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宋法棠在泰安市召开的农村“四通”现场会上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肥城市委、市政府在农村搞“四通”一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肥城市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实现了村村通水、通电、通柏油路、通程控电话。日前,泰安市在肥城市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农村“四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1997年,我省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工作力度,部署实施了财政支持“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双增工程试点工作,确立了肥城、莒南、乐陵、安丘、莱州和文登等六个县(市)为试点县(市)。财政每年给每个试点县(市)安排资金1000万元,时间截止到2001年。其目标是到2001年,这六个试点县(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各县(市)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截至目前,双增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且也加快了试点县(市)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步伐。1999年,六个试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3200元以上。直接来自农业的五项税收将达到3.8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山东省农业厅、环保厅、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肥城市人民政府、泰安市农业局与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肥城)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将于5月16日-17日在中国有机蔬菜第一市——山东省肥城市举办。  相似文献   

4.
肥城市地处泰山西麓 ,总面积1277 3平方公里 ,95万人口 ,耕地面积120万亩 ,辖17个乡镇(办事处)、607个行政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明星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 ,同时 ,也是全国“绿色证书工程”试点县、全国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佛桃之乡、山东省“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1999年肥城市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确定为“全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以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为契机 ,立足实际 ,抢抓机遇 ,加大措施 ,在加…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肥城市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明星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同时,也是全国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全国绿色证书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佛桃之乡、山东省“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近年来,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肥城市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带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农业持续增长的突破口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的提高。一、坚持高点起步,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改变过去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市农…  相似文献   

6.
速览     
甘肃省交通扶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4月2日在甘肃礼县召开,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三年建设大会战,确保2017年全面完成交通扶贫攻坚任务,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班车”的目标。全省已安排建制村通畅工程13192公里,到年底实现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7个省级试点县、2个部级试点县率先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同时,建成乡镇客运站点100个、行政村停靠点1500个,实现98%的乡镇有客运站、90%的行政村有班车停靠点。2016年,拟安排建制村通畅工程14820公里,实现全省90%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庆阳革命老区所有县区和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1市8县示范市县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班车。  相似文献   

7.
甘肃     
<正>甘肃开展建制村通畅工程甘肃省交通扶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4月2日在甘肃礼县召开,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三年建设大会战,确保2017年全面完成交通扶贫攻坚任务,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班车”的目标。全省已安排建制村通畅工程13192公里,到年底实现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其中7个省级试点县、2个部级试点县率先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财政支持乡镇“双增工程”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山东省财政在县级“双增工程”试点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各地要按照全省财政支持乡镇“双增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把乡镇“双增工程”落到实处,干出成绩。 一、县级“双增工程”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8年,针对当时山东省农民增收缓慢、财政增收困难的情况,山东省财政厅先后选择11个县(市、区)实施了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的“双增工程”。几年来,各试点县以“双增工程”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发展创收、创税、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县级财政收入的增  相似文献   

9.
<正> 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促进我省“125”工程更快开展,经省“125”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于1991年9月4—6日在舞阳县召开了是“河南省“125”科技兴农示范工程舞阳现场会”。全省“125”工程示范县、乡和带动的15个县(区)的代表,及省“125”办公室、省计经委、省农科院、漯河市政府,市“125”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共计135人参加会议。省“125”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农科院副院长蔺希昌,漯河市常务副市长程三昌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125”工程办公室主任杨锋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0.
肥城市新城办事处的农民从大年初一就开始移栽大棚西瓜苗,采取各种保护栽培方法使肥城市场上一年三季有当地西瓜。同时,模式化立体种植技术的推广使单纯的“小麦—玉米”、“玉米—小麦”的种植方式成为历史,一年四作四收、五作五收的种植模式使有限土地空间中的农产品产出率成倍增长。这是肥城市大力发展“时空”农业,向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空间要效益出现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1.
为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快向农业强市的跨越,肥城市实施了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的农业“双增”工程,1997年,该市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达到3625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56元,比上年增加274元。 肥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全国商品粮、优质小麦、瘦肉型猪、名特优产品肥城桃生产基地和粮食大县,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对其它各业优势比较明显,农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来自农业的税收相对比较稳定,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业财源潜力将被更大地挖掘出来。农业还能带动和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肥城市45%的工业产品市场在农村,纺织、造纸、食品等工业原料的90%、出口商品的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6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2.6万hm2,工程涉及21个市(州)、175个县(市、区)。在工作成绩的背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补助政策的制定、不同区域补助期限确定、任务分配搞地区平衡、“吃大锅饭”等。对如何确保生态优先,把退耕重点转移到>25°坡耕地上来,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思考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信息中心、漯河联通公司和漯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4年11月11日在市农业局联手,正式启动了“漯河市农业信息致富通工程”。实施“农业信息致富通工程”,旨在强力推进全市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信息落地入户,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该项工程充分利用市农业信息中心的信息网络平台优势、联通公  相似文献   

14.
王英  于延水 《山东农业》1999,(12):14-14
肥城市潮泉镇地处山区,山丘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85%,水资源相对缺乏,素有“肥城北大荒”之称。近几年来,潮泉镇始终把山区农业开发建设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来抓,立足山区优势,以“建设山上潮泉,发展观光林业”为目标,组织带领全镇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整山治水,大搞山区开发,挖掘出了山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农业走上  相似文献   

15.
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加快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步伐浙江省农业厅我省“绿证”试点工作始于1991年,率先在丽水、江山、鄞县、瑞安四县(市)开展,经四年多的实践,试点已遍及全省11个市(地),达20个县(市),占全省的1/4。其中,丽水、江山、鄞县、瑞安、金华...  相似文献   

16.
寿光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已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并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四化: 一、生产技术现代化 为加快农业的科技进步,全市以组织实施“双十百亿工程”和“种子产业化”工程为突破口,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劳动者科技素质提高到位。市、乡、村三级坚持常年开展科技培训,全面推行了“绿色证书”制度。到1998年底,全市共有3.7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3.2万农民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证书,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肥城市淀粉技术开发协会现已发展会员376个,遍布周围4个县、市(区),拥有淀粉生产企业100多个,年创纯利润100O多万元,连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农民技术研究会,仅该协会挂靠的肥城市湖屯镇西穆河村就有淀粉生产企业21处,每年2500多万公斤鲜地瓜往里“吞”,1600万公斤淀粉往外“吐”。协会带出了一个淀粉加工产业。 协会连万家 西穆河村地处半山区,土壤适合栽地瓜,加工淀粉是村里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去年,山东省肥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农村财务管理年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建规立制、村帐乡审、民主理财、张榜公布、考核验收、总结表彰等几个主要环节,狠抓了农村财务管理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收到了明显成效。 ——从管理的模式看,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肥城开展了农村财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绿色”壁垒,招远市在全市实施绿色证书、绿色食品、绿色通道“三绿”工程,努力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 一、立足于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工程。一是加强对“绿色证书”教育工作的领导。二是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设立“招远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市“绿色证书”教育工程。三是增加对农民“绿色证书”教育,并规定各镇(办、区)在市里扶持基础上,保证“绿色证书”教育经费,市镇(办、区)两级每年用于绿证教育的投入必须达到60万元以上。四是落实政策,调动农民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的积极性。五是突出培训工作重点,由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订培训计划,重点内容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山东省财政厅选择了6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农业大县,实施了以“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目标的“双增工程”试点工作。2001年,试点县扩大到11个。这是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实施的一项综合性、导向性的系统工程。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预期目的。2002年“双增工程”作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将在更大范围内深化发展,在全省实施“双增工程”示范乡镇建设。为此,本刊将陆续刊登宣传试点县的经验做法,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