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藻"是现代植物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单独的大类,现代研究认为藻类植物包含十多个门。对于该类植物的历史,以及中国先民对其认识的历史却知之甚少。为了能够弄清楚这些植物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系统搜集整理在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与"藻"有关的植物名称及其特征,并利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尝试解读。研究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9个与"藻"相关的植物名称,研究后确定了7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最后解读了中国先民对于"藻"的认识,揭示出"藻"的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是中国先民关注这一类植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荠”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记载了很多与“荠”相关的植物名称,比如《诗经》、《周礼》等。为了确定这些植物名称的原植物,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明确历史上对这些植物在形态特征方面的描绘与记载,利用比较形态学的手段开展工作,并得出结论认为“荠”古今同名,学名是现代分类群中十字花科的荠,拉丁名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同时也确定了其他5 个与“荠”有关的植物名称的原植物学名。对“荠”及其相关植物的研究,从植物学的角度揭示出,“药食同源”是中国先民深入认识和利用该类植物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综合统一;对“荠”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人们主动认识植物学、运用植物学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中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姜”以及与“姜”有关植物的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姜”,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姜”的原植物为姜科姜属的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同时,整理出与“姜”有关的植物10种,涉及到名称12个,确定了其中8种植物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的考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今论古,对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姜”进行分类学研究,并认为尽管中国先民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植物分类学体系,但是对植物的认识依然非常清晰、明确,并确定中国先民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育“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葱”是中国现代餐饮行业常见的调味品与食材,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葱是何时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记载的葱共有哪些?这些问题,到目前依然未知。本项研究从2000年前的周朝相关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葱”,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植物形态学与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葱”有关的植物名称共24个,并确定了其中21个名称所对应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葱属植物的研究,首次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说明,早在1500年前的唐代,中国先民已经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到“葱”的“药食同源”现象;同时,该项研究也首次从植物学的角度,探讨了“葱”与“五荤三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的“韭”以及与“韭”有关植物的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特征,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开始,在历史典籍中整理出“韭”以及与“韭”有关的植物名称以及分类学特征。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植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确定“韭”的原植物是百合科葱属的韭,学名是Alliumtuberosum Rottl。同时,整理出与“韭”有关的植物名称16 个,确定了4 种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韭”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的考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今论古,对历史典籍中记载的“韭”进行分类学研究,认为“韭”类植物在中国先民的生活中,具有祭祀用品和植物性食材2 种功用。这2 种功用在距今2000 多年前已经被中国先民确定。这2 种功用的植物学基础是“韭”类植物自身的物候学特点,以及在这类植物中含有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6.
玉簪花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观赏植物,同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为研究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玉簪”以及与“玉簪”有关的植物的原植物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地位,通过整理在历史典籍中出现的“玉簪”,以及与该名称相关的植物的原始记载、原始插图等各种信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确定“玉簪”的原植物为百合科玉簪属的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对“玉簪”原始资料的整理,揭示尽管中国先民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植物分类体系,但是依然准确而清晰地记述了不少重要的植物分类学信息。同时,根据“玉簪”的“傅面助妆”的记载,整理出中国古代妆容中主要饰品胭脂的植物性原料,结合先民对“玉簪”的认识,揭示出“玉簪”原植物本身的植物学特点,是该种植物为人类选择使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苋”是现代中国人习见的野菜种类。目前对“苋”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宏观与微观,涵盖了“苋”类植物的种质资源、种子特性、植株的生理学特性、光合特性以及医药功能和药理的研究等。但是,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对“苋”这一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历史典籍中与“苋”有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与“苋”这一名称有关的植物开展分类学的研究工作,厘定原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发现,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与“苋”有关的植物名称有17个,在对这些名称所代表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比后发现,这些名称可以归并入3 个科中,分别是苋科、马齿苋科和大戟科。被放置在苋科的植物包括苋属的白苋与红苋、牛膝属植物和青葙属的鸡冠花;马齿苋科的植物为马齿苋属的马齿苋;大戟科的植物为铁苋菜属。研究表明,早在汉代时期,中国先民已经认识到了“苋”类植物的食用功能;中国人明确地将马齿苋确定为单独类群的时间,比欧洲早800年。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普遍的内生菌根真菌,能够与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菌根。大量的研究表明,AM真菌能够通过诱导植物体产生一些防御性蛋白,并且提高植物叶片及根系的抗氧化酶活力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抗病性,与此同时也能促进植株生长,调节菌根根际土壤的理化环境和营养环境。为了系统了解AM真菌在农业生产上提高植物抗病性、抗逆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M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促使植物产生防御性蛋白[如可溶性蛋白、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PR-蛋白)]的机理及其提高防御酶活性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别概述了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和自然生长三种环境下,植物体的相关防御性蛋白和防御性酶活力受AM真菌的影响状况。最后指出AM真菌-根系共生蛋白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与植物品种和种子有关的国际组织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良 《种子科技》2000,18(5):276-278
该文对植物品种保护、种子检验及种子贸易有关的国际组织,从历史发展、组织机构、主要宗旨及其在国际种子贸易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了系统介绍,以便我国种子工作者熟悉与自己相关的国际组织,并能与之迅速取得联系。其中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在植物品种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及实施步骤,以保障育种者在国际上的合法权益,提供“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定指南”;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寒相关功能与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7):141-147
低温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冷凉地区。近年来随着抗寒基因工程的发展,有关植物抗寒性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从抗寒相关的功能基因和调控基因两方面入手,归纳了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植物的抗寒相关功能基因(冷诱导基因、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和抗氧化酶基因等)和调控基因(AP2/EREBP、NAC、MYB、WRKY和bZIP转录因子)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利用植物抗寒相关基因提供参考,为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植物抗寒育种提供依据,期望随着研究的深入能够培育出多抗寒性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植物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人工湿地设计与施工时更好地确定植物类型,在分析中国目前人工湿地植物的主要应用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类型、湿生类型、陆生类型的人工湿地植物分类新方法。同时,对人工湿地不同植物品种和不同季节的去污效果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分析出人工湿地植物研究存在着应用的植物种类少、景观价值低、受环境影响大、二次污染、植物净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了解的5个主要问题,并提出研究发展的3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Competition for water generates a classic aspect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e ‘race for fish’, where crops must allocate more resource to acquisition of the limiting resource than is optimal for crop yield allocation. A pot experiment using a simple additive (target–neighbour) design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growth of three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when grown alone and in mixtures at three levels of water availability.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ere compared by observing patterns of growth, biomass allocation and below‐ground outcomes.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cultivars ‘HST’, ‘GY602’ and ‘LC8275’, target plant of each cultivar grown without neighbouring plants are referred to herein as control plant and one target plant of each cultivar sown surrounded either by same or another cultivar as intra‐ or inter‐cultivar competition. Competitive ability was assessed as the response ratio (lnRR) between the target plant surrounded by six other plants and the target plant in isol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r ‘HST’, released over a century ago, produced a higher biomass and grain yield than the more recently released cultivars ‘LC8275’ and ‘GY602’ when grown as isolated plants with sufficient water supply. However,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from neighbours led to target plant biomass and grain yield be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lative to controls in all three cultivars, particularly in ‘HST’. When subjected to intra‐cultivar competition, the two recently released cultivars ‘LC8275’ and ‘GY602’ had higher grain yield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for grain than ‘HST’ in all three water regimes. The landrace ‘HST’ had better and significantly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mas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root length and specific root length, whereas the recent and modern cultivars had much more water‐related species‐specific changes in root morphology and allocation patter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op traits that influence competitive ability, such as biomass allocation to roots and root plasticity in response to drought have changed in modern wheat cultivars because of breeding and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北方夏季生长的观果植物,增加北方地区观果植物种类,丰富该地区植物景观,以不同原产地的6种观果植物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梯度温度处理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夏季田间及高温胁迫形态学观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6种观果植物叶片的细胞伤害率增长速度均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形曲线;6种观果植物高温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蓝叶忍冬(62.31℃)>欧洲火棘(61.67℃)>紫珠(61.10℃)>海州常山(57.12℃)>吴茱萸(57.10℃)>刺梨(53.23℃);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电导率法测定基本一致,半致死温度可以作为其耐热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Being a toxic metalloid and group I carcinogen, Arsenic (As) poses a threat to plants, especially to crops which are consumed by human beings, and sooner or later results in hyper/hypopigmentation and skin cancer. It is a well‐known fact that South‐East Asia is suffering from groundwater As contamination, and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the contamination has been found also in Hungary, Mexico, Argentina, Australia, United States, etc. Thus, As contamin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As is toxic even at low concentration because it has no known function as nutrients. Arsenite (III) and arsenate (V) are the main phytoavailable forms of inorganic arsenic. Being analogous to phosphate, As(V) is transported by a phosphate‐cotransport system in plants, whereas As(III) is transported through ‘OsNIP2.1’ (member of aquaporin superfamily) in rice. Besides, ‘AsSe1’ (As‐accumulation gene), ‘AsTol’ (As‐tolerance gene) and ‘OsACR2.1’ (an arsenate reductase gene)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The production of phytochelatins (PCs), a metal‐binding thiol peptide, in response to As stress may hold a way of proper As tolerance in plants but still needs a thorough study. However, with the proper knowledge of arsenic speciation, transportation, accumulation, overexpression in crop plants may result in ways to develop arsenic tolerant transgenics.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更适合北京地区日光温室秋冬栽培的芹菜品种,通过对2 个芹菜传统栽培品种(‘皇后’和‘奥尔良’)以及2 个新杂交品种(‘芹杂145’和‘芹杂147’)进行秋冬日光温室栽培评比。在其采收的前、中、后期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并且对其后期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芹杂145’和‘芹杂147’在产量和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芹杂145’和‘芹杂147’可以作为新的替代品种,在北京日光温室秋冬茬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