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前,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很多。除植酸酶外,大部分是复合酶制剂。饲用复合酶制剂中酶的种类和比例与动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以及日粮组成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使用酶制剂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应考虑动物所用日粮的组成由于不同日粮组成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需要饲用酶制剂中所合酶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以大麦、小麦、黑麦为主的日粮中,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ccharides,NSP),它能结合大量的水份,使消化道流体的粘度增加,降低消化道内源酶与营养使物质的作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  相似文献   

2.
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主要营养素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饲用酶制剂在畜牧生产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效果不一。一般来讲,酶制剂的使用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增重,降低料肉比,减少粪尿排出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和环保效应,且复合酶制剂效果好于单一酶,但有些试验得出的结果无效。酶制剂使用效果如何与其对生产条件的耐受能力、各种酶及载体的适宜配比、酶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贮存条件及时间以及对畜禽消化道环境的适应性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新近开发了纤维素酶和植酸酶,并经特殊工艺按一定比例配制了由该纤维素酶和植酸酶以及β-葡聚糖酶、酸性蛋白酶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饲养成本,促进动物生长发育。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商业植酸酶制剂逐渐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然而,由于现代饲料加工过程中工艺环节的复杂性,植酸酶制剂的应用效果与酶制剂本身的抗逆性密切相关。不  相似文献   

4.
木聚糖酶对肉中鸭生产性能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2日龄奥白星肉中鸭360只,研究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小麦酶制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成3组,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负对照)、小麦-豆粕型加木聚糖酶组(负对照+酶)和玉米-豆粕型饲粮组(正对照),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015%酶制剂组比小麦-豆粕型饲粮组日增重提高5.48%(P<0.05),同时,料肉比明显著降低(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8.72%,差异显著(P<0.05);与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处理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和增重饲料成本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在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小麦酶制剂)具有一定的生产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回顾目前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其来源的科学信息。饲料成本是家禽生产中最大的单笔支出,可占每羽家禽总生产成本的70%。家禽行业从业者已经将酶制剂认定为一种标准的日粮(尤其是小麦-大麦型基础日粮)成分。酶是一种由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可引发生化反应,而自身保持不变。家禽可自然生成酶来辅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但它们无法生成可以完全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酶来帮助它们消化。根据应用目的,饲用酶基本上分为可在数量上补充单胃动物内源性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酶和单胃动物自身无法分泌的酶(如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植酸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分子中的特定降解位点、pH、温度以及催化剂或抑制剂。细菌、真菌和酵母是家禽日粮中作为酶来源的微生物。在家禽饲料行业,过去几年中已经使用过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及其相关酶制剂、植酸酶、蛋白酶、脂肪酶和半乳糖苷酶等。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不仅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排泄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降低肠道食糜的黏度、提高宿主(或内源性)酶的功效、改变饲料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影响排泄物的特性、改善垫料质量、释放养分、提供磷、增加可利用能量以及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等。在日粮中添加酶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饲料原料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同一种谷物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水平也可能不同(例如,低β-葡聚糖大麦对高β-葡聚糖大麦)、所使用酶的作用范围和浓度、动物的类型(家禽比猪对酶制剂更加敏感)、动物的年龄(幼龄动物对酶的响应比大龄动物更好)、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情况以及家禽的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产业,在我国被广泛应用,而在酶制剂中添加黄芪等中草药,能显著增强动物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分析添加黄芪浸提液后饲用复合酶制剂中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酶活的变化,研究了黄芪成分对复合酶中3种主要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芪成分可明显抑制复合酶制剂中酸性蛋白酶酶活,显著增强纤维素酶和植酸酶酶活,并且这种作用随着酶制剂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对饲用酶制剂生产和应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酶制剂产品大部分是复合酶 ,只有植酸酶是单一酶。饲用复合酶由非内源酶和内源酶两大类组成。非内源酶包括木聚糖酶、β -葡聚糖酶、纤维素酶 (反刍动物除外 )、果胶酶、甘露聚糖酶等 ;内源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饲用复合酶中各种酶的种类和比例与动物日粮有关 ,不同日粮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此外也与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有关 ,不同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 ,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有所不同。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酶制剂 ,也需要动物营养学和…  相似文献   

8.
家禽日粮中外源饲用酶的使用正在成为克服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提高日粮消化率和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常态。本文概述了使用饲用酶的科学依据和目前饲用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添加饲用酶后的反应效果及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可变因素。虽然在添加饲用酶后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但也存在限制反应效果的生理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消化道内p H值和食糜停留时间。为克服这些限制因素,至少部分营养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饲料加工重建嗉囊和肌胃原有的功能,也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酶制剂。未来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将会减少很多生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杜懿婷 《饲料广角》2013,(15):43-46
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饲用酶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酶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近20多年来,由于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酶在动物饲养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纷纷研制并大量生产饲用酶制剂。1饲用酶的种类及作用目前,世界上研制使用的饲用酶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1.1消化酶这类酶动物体内能够合成并分泌到消化道中消化营养物质。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酶制剂强化内源酶作用。酶制剂结构和性质可能不同于内源酶,但功能却相同,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据众多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a—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制剂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  相似文献   

11.
家禽日粮中外源饲用酶的使用正在成为克服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提高日粮消化率和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常态。本文概述了使用饲用酶的科学依据和目前饲用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添加饲用酶后的反应效果及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可变因素。虽然在添加饲用酶后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但也存在限制反应效果的生理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消化道内p H值和食糜停留时间。为克服这些限制因素,至少部分营养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饲料加工重建嗉囊和肌胃原有的功能,也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酶制剂。未来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将会减少很多生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用酶制剂的真正发展和应用始于80年代,酶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1饲用酶制剂的使用使用酶制剂的目的是:消除抗营养因子,如NSP酶和植酸酶;补充动物内源酶,如蛋白酶和淀粉酶;使某些养分容易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扩大可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日粮风味,促进采食.几种常见饲用酶制剂见附表.  相似文献   

13.
尽管已经证明酶的使用可以带来很好的效益,但是动物日粮中酶制剂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关于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多以家禽为试验动物,但以猪(尤其是幼龄猪)为试验动物的研究也表明添加酶制剂有益。相信随着酶制剂发酵工业的发展,对动物肠道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酶制剂在动物健康方面会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尽管已经证明酶的使用可以带来很好的效益,但是动物日粮中酶制剂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关于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多以家禽为试验动物,但以猪(尤其是幼龄猪)为试验动物的研究也表明添加酶制剂有益。相信随着酶制剂发酵工业的发展,对动物肠道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酶制剂在动物健康方面会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酶营养当量     
尽管已经证明酶的使用可以带来很好的效益,但是动物日粮中酶制剂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关于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多以家禽为试验动物,但以猪(尤其是幼龄猪)为试验动物的研究也表明添加酶制剂有益。相信随着酶制剂发酵工业的发展,对动物肠道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酶制剂在动物健康方面会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是饲料中的一种绿色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饲用酶的作用受到广泛好评。为此,本文简述了选择饲用酶制剂需要考虑的因素:酶的种类和活性、动物因素;酶制剂的使用方法:直接添加、制粒后添加、用于饲料调制;酶制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酶活性的检测、注意存放条件、严格启封方法、避免酶制剂活性降低,以期使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和关注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1酶制剂自从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把酶制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合饲料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后,饲用酶制剂日益受到世界养殖业的重视。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以α-淀粉酶为代表的消化性酶和以木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为代表的非消化性酶。尤其是在去年小麦型日粮的普遍使用,酶制剂更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王继强在研究NSP酶制剂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时发现随着小麦基础日粮中NSP酶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8):18-22
试验选择一日龄的AA+肉仔鸡384只,按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设计两组4×2的全因子试验,NSP酶(0、50、100、150 mg/kg)和植酸酶(0、100 mg/kg)。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日增重;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肉鸡对钙、磷、灰分的利用,NSP酶不影响日粮中的钙、磷、灰分的利用率;饲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提高了粗蛋白利用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的利用率;在肉鸡日粮中添加NSP酶、植酸酶显著提高肉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的利用率,并且NSP酶和植酸酶对玉米-豆粕型的饲粮能量利用呈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粉料和颗粒料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实际饲粮配制中 ,如何将发挥酶制剂对消化率的改进反映在饲粮配方上 ,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Adams(1992)提出可为饲用复合酶赋予一定的表观能值 ,在饲粮中添加酶制剂相当于使饲粮能值提高。已有一些研究报道 ,饲用酶制剂的表观能值平均约500MJ/kg。1kg 酶制剂可提供约40kg玉米的能值 ,即1吨饲料中添加1kg酶制剂可使饲料能值提高0 5MJ/kg。但由于饲用复合酶中酶的种类、活性单位和生产工艺不同 ,饲粮类型不同 ,酶制剂的表观能值差异较大 ,对一种特定的酶制剂而言 ,其表观能值只有通过的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20.
饲用酶制剂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在猪日粮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应用的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是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这使饲料工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一般认为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以及可开辟新的饲料资源。Inborr(1989)揭示,在动物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目的,是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消化率,增加某一营养物质的生物学价值和减少动物排泄物造成的污染。从此,在单胃动物日粮中应用酶的研究大为加强。1 饲用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应用的影响因素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