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iker)是“三北”防护林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朝鲜紫姬蜂(Chlorocryptusccoreanus Siepligeli)和刺蛾寄蝇(Cheatexorista sp)为黄刺蛾老熟幼虫—蛹期优势天敌。为准确估计它们对黄刺蛾种群的抑制力,笔者进行了朝鲜紫姬蜂,刺蛾寄蝇对黄刺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刺蛾(Cnidocampa flayvcscens Walker)是吉林省“三北”防护林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曾局部成灾。在黄刺蛾的综合治理中,虽已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但由于没有统一、可行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其管理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对黄刺蛾幼虫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研究,并对各种抽样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黄刺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关永强,赵秀丽黄刺蛾又名洋辣子,是包头市区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危害严重时可把树叶全部吃光,影响果树的产量和林木生长量,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1.分布与寄生植物黄刺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内蒙古自...  相似文献   

4.
家居花木害虫主要有食叶害虫、刺吸害虫、蛀干害虫三类。食叶害虫主要有蛾蝶类幼虫及叶蜂、金花虫等,多以咀嚼式口器啃食花木叶片及花蕾;刺吸害虫主要有蚜、蟥、蚧、叶蝉、蝽象等,多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花木汁液导致花木枯萎死亡;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茎蜂等,以钻蛀花木枝干为生,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下旬,作者在扬州市朴席镇土桥村杨树林意外发现1种杨树食叶害虫的天敌正将口器插入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和两色绿刺蛾Latoria bicolor的幼虫躯体中,被害幼虫处于垂死状态。该天敌经江苏省林科院席克研究员鉴定为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查文献,此前未见益蝽寄生杨树食叶害虫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黄刺蛾、青刺蛾的幼虫又叫“洋辣子”,是食性较杂、食量较大、分布较广的食叶害虫。除因食叶而影响林木、果树生长外,还与桑蚕、柞蚕争食。在我场的杨树人工林中,历年来为害严重,面积达两万亩以上,虽然每年要进行化防五千至一万亩,但因暴食期短,防治季节性强,在猖獗为害时,始终未得到控制。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利用防治松毛虫的赤眼蜂防治黄、青刺蛾的生防试验,初步获得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控制了柳天蛾、双尾舟蛾、杨枯叶蛾等十余种害虫的发生。黄、青刺蛾的卵是赤眼蜂的优良寄主卵之一,有着寄生率高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生产的实践中感到,只要适时适量进行放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在今年一万五千亩的大面积放蜂区中平均寄生率为91.8%,最高寄生率达98.7%。据幼虫为害期调查,单株有茧由七六年的20头左右下降到0.2—0.5头,从两年的虫口密度对比可下降90%以上,取得了历年来进行化防所不及的防治效果(参看表1)。  相似文献   

7.
森林食叶害虫种类较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是一些蛾类,包括松毛虫、毒蛾、天社蛾、尺蠖蛾、袋蛾、刺蛾等,以及叶蜂类、金花虫类、金龟子类等。有些属于林业上的大害虫,如松毛虫,分布20多个省、区,危害松树,经常猖獗成灾,造成重大损失。一、食叶害虫的危害及发生特点这类害虫大多以幼虫取食林木的叶片或针叶,大发生时成片林木的树叶被吃光。阔叶树叶子被吃光后,由于萌芽力较强,尚可第二次发叶,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针叶树萌发力弱,针叶被食尽后,往往难以恢复而逐渐枯死,或使树势衰颓,导致次期害虫(蛀干害虫)的侵入,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 褐刺蛾 Thoseaharana Mats,在我县分布广,危害多种林木叶片,是林业上的主要食叶害虫。1989年7—8月份,褐刺蛾幼虫突然暴发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自然发病率较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意杨是优质速生丰产的防护用材树种 ,江苏垦区已广为栽植。培育健壮的Ⅰ、Ⅱ级意杨苗木是营造高标准速生丰产防护用材林网的基础。意杨苗叶部害虫的防治则是培育壮苗的一项前提措施。1 害虫生活习性意杨苗常见叶部害虫主要有褐卷叶蛾、刺蛾、杨扇舟蛾等 ,均属鳞翅目 ,分属为卷叶蛾科、刺蛾科 ,一般每年各发生 3代、2代、4~ 5代。幼虫都为杂食性害虫。褐卷叶蛾以幼龄幼虫结白色缚茧越冬 ,其它均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低龄幼虫有群集性 ,食害叶肉呈筛孔状、孔洞或缺口、网状等。 3~ 4龄后渐分散为害 ,食量增大 ,食害叶片仅留粗的叶脉和叶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省南召县栎类食叶害虫种类调查,发现危害南召县栎树的食叶害虫主要有黄二星舟蛾、栎粉舟蛾、栎黄掌舟蛾3种,重点危害栓皮栎,其次危害麻栎、槲栎等。对害虫的危害状况、发生规律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刺蛾为林木、茶果的重要食叶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太湖地区主要有黄刺蛾(Monema flayes cens Walker)、青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四点刺蛾(Parasa sinica Moor)四种,其中以黄刺蛾和四点刺蛾发生较普遍,危害最严重。据了解,武进县常漕公路白杨行道树,近几年曾多次严重遭受食害;1962年武进前黄苗圃1.8亩加白杨苗叶被全部吃光,苗木部分枯死;1964年武进横山苗圃有一块二年生核桃苗圃,受害后生长停滞,影响出圃;该圃西山一片油桐林因连年受害严重,落花落果,产量大幅度下降;1977年本圃3亩I-214白杨也因受害,苗木素质下降。近几年结合工作,对黄刺蛾进行了一些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观察和试验材料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五年以来,我场在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树主要食叶害虫——青刺蛾、黄刺蛾的同时,对赤眼蜂在杨树林内的寄主范围进行了初步调查。肯定了常见的柳天蛾、大双尾舟蛾、杨枯叶蛾、白杨舟蛾、紫光夹蝶、古毒蛾、草蛉(益虫)等十余种虫卵均为赤眼蜂的自然寄主。以青、黄刺蛾、柳天蛾、杨枯叶蛾等虫卵寄生率最高,羽化力较强(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桉树食叶害虫发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河源市、潮州市等地桉树林设定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调查了桉树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天敌资源、空间分布、危害程度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鳞翅目食叶害虫种类有17种,其中曲线纷夜蛾Polydesma boarmoides Guenée和南大蓑蛾Eumeta variegate Snellen为优势种;天敌有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螟蛉悬茧姬蜂Charops bicolor(Szepligeti)、小绒茧蜂Apanteles cirphicola Bhatnagar、广斧螳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 Dohrn、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蜘蛛、老爷树蛙Litoria caerulea White、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等9种;食叶害虫幼虫在树冠上呈均匀分布;南大蓑蛾在广东潮州地区造成极重度危害,危害面积约达3000hm2,曲线纷夜蛾为首次发现取食危害桉树叶片,在广东河源地区造成重度危害,危害面积约达1000hm2,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ée和小用克尺蛾Jankowskia fuscaria(Leech)为中度危害,危害面积约达500hm2,其他食叶害虫没有成灾;5月为食叶害虫发生小高峰期,8月为高峰期,其他月份没有发生或少量发生,食叶害虫的发生与温度、降水量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是我国多种林木的害虫,其幼虫取食叶片或嫩枝,体上生有枝刺和毒毛,触及人们皮肤发生红肿,痛痒异常。上海青蜂(Chrysis shanghaiensis Smith)属膜翅目青蜂科,是黄刺蛾的寄生天敌。  相似文献   

15.
黄刺蛾寄主多,是榆、杨、柳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通榆县形成大面积猖獗,虫口密度多达200多条/株。去年我们根据黄刺蛾的特性,应用赤眼蜂进行防治试验,获得初步效果。简介如下。放蜂面积约12公顷(为6公顷、3公顷、3公顷三片),均为2~3年生杨树幼林,高约2公尺左右,株距1公尺,行距1.5公尺。黄刺蛾卵较小,扁平,椭圆形水泡状(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0.95毫米),多单产于树冠下部1/3的叶背。七月上旬为产卵初期,至7月18日调查,孵化率已达25%左右。放蜂试验于7月18日进行。放蜂量为34万头/公顷,点放蜂量约为4千头。放蜂半径约  相似文献   

16.
1975—1981年,我们在释放赤眼蜂防治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褐边绿刺蛾、黄刺蛾的生产中,对赤眼蜂在杨树林内的寄主范围与发生规律做了初步调查。其结果是发现了赤眼蜂在古毒蛾卵内越冬。翌春,赤眼蜂羽化后在常见的舟蛾科、天蛾科、枯叶蛾科、毒蛾科等数种昆虫虫卵中进行寄生、繁衍。近两年来,又做了自然界中的赤眼蜂对常见害虫  相似文献   

17.
<正> 两色绿刺蛾(Parasa bicolor walker)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1978年柳州地区林科所150亩毛竹林发生两色绿刺蛾为害,林间幼虫大量罹病死亡。虫尸经分离、提纯鉴定,其病原体为一种颗粒体病毒。这种病毒为我国首次分离获得,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一、感染症状幼虫被两色绿刺蛾颗粒体病毒感染后,体节略肿胀,体色由紫黄渐变灰白色,不食不动,死后虫体液化,流出乳白色的脓液。脓液中含有大量的颗粒体病毒。二、病毒形态提纯的颗粒体病毒样品以金属铬进行投  相似文献   

18.
竹刺蛾(又称洋辣子)是我省白夹竹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华云山林管处、广安、邻水等地曾大面积发生危害。幼虫取食竹叶,一、二令仅食叶背表皮,呈网膜状;三令取食全叶,严重时整株整片的竹叶被吃光,影响新笋萌发,甚致成片枯死。在一片竹林内,开始发生在山沟,而后向山坡及四周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养事业的立体开发,在 用材林、经济林以及果树林地养鸡 很有前途。 一、能消灭大量的害虫。鸡很 喜欢取食害虫,据调查表明:一只 鸡一天能取食害虫200至300 条。主要害虫有松长虫、竹蝗、刺 蛾类、袋蛾类等近30种害虫。对危 害林以及果树严重的天牛、吉丁虫 和蛀茎虫的幼虫和成虫都能食取, 并且有极高的防治效果。可以减 少防治害虫用工和节省农药经费 开支,有效地保护好林木和果树健 康生长。  相似文献   

20.
核桃树黄刺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刺蛾Cnidoccampa flavescens(Walker)俗称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属磷翅目刺蛾科。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是林带、行道树、庭园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核桃JuglansregiaL.树上猖獗危害,由次要害虫发展成为危害核桃树的主要害虫,该虫发生后蔓延迅速,常表观暴发性,危害严重。一般年份核桃树叶片被害率高达50%~60%,平均每叶聚集有大龄幼虫1~2头,大部分叶片被吃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