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业全面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在2001年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我省是茶叶产销大省之一,但在茶叶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与研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生产规模建设等方面起步较江浙茶区的省份慢.近年我省加大力度开展有机茶生产、加工和开发技术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快扩大我省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规模,更有力地开辟国内外市场,按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生产健康、环保、生态、优质的茶叶.因此,本文就发展我省绿色食品有机茶的优势及营销策略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业全面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在2001年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我省是茶叶产销大省之一,但在茶叶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与研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生产规模建设等方面起步较江浙茶区的省份慢。近年我省加大力度开展有机茶生产、加工和开发技术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加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AA级绿色食品划归属有机食品类.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是不同档次水平的.无公害茶产品是茶叶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茶叶质量的最起码要求.有机茶和绿色茶是按特定标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并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我县已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AA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得到认证,成为饶平茶业发展新的亮点.但要全面实现绿色健康安全茶叶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县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现状,提出开发有机茶生产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AA级绿色食品划归属有机食品类.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是不同档次水平的.无公害茶产品是茶叶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茶叶质量的最起码要求.有机茶和绿色茶是按特定标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并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我县已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AA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得到认证,成为饶平茶业发展新的亮点.但要全面实现绿色健康安全茶叶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县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现状,提出开发有机茶生产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安书 《中国茶叶》2005,27(1):33-34
涪陵是重庆市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茶叶质量特别是卫生安全状况已成为决定茶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自从2000年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包括蔬菜、茶叶、水果和肉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纷纷响应,开发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关注,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也就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有机茶最早在亚洲的斯里兰卡生产,随后,许多亚洲与非洲国家相继也生产有机茶,1990年6月我国有机茶的生产在浙江临安开始生产,我省有机茶生产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近二年已有4家生产单位获得颁证,产品出口欧、美和日本等国。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力的措施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当前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加入WTO的即将来临,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质量、品牌、企业模式、规模问题已成为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绿色食品,对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扩大茶叶出口创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发展无公害茶叶,也势在必行,农业部决定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而绿色食品开发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生态茶叶生产对于三峡库区茶叶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当前生态茶园建设中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开发现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0年由农业部农垦系统首次推出“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营养的食品)以来,全国已有数十种茶叶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生产者通过发展茶叶“绿色食品” 的生产,提高了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福建具备发展茶叶“绿色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11.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1,27(3):50-51
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市场所趋,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切实将茶叶农药残留量降低至安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欧盟等消费市场的需求,有效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最近,我们对重点产茶县、市茶园中的化学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1,31(5):427-433
随着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但作为无公害茶叶的较高层次——有机茶叶的供给却不见明显增长。本文抽取福建省383家茶叶企业进行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找出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效应因素、品牌因素等是影响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对于茶叶企业有机茶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编者话     
本期由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谢振伦副教授组稿,主要内容是围绕我省湛江地区建设无公害茶园,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试验研究课题。由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农垦局、海鸥农场、勇士农场等单位组成“无公害茶园生态模式课题组”,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海鸥、勇士农场茶园已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与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福建是我国传统的产业茶大省应充分利用我省优越的自然,气候,茶树品种资源,名优茶与多茶类加工的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叶,有机茶、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迎接入世挑战;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性,优化茶业结构,实现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对策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部门协调,齐抓共管,建设无公害茶园,实行产业化经营;制定标准,提高质量,政策扶持,科教兴茶,弘扬茶文化,扩大茶叶消费,提高我省茶叶竞争力,提高茶叶效益,增加茶农收入。  相似文献   

15.
安溪县是乌龙茶的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原产地,又是被国家列入铁观音原产地保护基地县.近几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茶叶发展三步走和"优质、精品、名牌"战略,科技兴茶,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园生产,已先后在全县建立无公害生产茶园22万亩,其中铁观音面积1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7万亩,有机茶1万亩.为了使这些常规茶园的转换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无公害的要求,现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8年11月底,经过多方筹备,安溪县茶叶协会成立有机茶分会安溪县人民政府陈文杰副县长在发言中说,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近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的发展,全县目前已建成绿色食品茶园10万亩,有机茶园2万  相似文献   

17.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8.
童云 《茶叶》2006,32(3):170-170
无公害茶产品包括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3类,它们与普通茶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要发展无公害茶产品?国内外对于无公害茶产品是如何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无公害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茶叶生产和经营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无公害茶”的含义 无公害茶叶是指各类茶叶生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农约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的卫生质量指标达到有关最大限量标准以内的茶叶,对消费者身心健康无害。无公害名优茶则要求安全性、营养性、食味性和外观形俱佳的茶叶产品。 (一)在无公害茶生产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低残留茶等名称,事实上它们都属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 0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相接轨的要求,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也是提升茶叶质量档次,发展效益茶叶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市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