导阀与转向盘之间增加角度转换机构,可以使履带拖拉机转向操作符合道路车辆的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5.
研究小组介绍了农业拖拉机液压系统控制阀的结构与用途,以及液压阀块的设计方法、选型和管路的计算。分别从空间布置、油道孔径及液压油流速计算和工艺要求等方面对拖拉机液压阀块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和相关学者研究经验对拖拉机液压阀块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对阀块的结构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和论证,列举了阀块设计中较差的案例,分析了其设计缺陷,同时剖析了阀块设计中的材料选型、加工工艺选择以及阀块相关的试验要求,为广大拖拉机液压工作者的液压阀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机化》2008,(1):35-35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种适用于国内高尔夫球场用的园艺拖拉机,改变了我国高尔夫球场用园艺拖拉机一般都从国外进口的局面。该产品是东风农机在原来农用拖拉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改进而来的,一般都是选用四轮驱动,液压助力转向,具有动力输出轴和液压多路阀两种动力输出,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自动转向系统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  马蓉  任玲  石翔  张长龙 《农机化研究》2015,(11):108-112
以TN654拖拉机为平台,基于原车液压转向系统,设计一套比例方向电磁阀组和电控单元(ECU),构建了能响应程序控制的自动转向系统。通过建立阀控缸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 Lab对该系统PD控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系统最大迟滞0.24、1.8s内均能达到平衡点,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响应性,符合拖拉机自动驾驶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8.
胡彬  田磊 《农机化研究》2019,(3):250-253,258
为了提高拖拉机液压系统零部件设计的效率,将三维仿真软件和Java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中,采用Pro/E软件实现了拖拉机液压零部件的设计和建模,并使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利用成熟的Java技术建立了模型库和数据库的接口,实现了零件库数据的访问和各种网络应用,开发出一个具有扩展功能的网络化液压系统零件库。以普通拖拉机千斤顶液压系统的设计为例,对零件库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三维仿真和Java建立的零件库系统可以完成拖拉机液压系统阀缸体的参数化设计,并可以显示缸体的装配图与爆炸图,实现液压回路的原理设计,为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快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液压系统使用、修理不当常会发生液压油的外漏、内漏、卡阀等故障,造成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进一步强调了液压系统日常使用技术要点,及液压系统修理中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液压悬挂系统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拖拉机液压提升器主控制阀和回油阀卡阀的故障现象、产生卡阀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避免液压提升器主控制阀和回油阀卡阀的方法。通过对主控制阀和阀套的结构分析和改进设计。减少了拖拉机提升器主控制阀卡阀故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电液提升控制阀是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拖拉机悬挂农具的升降。为此,分析了电液提升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数学建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液提升控制阀的HCD模型,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电液提升控制阀响应快且变化平稳,控制电流与输出流量、液压缸移动速度线性度较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2.
悬浮式前桥作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对衰减因路面扰动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有着重要作用,而插装式比例阀为悬浮式前桥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设计了用于前桥悬架系统的插装式比例阀液压系统回路,并对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明确了设计部件与悬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部件参数的设计优化,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前桥悬架阻尼调节。为降低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设计方案的重复性,采用田口设计方法,选择蓄能器状态、节流阀孔径等因素作为设计因子,以阶跃和正弦激励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结合AMEsim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基于悬架输出力、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的最优配置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阶跃变化时,约2s内,液压油缸两腔压力可调整至平衡位置;当路面阶跃激励时,插装式比例阀可快速响应,调整时间小于0.5s,系统可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运输作业工况下的减振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代大型农用拖拉机,利用AMESim对应用负载敏感系统的大型拖拉机后悬挂液压提升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使模型能够真实模拟大型拖拉机液压提升系统在在实际工况中的应用,并验证了负载敏感系统应用于后悬挂液压系统的可行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由油泵、三位四通换向阀、减压阀、溢流阀、节流阀、油缸等组成的液压系统,实现轮式拖拉机的前轮距无级调整。实验是在泰山-25拖拉机前桥上加设两个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拖拉机前桥伸缩套筒用螺栓紧固联接,利用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伸缩套筒作轴向运动,利用拖拉机自身的油泵做动力,利用安装在拖拉机工作台上的手动换向阀控制油液流向,从而控制液压缸的工作,来达到轮距液压无级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某款东方红拖拉机带辅助油缸的液压提升系统压力冲击特性,以其液压提升系统和悬挂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农具提升和降落时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拖拉机样机进行测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农具提升时三组油缸无杆腔压力冲击仅为4.72 MPa,整个提升过程压力平稳;农具降落时强压油缸的压力冲击较大,有杆腔压力突增至23 MPa,若农具突然着地强压油缸有杆腔产生的压力冲击与农具重量成正比,回油管路内合适的的背压可有效避免农具降落过快。该方法对研究拖拉机带辅助油缸的液压提升系统性能具有指导意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国产山地拖拉机发展,选择自主研发的404P型山地拖拉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液压调平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车身高度和提升液压缸总长的函数关系,基于AMEsim软件平台构建液压调平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液压作业仿真。结果表明:当车身倾斜4°时液压系统调平时间为1.25 s,8°时调平时间为2.44 s,12°时调平时间为3.6 s。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基本满足实际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拖拉机在运输重型悬挂设备时,压力冲击剧烈、拖拉机会产生较大的俯仰运动等问题,提出了在位置控制系统中加入动压反馈校正环节,增加系统阻尼比,来抑制系统压力波动。该动压反馈校正环节利用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控制器微分校正后给系统输入,能够在不影响系统动态刚度的前提下,增加系统阻尼比。首先,通过建立拖拉机电液悬挂的运动学模型,分析研究了各杆件间的转角传动比,并建立了拖拉机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写程序求解液压缸的负载力,建立了液压系统模型,分析了加入动压反馈校正环节后的液压系统阻尼比变化情况,给出了动压反馈参数的确认方法。其次,应用Matlab/Simulink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液压系统提升过程中压力变化较大,最大压力达到5.8MPa,校正后的电液悬挂系统压力波动较小,最大压力仅4.0MPa,在液压系统受到干扰力冲击时,原液压系统压力波动范围为2.7MPa,而采用动压反馈校正后的位置控制压力波动范围为1.1MPa,验证了该校正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阻尼比,抑制压力波动。最后,搭建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电液悬挂提升过程中未校正系统的提升最大压力为4.6MPa,且压力振荡下降,而校正后的系统最大压力仅3.8MPa,压力较为平缓。冲击干扰试验中原系统的最大压力达到6.5MPa,压力波动范围为6.0MPa,而校正后的系统最大压力仅为4.6MPa,压力波动范围为4.2MPa,相对于原系统锁止工况,压力波动范围降低了30%。本文提出的拖拉机电液悬挂动压反馈校正方法,可以很好地抑制拖拉机电液悬挂液压缸压力波动,从而达到保护农机具,降低俯仰运动,提高驾驶员舒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液耦合转向方案转向特性尚不明晰、转向数据采集和记录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在环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设计方案。平台参数设计过程主要考虑功率损耗,为了满足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精度设计与量程设计。通过总体参数设计,得到电动助力、液压助力和阻力加载系统的参数计算模型,并基于AMESim建立电液耦合转向系统的控制与机械模型仿真进行了参数优化。通过基于dSPACE以及PXI的硬件在环控制方案,进行了各类转向工况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阻力加载模拟系统能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行驶工况等参数实现动态加载,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能实现田间阻力模拟要求;电液助力转向系统能够产生较好的平滑助力,具有良好的转向路感;控制系统能与各传感器硬件协同配合,使拖拉机电液耦合转向试验平台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能够真实还原拖拉机转向过程。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液压系统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拖拉机液压系统设计改进,将提升器与分配器分别改进为油缸和转阀,从而达到降低液压系统故障率和系统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