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黄淮海棉区的睢宁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杂交棉制种源于1986年,历史久、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显著。以王集镇为中心的棉花杂交制种基地基本建成,杂交棉制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怎样才能保证杂交棉制种的成功,促其健康发展,笔者浅谈一些经验及看法。1杂交棉制种的收益1.1杂交棉毛子质量标准要求纯度大于96%,净度大于97%,水分小于12%,发芽率大于80%,残绒率小于9%。1.2合格杂交棉种的产量与效益本县杂交棉制种平均每公顷产杂交棉种子1500kg,产值近4.5万元,再加皮棉合计公顷产值5.4万元左右;而常规棉花生产平均公顷产值1.…  相似文献   

2.
豫东南地区从事棉花杂交制种始于1997年,由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周边2个村安排杂交制种5hm2,由于第1年技术不熟练等因素,最终成功制种面积为4 hm2,平均生产杂交种子产量2 100 kg/hm2,最高单产2 700 kg/hm2.制种成功的棉农获得90 000元/hm2以上的收入,是种普通棉花经济收入的4~6倍.1998年再安排棉花杂交制种66.7 hm2,制种成功率90%以上,且产量高,纯度好,棉农因收入高而制种积极性高.随着杂交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内棉花科研及种子经营单位陆续进行棉花杂交制种生产,2003~2007年规模化棉花杂交制种面积达2 000 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河南周口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棉区在全国的棉花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 ,常年种植面积 2 5万公顷 ,目前杂交棉 F1代利用种植面积只占整个棉产区的 15 %左右 ,而制约杂交棉迅速推广的限制因素是杂交制种费工、费时、产量低 ,制种成本高。所以 ,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荆门创世纪公司合作 ,在“中棉所 2 9”、“鄂杂棉 3号”、“KC970 4”等杂交棉组合的制种过程中 ,通过对杂交棉的人工制种技术进行不断探索和改进 ,摸索了一套适应江汉平原的杂交棉制种的高产栽培技术。1制种前期准备1.1制种地选择。制种基地首…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天门市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每公顷产皮棉1356.8kg,总产5.27万t、产值7.5亿元,主体品级2.5级左右,全市棉农售棉人均收入增加160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门植棉单产、总产、品质、效益最好的一年。1面积恢复性扩增全市今年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是1998年以来植棉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果、菜地改棉田750hm2,杂粮改棉田430hm2,水改棉田470hm2。2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是农民不惜高价选购良种。大部分棉农3月初就备足了种子。全市F1代种植面积3.05万hm2,占78.70%,较上年52.08%提高26.62个百分点。二是棉田施用优质化肥面积扩大。全市…  相似文献   

6.
李秀成 《中国棉花》2003,30(10):22-24
1棉花产业发展现状1 .1“九五”全省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 0 0 0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 3.5万 hm2 ,皮棉总产量 5 .75万吨 ,比 1 996年的 2 .0万 hm2 、2 .5 7万吨分别增长 74.2 3%和 1 2 3.74%。2 0 0 1年又有了大的发展 ,面积达到 5 .7万 hm2 ,总产达到 9.90万吨 ,比 2 0 0 0年分别增长 64.95 %和 72 .1 7% ,创历史最高水平。1 .2种棉效益增加2 0 0 1年 7个产棉大县棉花产值 (按现行价格计算 )达到 8.5 5亿元 (含棉子产值 1 .0 5亿元 ) ,占种植业产值的 2 7.5 8% ;棉区农民人均从棉花产业中获得纯收入 60 0多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五分…  相似文献   

7.
阿克苏是农业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基地。每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7万hm2、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大约需要粮食种子3.5万t、棉花种子1.2万t。所以必须高度认识.并下决心抓紧抓好良繁体系建设。规范种子生产。全面提高种子质量和供种水平.以促进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首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常年植棉面积在10khm2以上.近几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棉田产出率,大力推广棉田间套作优化模式,2006年试验、示范了棉花-大蒜 大白菜(萝卜)高效种植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一般产皮棉1 575kg/hm2;产青蒜22 500kg/hm2或产蒜台2 250kg/hm2、蒜头6 000kg/hm2;产大白菜或萝卜22 500kg/hm2以上,产值47 325元/hm2左右,比单植棉增效3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品种改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进步推动了湖南棉花生产的突飞猛进,通过实施杂交棉工程,开创了湖南省乃至长江流域棉区杂交育种的先河,在1997-1998年湖南省率先完成了杂交棉替代常规棉的第二次种子革命.1997-2009年在湖南及长江中下游7省棉区累计推广种植600万hm2,新增产值近200亿元,产业化水平得到了社会公认.湘杂棉之所以如此迅猛发展,除了湘杂棉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之外,还因为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研制了湘杂棉的几个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沅江市位于洞庭湖的西南端,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万hm2。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本市农技人员与棉农一起,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出西瓜-棉花一年二熟栽培模式。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6年达6000hm2,一般每公顷产西瓜3.75万kg,产值1.88万元,产皮棉2100~2250  相似文献   

11.
刘强 《中国棉花》2004,31(8):34-35
随着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棉花的杂种优势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优质一代杂交棉种子的开发生产 ,也逐渐被众多种子企业所重视 ,如何生产和推广一流的高质量杂交种子 ,确保棉花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 ,是当今杂交棉种子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中棉所 38杂交制种技术做了一些探索。1制种田选择要求土质肥沃 ,交通方便 ,排灌条件好 ,无病害和盐碱。集中连片 ,不能种植其它棉花品种或另类作物 ,周围与其它棉田间隔 5 0 m以上。增施基肥 ,保高产 ,每公顷增施优质土杂肥 45~ 75 m3 ,有机肥3.0万~ 4.5万 kg或腐熟饼肥 90 0~ 1 0…  相似文献   

12.
王光耀 《中国棉花》2010,37(5):30-30
河南邓州市是个植棉大市,辉煌时期年植棉面积超过4万hm2,全市平均皮棉单产超过每公顷1125kg。但由于种种原因,植棉面积一度下降到不足1万公顷,单产也一路下滑到每公顷不足750kg。近年来市场看好,政府又把棉花视为支柱产业,加上杂交棉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使植棉面积和单产都明显回升,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顾龙林 《中国棉花》2007,34(4):26-27
2006年对江苏大丰市主要棉田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调查,以筛选适合高效立体种植的作物、间套方式、组合、栽培技术等,为全市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的发展提供依据。1六种种植模式与综合经济效益1.1大麦/西瓜+棉花。大桥镇川南村253hm2,占该村棉花种植面积的85%。4m畦面,1.3m组合,前茬3行麦中间少种1行麦。西瓜3月下旬育苗,4月底—5月10日移栽,采用地膜+小弓棚,西瓜移栽在空幅中间,6月底前上市,小暑前大量上市,每公顷产西瓜3万kg,产值2.25万元;大麦4500kg,产值4500元;棉花产值1.65万元。三茬产值公顷4.35万元,净效益3.3万元。1.2雪里蕻/草莓+棉花。…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鹿邑县位于河南东部,属黄河流域冲积平原,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生长,是全国植棉百强县和优质棉基地县,自1997年开始进行杂交棉制种以来,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至2006年,全县落实杂交棉制种面积近1333hm2,其中麦套杂交制种棉面积1233hm2,占当年杂交制种棉总面积的92.5%。通过对几年来鹿邑县麦套杂交棉制种工作中的高、低产户进行全面对比,并走访多个制种点的农户后,笔者认为,影响黄河流域麦套杂交制种棉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希望能给该地区从事杂交棉制种工作的同仁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1影响因素由于杂交制种棉的种子发芽率受成熟…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90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2。全省每年杂交水稻需种量约1200万kg,基本以本省自制为主,省外调剂少量的新、特品种。多年来,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实行“省提、省繁、县制”的生产体制,狠抓繁、制种管理工作和种子经营、生产、销售的各个主要环节全面的质量控制,从而对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面积的稳定、产量的提高、特别是质量的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1提高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的方法1.1建好生产基地是保证质量的基础几年来,福建省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0.4~O·53万hm’左右。以制…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1,(5)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2010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3018万亩,产量达到141.3万吨,产值超过558.5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出口量达30.24万吨,金额7.84亿美元。在中央及地方  相似文献   

17.
郭自温 《中国棉花》2002,29(1):34-35
洋葱-西瓜-棉花一年3熟间作套种模式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提高棉田效益,使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南乐县示范推广种植66.8hm2,平均每公顷产洋葱6万公斤,西瓜5.25万公斤,皮棉1425kg,公顷产值6万元.较常规麦棉间作公顷产值增收3倍多.因此,2001年本县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达333.5 hm2.  相似文献   

18.
从前不久召开的 2 0 0 3年全国杂交玉米种供需形势分析会上获悉 ,根据 2 0 0 2年全国玉米种子的生产和库存情况 ,2 0 0 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生产情况 :据统计 ,2 0 0 2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为 4 0万hm2 左右 ,比上年增加 18万hm2 ,种子产量近 15亿kg ,比上年增加 7 9亿kg左右。供需分析 :2 0 0 2年所生产的种子 ,加上库存的 0 2亿kg种子 ,2 0 0 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应总量可达 15亿kg以上。预计 2 0 0 3年全国种植杂交玉米 2 133万hm2 ,种子需求总量为 7 7亿kg左右。现有杂交玉米种子在满足2 0 0 3年生产和储备所需后 ,将剩余 7亿kg…  相似文献   

19.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改良棉花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至2005年,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种已有53个,种植面积113万公顷,占全国棉田面积的22.3%.目前全国人工杂交棉制种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全国制种面积在0.7万公顷以上,形成了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三大制种集中区.  相似文献   

20.
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是优质高产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4667hm2,分布较为集中.近年引进中棉所29制种,已累计制种17.3hm2,生产中棉所29F1杂交种2.4万公斤,示范推广4000余公顷,新增产值600余万元.中棉所29制种及应用推广对稳定当地棉花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