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萍 《新农业》2014,(5):28-29
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生态环境、饲料营养、繁殖技术、疾病等都可影响繁殖力。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干扰和破坏,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繁殖。因此,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繁殖管理、饲养管理、加强母牛品种选育、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指导母牛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母牛的繁殖力代表了牛的生产力,母牛繁殖能力下降,就可能导致母牛生产力的降低,使得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损,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需要对母牛繁殖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与讨论,才能实现母牛生产力的提高。文章通过对母牛繁殖力的饲养管理措施讨论,提供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技术方法。1种公牛和母牛的选择为了提高母牛繁殖力,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种公牛要求体格结实、块头匀称、四肢健壮且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凉州区黄牛养殖现状,从母牛合理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的应用、保证牛的正常繁殖力、促进发情、狠抓复配及治疗繁殖疾病等方面叙述,综合分析了提高黄牛繁殖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牦牛理论上具备1a1胎的繁殖潜力,但草场退化,草畜不平衡,加之母牦牛哺乳犊牛,部分牦牛乳用于牧民生产生活,使母牛营养不足,产犊当年不发情,一般为2a1胎或3a2胎,母牛繁殖力低下。同期发情是提高母牦牛繁殖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期发情可将母牛群的发情期调整到一定时间内同时发生,便于进行人工授精,使犊牛在同一段时间出生,有利于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同期发情技术配合牦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牛的繁殖力,使母牛的繁殖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研究牦牛同期发情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提高母牛受胎率,应在维持动物正常繁殖力的基础上,采用更先进有效的综合配套措施,深入开发其潜在的繁殖力.提高母牛受胎率一般应围绕公牛、母牛和繁殖技术等方面,采取各种描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牛业迅速发展,母牛繁殖力的高低越来越受到养殖户重视。母牛是养殖生产的基础,在集约化养牛条件下,提高母牛繁殖力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前提,影响母牛繁殖力高低的指标主要包括发情率、准胎率、犊牛成活率,母牛繁殖障碍。母牛繁殖障碍是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母牛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牛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牛群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胚胎移植是一项动物细胞工程的实用技术,这项技术是将1头良种母畜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生殖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胚胎在其体内继续发育至胎儿出生,胚胎移植实际上就是产生胚胎的供体和养育胚胎的受体分工合作共同繁殖后代。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提高母牛的繁殖力,缩短家畜的改良周期,加  相似文献   

9.
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对牛而言,繁殖力体现在性成熟、发情排卵、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泌乳等生殖活动的机能。繁殖力高,表示这些机能强,下面笔者将影响牛繁殖力的疾病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加强繁殖管理1、适时配种青年母牛在配种前要密切观察其初次发情的时间,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备配种时参考。一般而言,育成母牛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基本达到体成熟,可以进行初  相似文献   

10.
<正>1、选优淘劣,提高繁殖力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要严格进行选育。选择外貌特征良好、健康,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好,发情症状明显,第1情期受胎率高、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短、流产率低、分娩率高等繁殖成绩良好的优质母牛。淘汰体型小、母性差、有恶习、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发情症状不明显,连续返情3次以上,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成绩差的劣质牛。通过改良和选优淘劣,逐步建立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牛群。加强饲养管理,抓好母牛的膘情,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  相似文献   

11.
<正>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对牛而言,繁殖力体现在性成熟、发情排卵、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泌乳等生殖活动的机能。繁殖力高,表示这些机能强,下面笔者将影响牛繁殖力的疾病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加强繁殖管理1.1适时配种青年母牛在配种前要密切观察其初次发情的时间,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备配种时参考。一般而言,育成母牛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基本达到体成熟,可以进行初配。如果配种过  相似文献   

12.
肉牛养殖生产中,提高母牛繁殖力是增加肉牛数量和提高肉牛质量中的重要一环。利用肉牛繁殖技术,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是肉牛生产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饲养母牛是为了繁殖优质的犊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保障生产效益的关键。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营养因素、疾病因素以及人工授精技术等方面等,现就以上因素阐述应对技术,以期为母牛养殖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文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羊繁殖力是指山羊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繁殖后代的能力。山羊的繁殖力的高低与饲养山羊的经济效益休戚相关。由于山羊的繁殖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及较长的妊娠期.而山羊的繁殖力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营养、遗传及外界环境条件等等。所以,在饲养山羊中,提高山羊群的繁殖力是提高饲养山羊的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繁殖母牛空怀期、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实施肉牛扩群增量、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动物繁殖力是指畜禽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繁育后代的能力,是畜牧生产的重要经济指标。这种能力受环境、营养、繁殖技术和方法以及自身生理状况等因素影响。对种畜禽来说,其繁殖力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只有全价的营养,良好舒适的环境,健康的生理状态,科学的饲养管理,准确的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或人工授精,加之胚胎移植、体外受精等现代繁殖技术手段都是保证和充分挖掘动物繁殖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的养殖业中,奶牛的生产水平直接受其繁殖力的影响,而奶牛的繁殖力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性、营养水平、疾病因素、繁殖技术、环境及管理等因素。随着现代育种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多种因素中,日粮的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变或改善奶牛的营养水平,对提高奶牛繁殖力、高产以及保障奶牛业稳定地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增加奶牛养殖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母牛可产奶,可生育后代,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母牛养殖行业中来,但是,在母牛繁殖过程中,疾病是一大威胁,一旦母牛发生疾病,就会给母牛自身以及幼牛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母牛繁殖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母牛繁殖疾病及其治疗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