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玉米是沧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600万亩左右,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方式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近几年来,沧州市夏玉米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苗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顶腐病、玉米茎基腐病和玉米青枯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蓟马、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虫害。根据近年来夏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以下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粗缩病、锈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3.
安徽玉米病害田间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2008~2009年,对安徽省玉米病害调查采样,分离培养,鉴定,病毒病害采用提取病叶粗汁液通过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形态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结果表明,安徽省玉米种植区发生的玉米病害有10几种.主要病害是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褐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真菌茎腐病、玉米瘤黑粉病等病害.纵观近10年病害发生情况,粗缩病已成为安徽省的主要病害,褐斑病、南方锈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玉米田的病虫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属鞭毛菌亚门集壶菌属)性病害,我省及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品种、种植结构和气候变化,玉米褐斑病正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一种主要病害。今年进入七月份以来,据我站在刘营、张虎庄、赵王固等实地调查,今年玉米褐斑病发生偏重。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病害偏轻,土壤贫瘠地块发生偏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上玉米种植品种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褐斑病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2014年馆陶县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情况,详细叙述了玉米褐斑病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400多万亩,玉米病虫害常年发生总面积2000多万亩次。玉米田常发生的害虫主要有苗期害虫和玉米螟,主要病害有黑粉病、病毒病,不同年份个别品种发生褐斑病、大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农业生产水平、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影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青枯病、粗缩病、褐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玉米大小斑病、圆斑病等玉米叶部病害和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等病毒病以及玉米锈病、玉米青枯病、玉米茎腐病等玉米病害,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加强,防治意识的提高,近几年发生程度呈下降趋势,为害损失也逐年降低。但原有的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黑粉病和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实施大面积的玉米连年种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玉米产品耕作制度以及更换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玉米病害时有发生,玉米病害的危害呈现出了加重的趋势,发生了十分严重的病害威胁,主要包括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小斑病以及玉米大斑病等等,这些病害对于玉米产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农业水平的提升,玉米危害的发生已经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玉米自身生育期间恰巧赶上高温的季节,这一季节中的涝灾以及旱灾频频发生,往往会引起多种的玉米危害发生以及流行,最终导致十分严重的玉米减产现象,为农民造成了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对玉米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玉米上危害逐渐加重.特别是2008年玉米自6月下旬玉米出苗以来,降雨频繁并出现了高温、高湿天气,再加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单一,导致今年玉米褐斑病的严重发生、危害和流行,这种病害如果在玉米生长初期发病而不对其采取措施,最后就会造成玉米绝种;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玉米在天水市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玉米生长期主要病害如苗枯病、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小斑病、大斑病、圆斑病、病毒病、黑粉病和玉米虫害如玉米灯蛾、玉米螟、粘虫、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玉米在天水市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玉米生长期主要病害如苗枯病、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小斑病、大斑病、圆斑病、病毒病、黑粉病和玉米虫害如玉米灯蛾、玉米螟、粘虫、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新特点(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对虞城县夏玉米产量构成危害的病虫害主要有10种(类)。其中病害5种,包括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和玉米茎腐病等;虫害5种(类),包括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玉米螟、玉米苗期食叶害虫(黏虫、玉米螟、棉铃虫等)、玉米蚜虫和二点委夜蛾等。(二)病害重于虫害。表现在病  相似文献   

15.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植株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发病率及发生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玉米褐斑病的病害症状、流行特点、发生条件等,根据玉米的生长要求及病原菌生长环境,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降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发生的病虫害有二十种以上,主要的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粘虫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发展迅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一、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性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往年在望都是玉米病害中的次要病害,今年由于7月份以来降水频繁,连续阴天,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使玉米褐斑病发生流行,给我地区玉米造成不少损失,结合实际简单介绍玉米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生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于近几年玉米种植品种,种植结构和气候的变化,玉米褐斑病正逐渐上升为一种玉米主要病害。进入七月份后,由于降雨较多、温度升高,会导致该病在玉米田大面积流行。随着玉米生长发育和植株的增高,将大大增加防治难度,如不及时防治,势必对玉米产量形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石家庄市常年玉米种植400万亩左右,近几年每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50%060%,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的中后期病害,一般从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也可危害茎节和苞叶,  相似文献   

20.
<正>一、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