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正值幼龄茶园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幼龄茶园管理上存在的修剪不科学、施肥不合理、乱用除草剂等问题,现就如何搞好幼龄茶园管理做如下介绍。(1)施肥。新栽的茶树不能使用高浓度复合肥,可施稀淡人畜粪,待茶树长出新根后,在茶行两边开沟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茶园除草、中耕、植保、施肥、采茶等管理成本在茶叶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茶树有一定高度而且行间距较小,茶园管理一直难以真正实现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较为落后,大型茶园管理机体积庞大、机动性欠佳、维护成本较高,小型茶园管理机动力不足、耕作深度不合格,设计符合丘陵山区茶园作业的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介绍机具的工作原理,对开沟部件、施肥机构、仿形陷深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开沟刀具的设计和工作过程,确定满足工作的结构要求及满足农艺要求的施肥覆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茶园施肥精度,本文以茶树水肥需求量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它由灌溉施肥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通过确定最佳的肥液混合比例,调节吸肥腔与进水腔的体积比,实现水和肥的精确配比。试验运行表明,该装置施肥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GPRS的茶园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园一般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所以对茶树的管理以及获悉茶树周围每天的生长环境便是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茶园环境参数的无线监测系统,能够监测茶园大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太阳能供电、单片机控制、A/D转换、数据采集与处理、GPRS无线传输5个模块。软件通过KEIL C51进行C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主要包括环境参数的采集与处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及利用TCP进行网络通讯。采用LabVIEW 8.20开发环境进行上位机监测中心人机界面设计,调用LabVIEW里的文件输入输出函数建立数据库,对茶园环境参数进行每日每月定时的储存与访问,以便对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茶树的起源地[1],茶树作为云贵高原的原生植物,对区域内自然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同时,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自然气候特征造就了贵州茶叶的优秀品质。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由于境内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茶园选址多建立在山地上。对于山地茶园,不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茶园水土流失、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茶园综合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建立山地生态复合栽培型茶园可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本文通过综述茶园复合栽培技术发展应用,立足毕节市山地生态茶园建设发展情况,提出建设毕节市山地生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的建议及对生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保无人机在茶园中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喷洒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具有节水节药、喷洒均匀、节省劳动力、更轻便易操作、防治效果好等优点,是茶园管理的必然趋势.茶树种植户必须把握植保无人机的固有优势与应用价值,构建全新的植保作业模式,高效率地完成授粉、农田信息采集、喷洒农药等各类作业.本文主要分析了苏州茶园标准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并指...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结合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往智能化节水灌溉方式发展。为实现茶树生长期需水预测和茶园精确灌溉自动控制,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茶园喷灌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建立的监测系统和执行装置两部分,对茶树不同生长期水分需要的土壤湿度、温度、盐分和气象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执行装置,实现茶园精量灌溉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可行,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且运行可靠,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阶段茶园管理的要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茶园管理机全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底盘.所提供的液压接口可安装深耕、中耕、施肥、喷药、修剪等机具.经过试验,该液压系统工作状况良好,性能稳定,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达到方便实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开放,茶叶产业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率仍处在较低水平。现阶段,需要加快茶产业关键技术革新,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现茶叶施肥的机械化。针对我国已有不同种类施肥机械的工艺结构,进行了调研,得出茶园施肥机械化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施肥机械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的茶园机械化施肥种植体系,在山区丘陵地区实现施肥机械化困难等。需要研制出适合本土茶园的施肥机械,进一步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政策,对茶叶施肥机械进行针对性研发,为茶园在机械化施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丘陵山地茶园机械化水平低、茶树修剪装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满足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迫切需求。【方法】课题组基于茶树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适应我国广西地区丘陵山地茶园作业的悬挂式茶树修剪装备,阐述了该修剪装备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悬挂式茶树修剪装备的相关参数和关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开展田间试验验证了该装备的作业效果。【结果】悬挂式茶树修剪装备修剪时间仅为2.13 min,修剪效率达到1 690.14 m2/h,漏剪率为0.85%、撕裂率为1.27%,其漏剪率、撕裂率均在标准范围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结论】采用水平修剪刀组和竖直修剪刀组进行茶树顶端、侧边修剪时的修剪效果更好;采用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的组合式传动,能够提高装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修剪装备整体结构紧凑,作业效率高,操控灵活,可以满足广西地区丘陵山地茶园茶树的修剪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中国的特产,拥有悠久的文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欢的饮品。当前,茶叶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生产茶叶的主要手段。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茶园机械化生产中的园地准备、园地开垦、茶树良种选择、茶苗种植、茶树修剪、茶园耕作、茶园施肥、茶叶采摘、茶园植保、茶园灾害防控各项环节提供生产技术建议,充分保障茶园机械化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立足四川茶园,深入村、镇调研四川茶园管理方式、管理栽培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现有茶园管理机械等,分析了四川茶园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四川茶园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茶叶的产量、品质,均有赖于茶园的气候生态环境。2000年以来,张庙茶场、高庙茶场等茶园在茶叶生产上,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采用“乔—灌—草”立体复合栽培方式,使生态气候条件得以改善,促使茶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了有利于茶树生育的气候生态环境,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茶树一般生长在丘陵山区,但丘陵地区的地理位置较平地来说难以适应机械设备的工作,为提高茶园的实际工作效率,就茶园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详细阐述目前茶园种植中机械化的使用现状和常用机械使用方法,旨在提高茶叶种植效率,解放茶园劳动力,促进其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动能静电喷雾器在茶园中试验,对其喷幅、射程、喷雾量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药液在茶树上的沉积分布特征。试验研究表明:喷洒药液在绿茶上的沉积分布比例相对较高;茶树上部承接药液能力最强;新型机具喷洒均匀、穿透性好,能够正、反面均匀受药,有效改善作物中下部药液沉积量。  相似文献   

17.
茶树耗水较大、需肥较大,易旱茶区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导致传统施肥肥料利用率低.随着农业节水技术的普及,以滴灌和微喷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逐步应用到茶园,茶树水溶性肥料的筛选及配套施肥策略的研究成为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为此,通过分析茶树水溶性肥料产品现状和专利申请现状,发现茶树水溶性肥料以叶面肥为主,用于灌溉施肥的水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茶园分布式灌溉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茶树需水信息准确检测和茶园精量灌溉自动控制,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茶园分布式灌溉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及软、硬件实现方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茶园内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两种适用于不同规模茶园的分布式灌溉控制方案,设计了由模糊控制器和最优化控制器组成的分层灌溉控制器,使得系统可在满足一定性能指标前提下,实现茶园精量灌溉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可行,特别适用于大型农田、果园、苗圃等区域的精量灌溉.  相似文献   

19.
茶树在轻度霜冻情况下,不一定会形成霜害,只有当霜冻发生,茶树所承受的低温超过其所处生育期的抗寒极值时,才会发生霜冻害。茶园用机械防除霜害,比传统烟熏、覆盖、喷水等农业措施省工、省时、自动化程度高,是一次性投人多年收效的物理防霜措施,除霜效果已在近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特别是2013年,在防除连续5次霜冻的过程中,为茶农增收、茶园增效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茶产业是宜宾市重要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本文通过对宜宾茶叶立地区域的地形地貌及茶园目前的机械化作业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出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茶园宜机化建设、机械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以提高茶园作业水平和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构建茶园管理现代技术体系,推动茶产业前端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