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晓昀  王黎明 《绿色科技》2023,(12):169-173+178
采用网格布点法,在矿区农用地布设48个土壤采样点,对矿区农用地土壤中的Cd、Cu、As、Pb、Zn、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为矿区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重金属累积性分析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调查区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顺序为:Cd>Cu>As>Pb>Zn>Cr>Ni>Hg,对土壤中Cu、Pb、Cd和As作累积性分析,Cu的累积系数范围为2.48~7.84,属于中度累积;Cd的累积系数范围为5.1~13.04,属于重度累积。根据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矿区土壤主要污染来源为当地铜、铁、煤矿等开采、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影响,通过大气粉尘和地表废水等途径污染农田。  相似文献   

2.
对遂宁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运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以及富集因子法对其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Zn和Ni的质量分数平均值超过了四川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天宫村35%受Ni污染,15%受Zn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为轻污染等级。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78,尚清洁但处于警戒线。Zn有7个点位的富集因子处于1~1.5之间,Ni有17个点的富集因子大于1,受到了较强的人为污染与干扰。  相似文献   

3.
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中Ni、Cd、Cu、Mn、Pb和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中Mn、Cu、Pb、Zn 、Cd、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 853.21、95.80、1 211.29、685.36、13.15和91.33 mg/kg;用3种不同的背景值对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6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2,表示被污染,其中以Mn、Pb、Cd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达5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4.
姜军  成杰民 《绿色科技》2013,(6):217-219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土壤采取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济南经济开发区土壤取样,并对土壤中Cr、As、Cu、Hg、Pb、Cd、Zn、Ni等8种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根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内土壤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太湖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对无锡地区的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湖底质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某造纸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藁城区造纸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梅花采样法对造纸厂周围土壤进行了不同深度采样。检测了土壤中Cu、Zn、Pb、Ni、Cr、Cd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污染程度,并对样品进行了pH值和有机质(OM)理化性质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i和Cd的含量分别超过二级标准1.71倍和5.51倍;重金属Cu、Zn、Pb、Ni、Cr、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21、0.38、0.08、1.71、0.66和5.5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4.03;研究区域农田土壤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不同重金属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重金属Cu与Ni、Pb以及重金属Ni与Pb、重金属Cd与Zn之间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以东莞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和针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分析林地0~25cm表层土壤Cu、Zn、Pb、cd4种重金属含量,并以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叶桉林和马尾松林以土壤Ph含量最高,其他两种林型以zn含量最高;4种重金属含量高低为Zn〉Pb〉Cu〉Cd,它们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Pb〉Cu〉Zn〉Cd。4种林型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马占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土壤pH值与Zn、cd之间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与Zn、Cd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东莞市4种人工林土壤Cd与自然因素有关,土壤Cu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Zn含量高于背景值,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因不同修复模式形成的各植被群落中土壤的重金属进行比较研究,并应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哈坎松潜在生态危害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试验中的七种复垦模式对于改善采石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效果,且效果因植被修复模式而异;(2)刺槐对降低超标重金属Cd的效果好,而在降低重金属Cu的效果上,多花木蓝优于小叶女贞;(3)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中,刺槐纯林综合污染指数最小,在各样地超标重金属中Cd的贡献率最大,而以Ni贡献率最小;哈坎松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中仅以客土喷播刺槐纯林和客土喷播盐肤木+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污染危害较小,为轻微级别。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查分析方法,研究哈尔滨市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Cd、Hg、Pb和Cr)污染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绿地土壤4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汞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其次是铅和镉,铬的污染较小;不同绿地功能区污染状况不同,其中公共绿地镉和汞污染较重,道路交通绿地铅污染较重,市郊农业区铬含量相对较高;用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得出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市郊农业区〉生产绿地;哈尔滨市绿地土壤汞污染主要来源是工厂和交通尾气的大气降尘,其中荧光灯是汞的污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夏  马建源 《绿色科技》2023,(18):116-120
为探讨铅锌冶炼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甘肃某铅锌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b、Zn、Cd、Cu、As、Hg平均值是土壤背景值的13.6、6.3、85、2、1.5、14倍,Cr、Ni平均值均低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14.69)达到重度污染,Pb(1.49)、Zn(1.44)达到轻度污染,这3种元素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研究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0.13~318.66,均值为9.46,污染级别在安全-重度污染区间均有分布。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b、Zn、Cd、As、Hg主要受冶炼生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Cr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Cu可能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森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选取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土壤,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镉、铅、铜、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70 mg/kg;镉、铜、镍含量均在风险筛选值以内。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铅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镍、镉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铜含量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污染程度评价表明,铅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呈轻污染等级;镉、铜、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945,综合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研究区镉含量呈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铅、铜、镍均呈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程度;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属于轻微程度。总的来说,研究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森林土壤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2.
杭州半山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半山国有林场林地内常有不明城市污泥倾倒的污染区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并对其污染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为Cd、Zn,污染等级为重污染。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7.91,达重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13.
树叶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指示大气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京市区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和相时清洁区(江苏省林科院)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Pb、Cd、Cu)含量的分析,研究了大气污染指数,初步探讨了植物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植物叶片中重金属Pb、Cd和Cu的累积量与大气中Pb、Cd和Cu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所调查绿化树种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因重金属种类、采样区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悬铃木叶片累积Pb的能力最强,而杨树叶片对Cd和Cu的累积能力最强.市区大气重金属质量状况为:交通枢纽区中央门、南京化工厂和沪宁高速属于重污染,生活区新庄属于中轻度污染,远郊林科院属于无污染区.  相似文献   

14.
Pb、Zn等重金属对樟树、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绿化植物是城市污染环境重要的修复者、指示者及受害者,研究南方常见绿化树种樟树、栾树对主要重金属污染物Pb、Zn等的适应性反应,有利于绿化树种的重金属污染诊断及城市环境的修复与评价。通过育苗基质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胁迫条件下,进行室内容器育苗试验,利用Cu、Pb、Zn 3种重金属的不同浓度溶液处理樟树、栾树幼苗,探讨重金属对樟树和栾树幼苗生长初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重金属对樟树、栾树幼苗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甚至促进生长,高浓度导致幼株长势衰弱,叶片发黄枯萎,生长量下降,侧须根生长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3种重金属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径的抑制作用,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铅高于铜和锌;樟树和栾树对重金属污染的反应不一致,樟树属慢反应、迟钝型树种,栾树属快反应、敏感型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选取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采集洪泽湖沉积物样品17个,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Cd、Pb、Zn、Ni、Cr)的总量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教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Cu、Ni、Zn、Pb、Cr污染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湖区,Cd污染主要在西部湖区。Pb是全湖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Ni、Zn、Pb、Cr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低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高风险),总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低风险,Cd的影响最大(达到81%)。  相似文献   

17.
林地水源污染关系到整个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为保护水源水质开展了水源污染修复及防治策略研究。以某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水源地为例,采集试验所需的原水,在选取试验试剂和设备的基础上,确定4项水质分析项目和对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壳聚糖微球+活性渗滤反应墙、原位投菌技术来修复水源,通过人工湿地和人工增氧来实现污染防治。结果表明,修复策略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表现越来越好,林地水源中浮游生物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逐渐上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高锰酸盐指数逐渐下降,修复策略起到了应有的净化效果;防治策略实施后,前1~3 d内4项水质指标的表现仍在继续提升,之后出现小幅度下降并最终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说明防治策略基本维持住了修复策略的实施效果,起到了应有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冯家江水质状况,通过对溶解氧、氨氮、pH、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水温等指标监测,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严重超出Ⅲ类地表水水质限值,从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也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从污染程度看上游大于下游,应重视上游污染源监测与防治,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甘肃沿黄灌区枣果实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该研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对6个枣园果实样品的6种重金属元素(As、Hg、Cd、Cu、Zn、Pb)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仅有一个样品中的铅含量存在轻微污染,其余的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污染物限量值。所测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Pb>Zn>As>Cu>Hg>Cd。对7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除了极个别检出少量农药残留以外,绝大部分未检出,没受到农药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