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少集约化养猪集团都是饲养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国外引进的猪种,当然,这些猪种在很多国家、区域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品性。但在我国不少猪场却出现窝数、窝仔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严重的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1饲养管理性因素1.1饲养因素是指因饲养不当导致生殖功能受损,如饲料量不足、饲料品种单一或饲料质量不良如发霉变质等。1.1.1消瘦猪。虽然这类型的猪表现发情症状,但可能不排卵,或排卵数较少,也常出现多卵泡发育、卵泡交替发育或发育到某种程度停顿,最后被吸收或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2.
选择好种猪和仔猪,是获取养猪高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饲养良种猪或良种杂交一代猪,则要比饲养一般猪具有增重快,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耗料少,能节省饲料达30%左右。如国内目前推广的用良种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等与本地优良母猪杂交的后代。对于仔猪  相似文献   

3.
正1实行自繁自养自繁自养有利于防疫灭病,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2调整猪群结构引进良种和进行合理的品种杂交利用,是提高猪群品质、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果整个猪群不太理想,可全部淘汰,购买纯种优质瘦肉型猪饲养,如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杂交育成的瘦肉型猪种,饲养这种猪能节省饲料,降低发病率,提高瘦肉率。3掌握市场规律养猪是否赚钱,掌握市场规律很重要。要根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品种及选择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考虑猪场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适宜饲养本地品种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2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5.
1主要品种及选择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考虑猪场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适宜饲养本地品种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2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6.
1.1 种猪性能简介 当前养猪业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我国广泛饲养的是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杜洛克猪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我国近几年来,陆续从国外引进。我院饲养的杜洛克猪是1983年从美国引入的,已繁育了第一代,生育表现良好。现将我院的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扼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杜洛克猪的原产地美国新英格兰的气候相当于我国的黑龙江省。目前美国杜洛克猪产区集中于西部玉米带,该地区气候相当于我国北京。故杜洛克猪最适应于短夏长冬的自然条件,成年猪喜凉怕热,美国北方的猪场,经常能见到杜洛克妊娠母猪,白天在积雪的大圈中逍遥自在,晚上在四面漏风的简易棚舍里鼾声悠扬。  相似文献   

9.
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的生长育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洛克×(杜洛克×陆川)(DDL)、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和PIC 3个杂交组合(配套系)商品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了育肥饲养对比试验,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试验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活体背膘厚.结果表明,DDL、DLY和PIC商品猪在增重速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以PIC...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以其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博得胜名,饲养量越来越多,但怎样饲养杜洛克猪,尚是一部分人们不太了解的问题,尤其在个体养猪户表现更加突出,怎样饲养杜洛克猪,饲养利用上应注意些什么呢?一、首先应变传统的饲养法为科学饲养,变有啥喂啥为缺啥补啥,饲料要力求多样化,全价配合,即按猪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标准,进行日粮配合,  相似文献   

11.
杜洛克猪部分肌肉和内脏器官解剖数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2年河南省国营正阳种猪场从匈牙利引入杜洛克猪 ,经多年风土驯化 ,已逐渐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条件。由于杜洛克猪的饲养环境、饲养方式和方法的改变 ,其身体各部的重量、长度及内脏器官的重量和长度也会有所差异。为满足生产、科研的需要 ,河南省国营正阳种猪场在进行“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的过程中 ,结合屠宰测定 ,先后测定了 1 1 5头杜洛克猪的部分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解剖数据 ,为杜洛克猪的进一步选育、饲养和繁殖提供形态学数据资料。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杜洛克猪 1 1 5头 ,全部选自河南省正阳种猪场“杜洛克新品系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瘦肉猪新品系 该品系选育是我国“七五”、“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该品系有4个父系,5个母系。父本新品系主要是对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长白猪)在我国现有条件(气候、饲养、管理等)下,进行了大群继代选育,注意保持这些猪种在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性状方面的优点,同时在肢蹄健壮性、抗应激能力、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选择。选育后的父本新品系胴体瘦肉率有了明显提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97年4月25日至5月27日在响水县万头良种猪养殖场进行了三元杂交猪饲养试验,试验用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杂交猪测定了三种饲料配方下的早期生长性能。以期了解杜长大在几种饲料情况下的生长情况,从而为推广该杂交组合猪确定适宜的饲养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选择 选择6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窝,去势,驱虫,免疫注射,随机分为3组,每组2窝15头,每组性别比例基本相同(11)。1.2 饲粮组成 见表1。1.3 饲养管理及饲养时间1.3.1 饲养管理:预试期…  相似文献   

14.
1 饲养杂交猪 猪的生产性能的高低受双亲遗传性能和环 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据许多试验表明,饲养二 元或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日增重提高10%~ 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发病率降 低30%左右;饲养配套系又比"洋三元”提高瘦 肉率5%,增加产仔数3头以上,缩短饲养周期 10天左右,提高饲料利用率20%.因此,因地制 宜地选养杂交猪,尤其是配套系是养猪获得高 产低耗的基础.目前,可选养的二元杂交猪是 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或汉普夏之间的杂交后 代;选养的三元杂交猪则是长白与大约克猪的 杂交一代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配 套系我国已引进推广美国PIC公司的PIC、沃 尔斯公司的Walls、美国巴布科克公司的Bab- cock、迪卡布公司的Dekalb等猪种.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9月份,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电路电业仓库猪场,畜主租赁该场饲养育肥猪。第一批从江西省引进仔猪250头,第二批从当地陆续进场育肥仔猪150头。(一)死亡原因综合分析1.第一批猪。从江西省引进体重平均在20 kg以上,品种有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杂交猪。首先气候条件及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饲料的突然改变,专业技术指导人员一时的疏忽,没有进入一个一定时间的稳定适应期饲养,就开始驱虫,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份,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电路电业仓库猪场,畜主租赁该场饲养育肥猪。第一批从江西省引进仔猪250头,第二批从当地陆续进场育肥仔猪150头。(一)死亡原因综合分析1.第一批猪。从江西省引进体重平均在20 kg以上,品种有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杂交猪。首先气候条件及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饲料的突然改变,专业技术指导人员一时的疏忽,没有进入一个一定时间的稳定适应期饲养,就开始驱虫。  相似文献   

17.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猪只的品种、采食情况以及卫生状况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只的胴体和猪肉品质。1.1品种因素近几年,我国猪只饲养场饲养的猪只品种当中,杜洛克猪是比较受欢迎的,杜洛克猪不仅仅生长的速度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猪只,杜洛克猪还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而且肌内脂肪和口感呈正相关。杂交品系的猪群当中,伴随杜洛克血系的增长,杂交品种猪只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18.
猪体瘦肉的多少,主要与猪的品种、饲料及饲喂方法有相等关系,要想提高猪瘦肉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选养瘦肉型种猪。国内瘦肉型猪种很多。外来品种有如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这些猪种瘦肉率一般在60%左右,但饲养条件要求高,适宜专业户饲养;农户可选用外来品种的公猪与本地猪种的母猪配种产生的后代仔猪,这种杂交猪一般比本地猪瘦肉多20%以上,杂交的代次越高,瘦肉率就越高,因此,选养瘦肉型仔猪是提高猪瘦肉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梅山猪是我国地方猪重要的物种资源。本试验利用梅山猪为母本与国外良种公猪进行杂交,以其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为试验组,与纯种梅山猪作出比较。在相同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条件下,对试验猪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特殊成分对比分析,综合评定梅山猪的杂交利用效果,为优质猪肉市场开发和商品化生产,以及社会化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3×2因子设计比较3种不同的饲养体系(户外围栏、铺草运动场和漏缝地板) 对2种基因型的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2种基因型:内有品种:(大×长×大);外来品种:(杜洛克×大白公猪或梅山猪×大白公猪)。试验有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 头平均始重30kg,平均终重80kg,自由采食和饮水。外来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内有品种低p< 0.01(杜洛克杂交猪、梅山杂交猪和内有品种猪的日增重分别为:682、673和719g)。梅山杂交猪的背膘厚比内有品种高(p<0.05);杜洛克杂交猪的背膘厚位于二者之间(分别为22.6、21.1、21.8mm)。外来品种猪饲料转化率比内有品种猪高(分别为2.76, 2.62),且差异显著(p<0.05)。铺草运动场和户外围栏条件下饲养的猪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漏缝地板条件下p<0.01(分别为736、675和627g)。户外围栏和漏缝地板条件下饲养的猪的饲料转化率没有差异;但铺草运动场条件下饲养的猪饲料转化率明显偏低p<0.01(3者的饲料转化率分别为2.77、2.75 和2.55)。饲养在铺草运动场条件下猪的背膘厚比在户外围栏条件下(p1 p3mm)高p<0.05(分别为22.2和20.6mm),饲养在漏缝地板条件下的猪的背膘厚位于2者之间(21.5mm)。在肥育体系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因而没有必要界定特定品种条件下特定的肥育体系。结论:外来品种猪比内有品种猪生长性能低。然而,肥育体系受其它因素影响还不能推荐出理想的肥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