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怀珠 《耕作与栽培》2009,(4):52-53,55
集约化烘烤作为全国未来烟叶烘烤的发展趋势,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把烟农从繁杂的烟叶烘烤中解放出来、减少烟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及风险、同时便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效益。集约化烘烤的基本体系包括对一定生态气候及栽培管理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素质的鲜烟叶的深入研究以及与一定素质的鲜烟叶配套的烘烤技术研究,烤房要满足和服务于烟叶的基本情况,满足烘烤工艺的具体落实,同时应加强对技术队伍的建设培养。对集约化烘烤的基本运作模式进行了基本构想,有“统一技术指导、烟农集中自主烘烤”、“统一技术指导、烟农互助烘烤”、“有偿服务、专业化烘烤模、“大户工程烘烤”、“股份制合作”及“种烤分离”等模式,不同的运作模式适合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烤烟烘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烘烤是烟叶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文针对我国烤烟烘烤技术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烘烤技术要实现精准控制,彰显特色烟叶的本质风格。要因地制宜实现烘烤环节的机械化。要重视节能降耗,使用清洁能源。统一烤房设备标准、完善技术规范,为现代烟草农业和专业化烘烤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170-174
为了实现烟叶烘烤环节减工降本,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代替煤炭作燃料,采用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对密集式烤房进行简单改造,与普通密集式烤房做烟叶烘烤对比试验。通过分别装烤同一生长地、同一品种、生长正常、叶片部位相同、成熟度基本一致的鲜烟叶进行烘烤对比,同时选择同一烘烤工艺;以烘烤时间、能耗成本、烟叶外观质量为研究指标,评价烟叶烘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生物质燃料热风炉供热烤房在烘烤管理时间上节省21.7 h,燃料成本比煤多出188.72元/烤,耗电成本节省了16.06元/烤,人工成本节省216元/烤,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3.01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77元/斤。智能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机供热点火简单,自动进燃料,燃烧完全彻底,省去了烘烤加煤、出渣等繁琐费力劳动,管理方便,易清理维护,一定程度上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在烘烤工厂或烤房群中的高效应用,设计生物质颗粒燃料集中供料系统,以期实现各烤房生物质颗粒燃料自动供给。结果表明,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供热进行烟叶烘烤,在烘烤过程中温湿度控制比较精准,烘烤工艺较易到位,有利于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和降低烟叶烘烤的能耗成本;设计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集中供料系统,能实现各烤房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自动供给,整个烘烤过程中无缺料现象;降低了烟叶烘烤操作用工,有利于烟叶烘烤的减工降本。  相似文献   

6.
“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对烤烟中上部 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烟叶各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使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K326’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的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初烤烟叶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下部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和中部适熟烟叶、过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烟叶的使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印江县2012年密集烤房散叶堆积装烟烘烤示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叶密集烤房改变了传统的装烟方式,简化了原有烤房的绑竿、上炕、下炕、解烟工序,具有用工投入减少、烟叶损失减少、能有效提高烘烤质量等各种优势.使烟农种烟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本文通过散叶堆积烘烤的用工量、烘烤用煤、用电量和烘烤质量(均价)与密集烤房常规挂竿烘烤对比.结果表明,散叶堆积烘烤比常规挂杆烘烤综合效益每kg干烟增加收入2.28元;2012年推广52座密集散叶堆积烘烤烟叶,推广面积86.67hm2,实际烘烤81炕,交售干烟叶88820.55kg,增加了烟农收入20.25万元;散叶堆积烘烤的烟叶不易弯曲;使用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散叶堆积烘烤的烟叶不易收张,上升式密集烤房烤出的烟叶要相对要收张些.  相似文献   

9.
研究硅钙钾镁肥对烟草根系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探讨硅钙钾镁肥在改良酸化土壤中的作用,为指导烟叶优质高效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以‘NC5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梯度(0、750、1500、2250 kg/hm2)处理,按植株各个不同器官进行系统取样,并测定植株农艺性状、根系形态、根系生理活性等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梯度范围内,硅钙钾镁肥的施用促进了烟草根系的发育和烟叶质量的提高,表现为根系形态更加优良,根系生理活性更强,烟草农艺性状明显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着硅钙钾镁肥用量的增加,各指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硅钙钾镁肥150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与不施用硅钙钾镁肥比,根系形态指标平均提高25.06%、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平均提高28.62%,叶片钾含量提高0.35个百分点、总植物碱降低0.35个百分点,产值增加3486.88元/hm2、均价提高1.23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个6.9百分点,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土壤具体pH进行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0.
烟叶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中温中湿、中温高湿3种不同烘烤工艺参数组合模式;烟叶不同部位,选用下部烟叶、中部烟叶、上部烟叶;烟叶不同成熟度档次,选用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测定烤前、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鲜烟叶的淀粉含量随部位的上升而增加,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对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欠佳;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淀粉较为充分地分解转化,极显著地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大幅度地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成熟度与部位、烘烤工艺与部位间的互作,均极显著或显著地影响着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供氮形态的处理,即N1(100%硝态氮)、N2(30%氨态氮+70%硝态氮)、N3(50%氨态氮+50%硝态氮)、N4(70%氨态氮+30%硝态氮)、N5(100%氨态氮),研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的烟叶水分、叶绿素、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变化规律,比较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65 kg/hm2条件下,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有不同影响。其中,30%氨态氮+70%硝态氮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失水速率接近其72 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烟叶失水均衡性好;其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失水速率协调同步,有良好的变黄特性;同时,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低,丙二醛积累少且缓慢,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烟叶耐烤性好。此外,30%氨态氮+70%硝态氮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可见,在粤北烟区,采用30%氨态氮+70%硝态氮的供氮形态可以获得优良的烟叶烘烤特性和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的研究燃气供能用于烟叶烘烤效果,比较燃气和燃煤2种不同供能方式对烤房温度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并对2个处理进行烘烤能耗分析。结果表明,较燃煤处理,燃气供能处理的烤房温度能迅速达到设置温度,在一定时间稳温性能优于燃煤处理,可缩短烘烤时间;燃气处理能减少干物质损失,有效的提高烟叶单叶重、均价和烟叶质量,降低淀粉含量,燃气处理的中、上部烟叶淀粉含量分别为燃煤处理的55.4%、70.7%,且能显著提高茄酮和β-大马酮香气成分含量。燃气处理节约了烘烤成本,中、上部烟叶干烟节约能耗成本分别为1.03 元/kg、0.95元/k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两炖一停”烘烤工艺烤烟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与常规烘烤变化的差异,设置常规烘烤(对照)和“两炖一停”烘烤2种烘烤方式,研究烘烤过程烟叶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2种烘烤方式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均呈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变化规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变黄期,第二个峰值出现在定色期,以第一个峰值的酶活性更高;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变黄期快速下降,定色期缓慢下降,干筋期变化不大,均以变黄期为蛋白质的主要降解时期,降解幅度均在80%以上。2种烘烤方式中“两炖一停”烘烤2个峰值的酶活性分别为208.5、199.26 U/mg,较对照高出19.46、30.63 U/mg,且峰值区间的酶活性平均值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出现也较对照晚;蛋白质降解以“两炖一停”烘烤的降解幅度更大,变黄期的降解幅度占总降解幅度的89.3%,较对照多8.5个百分点,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也更低。可见,采用“两炖一停”烘烤的方式可提高烟叶蛋白酶的活性及持续时间,从而更利于蛋白质降解,减少烤后烟叶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远红外散叶烤房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省工降本措施,设计了远红外散叶烤房并对其省工节能及烘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散叶烤房与常规燃煤挂竿烤烟方式相比,装烟密度提高2.3倍,极大地提高了烤房利用效率;降低了装卸烟和烘烤环节的用工,可节约劳动成本73.6%;避免了煤燃烧后粉尘、硫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低碳环保;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明显提高,上等烟比率提高了15.8%,中等烟率提高了10.7%,均价提高6.24%,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品吸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烟叶价值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在烟叶采收环节调整采收成熟度,在烘烤时采用定色期低速升温、高湿定色的烘烤工艺。研究表明:当上部叶充分成熟,叶色变黄,主脉泛白,茎叶角度在90°左右,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烘烤时间延长10 h以上,烘烤成本略有增加,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淀粉含量降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当顶叶过熟,叶色变黄泛白,到达枯尖焦边的程度,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均价较高,还原糖含量适中,淀粉含量5%左右,总氮含量适中,钾氯比适宜,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好。  相似文献   

16.
散叶堆积烘烤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散叶堆积烘烤与普通烤房烘烤的烤房建造成本、烟叶烘烤成本、烟叶经济性状和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烤房烘烤相比,散叶堆积烘烤的烤房较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烟叶烘烤成本降低,均价提高2.08~3.94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12.0%~23.4%,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0.3%~32.7%,桔黄色烟叶比例增加14.9%~34.4%,烘烤烟叶的外观明显提高,内在感官评吸质量基本一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硅钙镁磷钾肥在超级稻上施用效果,通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硅钙镁磷钾肥不同用量和习惯施肥磷钾减半(CF2)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磷钾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镁磷钾肥较习惯施肥能够有效提高超级稻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比习惯施肥(CF1)增产1.87%-0.65%,比习惯施肥磷钾减半(CF2)增产3.69%-12.63%,施用量1500 kg/hm2(T100)和1875 kg/hm2(T125)产量结果一致。施用硅钙镁磷钾肥通过提高每穗实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随硅钙镁磷钾肥施用量增加,水稻秸秆和籽粒磷、钾含量和吸收量不断增加。施用硅钙镁磷钾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p H,而对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影响。综合产量、磷钾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硅钙镁磷钾肥用量以1500 kg/hm2(T100)在超级稻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烤房中烟叶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密集烘烤中烟叶水分变化规律,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密集烘烤和普通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烤房、气流下降式烤房、普通烤房中烘烤的烟叶失水规律都是呈反S型;不同烤房、不同部位烟叶脱水速度不同。气流下降式烤房失水最慢,气流上升式烤房次之,普通烤房失水最快。同一烤房不同部位叶片失水速度,腰叶<上二棚叶<顶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硅钙镁磷钾肥在油菜上施用效果,于2013—2014年在安徽省通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硅钙镁磷钾肥不同用量与习惯施肥磷钾减半(CF2)配合施用对油菜产量、磷钾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镁磷钾肥较习惯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油菜产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比习惯施肥(CF1)增产4.0%~20.8%,比习惯施肥(CF1和CF2)磷钾减半(CF2)增产10.2%~28.0%。施用硅钙镁磷钾肥通过提高每荚粒数来增加油菜产量。油菜籽粒磷、钾含量和吸收量随硅钙镁磷钾肥施用量增加而不断增大,用量达到1500 kg/hm2(T100)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施用硅钙镁磷钾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p 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而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影响。硅钙镁磷钾肥合理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油菜产量、磷钾养分吸收和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硅钙镁磷钾肥用量以1500 kg/hm2(T100)在油菜上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成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叶片组织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的成熟度决定了其叶组织的结构,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组织结构烘烤后有较大的差异,为探明不同成熟烟叶在烘烤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对烤烟K236品种的中部初熟、适熟和过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进行快速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分析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下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宽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细胞间隙、海绵组织厚度和海绵细胞间隙的收缩以过熟烟叶过熟烟叶>适熟烟叶>初熟烟叶;在烟叶干燥收缩过程中以各组织的收缩以过熟烟叶较剧烈,适熟烟叶居中,初熟烟叶较平缓;无论是何种成熟的烟叶的上表皮细胞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栏细胞间隙的收缩率均高于下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宽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海绵细胞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