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 ,枝江市大棚草莓生产发展很快 ,然而 ,由于技术跟不上 ,导致产量低、品质差。经调查 ,笔者认为栽培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 生产用苗质量差   1999年我市的草莓苗主要由外地引进 ,几经周折 ,损伤较大 ,定植后成活率极低。 2 0 0 0年开始 ,虽然一般由种植户自己培育 ,但是由于采用粗放的地面育苗 ,存在的问题不少 ,苗木质量不尽如人意 :一是子苗数增多后不便中耕松土 ,田间杂草难以控制 ,土壤容易板结 ,从而造成子苗根系生长不良 ;二是对7~ 9月高温雨季易盛发的炭疽病疏于防治 ,致使病害严重 ;三是无人为降温措施 (使用遮阳网等 …  相似文献   

2.
设施草莓应用蜜蜂授粉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8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8.33万hm2,年产草莓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设施草莓发展很快,使草莓鲜果实现了周年供应。多数设施内栽培依赖于人工辅助授粉或化学激素来保证坐果率和产量,不但费工费时,增  相似文献   

3.
王凤鹤  刘喜和 《蔬菜》1999,(12):30-31
在我国,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及设施农业的兴起、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品种,在花期较为集中、花量大的情况下,由于授粉昆虫虫源不足,造成不能满足作物授粉的需要。花期授粉不足,将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解决作物花期授粉不足问题无疑将是获得增产增收的重要条件。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从50年代就开始对蜂授粉技术进行了研究,政府从资金、设施、立法等方面给予支持,现在普遍得到推广应用,蜜蜂授粉已成为设施园艺必备条件之一。我国蜂种资源丰富,选育优良蜂种及建…  相似文献   

4.
大棚草莓是宁波市广泛种植的大棚高效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 333.3 hm2左右,667 m2均产值2万元左右.正常年份大棚草莓在5月10日左右采收结束,为充分利用大棚资源,部分农户有间套西瓜、黑皮藤茄、番茄等作物的习惯,提高了大棚种植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土地复种指数,201 1年在迷你黄瓜品比试验较为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大棚草莓—迷你黄瓜轮作栽培试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1 种植茬口安排 草莓,3月20日开始育苗,9月15日定植,翌年1月12日开始采摘,5月10日采收结束.迷你黄瓜,4月27日穴盘育苗,5月12日移栽至大棚,6月7日开始采收,7月底采收结束,对大棚土壤进行高温闷棚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5.
赵改灵  李秦  张洁 《中国果菜》2020,(1):59-61,65
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日光温室中熊蜂和蜜蜂对草莓的授粉效果。结果可知,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为11.004%,蜜蜂授粉的畸形果率为17.226%;熊蜂和蜜蜂授粉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26.96 g和23.08 g,熊蜂较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质量增加了16.81%;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纵径、横径以及单果种子数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的。因此,熊蜂比蜜蜂更适合对日光温室草莓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6.
草莓畸形果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畸形果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王忠和(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264002)目前,山东省草莓保护地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经济效益明显。但也随之发生大量的畸形果,严重降低果实品质、产量和收益。为此,我们对山东烟台、威海等地的保护地草莓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7.
杨甫  王凤鹤 《蔬菜》2009,(2):3-4
在“万箱蜂群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的指引下,北京市海淀区上庄的草莓种植户冯继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应用熊蜂授粉技术种植棚室草莓,从而实现可喜的经济效益,使家庭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冯继春并未充分认识到科学应用蜂授粉技术的重要性,只是盲目地买来授粉蜜蜂,对于授粉时间、授粉蜂特性、蜂群质量和蜂群管理了解很少,所以经常出现“投入不增收”或“蜂群授粉效果不佳”等问题。2006年,他被选为“万箱蜂群授粉示范工程”科技入户示范户以来,每年草莓种植前及平日农闲时,冯继春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技术相关培训班。通过参加蜂授粉技术培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蜂授粉在草莓生产中的必要性和在实践中科学应用蜂授粉技术的重要性,开始认识和应用棚室果蔬优势授粉蜂——熊蜂。2006年,通过应用熊蜂为棚室草莓授粉,在低温阴天环境下仍获得了较佳授粉效果,果形圆正且着色好,草莓畸形果率大大降低,收益较2005年增加2万元。尝到熊蜂授粉技术的甜头后,他并末将此“增收秘笈”私藏,而是积极向周边农户宣传蜂授粉技术,并亲自指导带动5户棚室种植大户进行草莓生产。冯继春常说的一句话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最令他自豪的是,在自己应用了农业新技术的同时,还带动其他农户走出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现有草莓面积1000hm~2,其中保护地栽培750hm~2,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但畸形果是草莓保护地栽培中存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极大降低种植效益。为此,结合生产实践,就草莓畸形果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浅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设施草莓是邹城市主要的设施农业产业,种植设施草莓比种植设施蔬菜收入高,但因建造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草莓种植户习惯在同一设施内连年种植草莓,从而产生重茬障碍,导致设施草莓减产,食用品质下降。本文介绍了重茬障碍对邹城市设施草莓的影响以及规避设施草莓重茬障碍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其他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人们对营养保健和饮食多元化的强烈需求,同时提高冬季农田利用效率,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玉林连续多年试验示范草莓种植,取得了可喜效果。公司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不但保障了当地果蔬市场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当地人们的采摘乐趣,同时经过反复摸索、认真对比,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林地区农民需求的草莓种植技术;其中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的选择、喷洒赤霉素破除种苗休眠、苗期施用复合肥+土壤调理剂促根改土、覆盖薄膜抑制杂草丛生等措施,保证了草莓的种植成功及优质高产;起垄高度、地膜铺设、棚室建造方面的探索与总结为草莓设施栽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CO2 气肥的施用效果及应用前景 ,我们于 1999年 11月引进了浙江省富阳市喷气器厂生产的CO2 发生器及专用发生液 ,进行了大棚草莓增施CO2 气肥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湾里店村陈福田种植的大棚内进行。选宽长为 7× 78m(米 )、高 2 .8m的竹木结构简易大棚 2个 ,作为施气棚和对照棚。栽培品种为“丰香”草莓 ,于 1999年 9月 17~ 19日移栽 ,株行距 2 0× 50cm(厘米 ) ,试验时植株正处于始花期。1.2 试验方法 用市售的碳酸氢铵与广丰专用发生液反应产生CO2 气体 ,通过安装于棚内…  相似文献   

12.
我镇自1991年引进角额壁蜂,先后在苹果园和大棚草莓(冬暖型和春暖型)的花期进行放蜂授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草莓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宗静  刘瑞涵  李锐  祝宁 《蔬菜》2021,(4):61-64
为了促进北京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北京草莓产业相关情况开展了调查,通过调查草莓种植规模、产销情况、生产者理念等情况,发现北京草莓产量、销量有所降低,销售渠道多元化,种植效益有所降低(传统采摘渠道效益下降明显,新型团购渠道效益稳定),生产方式向多样化套种方向发展,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思考及建议,如调整种植结构,平衡种植风险;创新销售方式(团购、对接社区等),拓展疏通销售渠道;提高种植者风险意识,对不同规模生产者分类引导;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的对策,促进农民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反季节栽培,多处在低温高湿、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棚内授粉昆虫少,畸形果发生率较高。一般称因受精不完全产生的不正形果为畸形果,此外,还有果形似鸡冠的鸡冠果、果形扁平如扇状的带果等乱形果。这些果实不但与正常果实竞争养分,而且同样需耗费采摘、清理等管理用工,但商品价值极低,影响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研究了哈尼、戈雷拉两草莓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及不同授粉时间对草莓座果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花粉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适湿度为40%;哈尼一、二、三级序花花粉发芽率高于戈雷拉;草莓同一花序上,随着花序级次增高,一、二、三级序花花粉可育花粉率,依次增高;哈尼座果率高于戈雷拉,畸形果发生率低于戈雷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和保定地区草莓产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京津冀地区草莓产业现状,依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发放问卷、电话咨询、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和保定地区的草莓生产规模、布局、品种结构、种苗生产情况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草莓种植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草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集约化程度较低,草莓脱毒苗的应用比例相对较低;主栽品种和种植方式较单一,大部分主栽品种为"红颜",种植方式为设施栽培;草莓栽培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对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曹济来  樊慕贞 《中国果树》1991,(4):41-41,27
<正> 草莓是优质的鲜食水果,又是可供加工和速冻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省保定市郊、满城和定州等地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随着草莓新品种的陆续引进和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草莓病害也渐趋严重,造成大量减产。1989—1990年,我们又  相似文献   

18.
义乌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5个草莓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红颊以外形美观、口感好、产量较高、耐贮运等综合优点在各参试品种中表现突出,适合在义乌地区种植;章姬口感好、产量较高,清香上市早,抗病性强,2个品种都可作为搭配品种适量种植;香蕉章姬形状独特,口感糯香,可适当发展;法兰地虽然产量高,但口感差,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大棚草莓上进行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比较试验得出,熊蜂授粉的草莓平均产量为20 190.45 kg/hm2,比自然授粉增产38.81%;熊蜂授粉草莓平均单果质量为15.10 g,较自然授粉10.02 g提高37.0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畸形果率降低81.8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果实可溶性糖为11.82%,自然授粉为10.85%,差异不显著;熊蜂处理的草莓着色一致、色泽鲜亮、香甜可口,优于自然授粉,产值增加48.7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马长青  金蓉  张春华  黄安全  冯明  钟越 《蔬菜》2018,(11):43-46
为了确保草莓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同时缓解近年来因生产规模急剧扩增导致的连作重茬问题,高邮市农委开展了水稻—毛豆—草莓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研究。采取水旱轮作方式防控连作障碍;利用毛豆根系的固氮功能以地养地,使水稻、草莓2季种植自然顺利地衔接起来;三者轮作还有效均衡地利用了土壤养分,减轻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水生与旱生杂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水稻、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实现了粮经菜安全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