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广东苦瓜主要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目前在广东推广种植的11个苦瓜品种,通过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和评价了这些品种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绿王子油瓜、巨宝二号、海南大肉苦瓜、丰绿苦瓜和华研2号5个品种对苦瓜枯萎病表现为抗病;油绿三号、海南厚肉苦瓜F1、农得利苦瓜3个品种对苦瓜枯萎病表现为中抗(耐病);而杂交大顶103、翠绿三号和碧丰苦瓜对苦瓜枯萎病则表现为感病。说明目前广东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苦瓜品种中绝大多数对枯萎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江门地区春季丝瓜品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问题,对新引进的丝瓜品种夏胜1号和绿源2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胜1号和绿源2号适宜本地栽培,产量比对照品种雅绿二号增产显著,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以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有棱丝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棱丝瓜品种雅绿二号春植进行6种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1 11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产值最高,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丝瓜是江门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筛选出适合江门种植和消费市场的优良丝瓜新品种,2007年春对夏绿3号等4个丝瓜新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夏绿3号、新万宝2号两个品种始花节位低,始收期早,抗性较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江门市春夏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2006年秋季广东省丝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丝瓜新品种美味高朋、翠丰、万宝和绿胜3号的总产量分别比对照种绿胜2号增产47.70%、32.90%、29.84%和16.87%,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万宝、美味高朋和翠丰等3个品种前期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48.14%、33.41%和24.04%,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绿胜3号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3.70%,增产达显著标准。感观品质鉴定绿胜3号为优,其他品种为良;理化品质,万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翠丰粗蛋白含量较高,万宝和翠丰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绿胜3号粗蛋白和万宝粗纤维含量均较低。枯萎病接种鉴定,绿胜3号和绿胜2号为中抗,翠丰为感病,万宝为高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美味高朋参加省复试;结合2006年春季初试结果,推荐万宝、翠丰和绿胜3号等申报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行推广黄瓜品种及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中国现行推广的204份黄瓜品种和54份国内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的人工接种鉴定。204份黄瓜栽培品种中,豫艺春优、绿剑金春、吉杂十八等18个品种对枯萎病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8.8%;5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5个品种中抗;4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27个品种高感。从54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份高抗枯萎病材料D0327,且该材料能够对枯萎病免疫。  相似文献   

7.
有棱丝瓜是南方特色的丝瓜类型,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丝瓜的经济性受外观品质、产量及熟期等因素影响显著。本研究以广州市销售的较大的28个丝瓜品种为材料,模拟大田生产种植条件,规范种植,从丰产性、外观商品性、早熟性和抗性等四个方面评价和排序,优选出华艺春晖2号丝瓜、绿胜3号丝瓜、雅绿6号丝瓜、美味可口肉丝瓜、夏胜4号丝瓜和夏胜5号丝瓜等6个品种,它们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优质和早熟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种植,通过扩大推广预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月29日公布了第29次品种审定结果。本次品审会,审定通过57个品种.登记5个品种。其中,水稻新品种(组合)33个,约占60%,再创近年品审新高;蔬菜品种大幅减少,仅有绿胜3号丝瓜、万宝丝瓜、翠丰丝瓜、东方神剑辣椒、盛丽辣椒、广椒6号等6个。专家建议,各地农民可根据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地组织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在钦州市表现较好的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对桂蕉9号、南天黄、中蕉9号等3个香蕉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抗枯萎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香蕉品种各具有优良特性,但综合各项指标来看,桂蕉9号和南天黄可作为抗病品种在钦州推广种植,其中桂蕉9号综合表现稍好于南天黄。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4,(10):34-34
<正>雅绿6号丝瓜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邮码510640,电话020-38469591)育成的早中熟优质有棱丝瓜一代杂种,2013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雅绿6号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早中熟。春植从播种至始收71天,秋植40天;春植连续采收期42天,秋植36天;春植全生育期113天,秋植76天。春季第一雌花着生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抗病亲本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了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5号等4份高抗/耐枯萎病、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在抗病性、生态适应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方面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江流域棉区这些材料高抗枯、黄萎病,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稍低于对照,纤维品质优于对照;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产量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加以利用,通过调整其栽培模式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10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枯、黄萎病圃对供试的10个新疆长绒棉品种(系)进行了抗枯、黄萎病鉴定,供试品种在苗期、花蕾期、吐絮期和剖秆检查的结果来看,在抗枯萎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对枯萎病免疫及高抗材料,其中耐病材料有1个,感病材料有8个,特别高感的材料有1个;在抗黄萎病鉴定中,也没发现对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其中高抗材料有8个,抗病材料有2个.  相似文献   

15.
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引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9个香蕉抗枯萎病新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假茎和叶片性状、果实商品质量和风味、抗逆性以及生产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科1号、粤科1号、中山抗黄1号田间表现中抗;抗枯1号田间表现抗病;抗枯5号3个品系、海贡和粉杂1号田间表现高抗;海贡或粉杂1号综性状优良,较适合在香蕉枯萎病病重区栽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香蕉套种黑皮冬瓜后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易感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1号为试验材料,在上一造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大于50%的蕉园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桂蕉9号套种黑皮冬瓜、桂蕉9号单作、桂蕉1号套种黑皮冬瓜和桂蕉1号单作4个处理,调查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香蕉和冬瓜采收后产量,检测冬瓜采收后蕉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差异。【结果】桂蕉9号套种黑皮冬瓜、桂蕉9号单作、桂蕉1号套种黑皮冬瓜和桂蕉1号单作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1.48%、14.44%、52.96%和70.00%。香蕉套种黑皮冬瓜后虽平均单株产量与单作香蕉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折合每公顷香蕉产量因枯萎病发病率的降低而有所增加。桂蕉9号和桂蕉1号套种黑皮冬瓜后土壤pH分别较单作该香蕉品种显著提高24.00%和19.45%(P<0.05,下同)、土壤电导率(EC)显著下降78.48%和72.55%、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升高72.92%和72.73%、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Chaol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套种黑皮冬瓜提高了土壤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套种黑皮冬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套种黑皮冬瓜的防病效果比感病品种更明显。【结论】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套种黑皮冬瓜可通过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电导率、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达到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目的。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套种黑皮冬瓜种植模式可在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棉花育种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50年来河北省先后开展抗枯萎病、抗黄萎病、优质中长绒棉、低酚、杂交种、适合短季栽培和转基因抗棉铃虫等类型的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了冀棉1号、冀棉7号、冀棉8号、冀棉10号、冀棉11号、冀棉18号、冀棉19号、冀棉22号、冀棉25号、石远321、冀668和SGK321等有影响的棉花品种,在远缘杂交育种、种质资源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及转基因后代选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品种更新,为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今后应在保持适纺中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优势的同时,加强适纺高支纱和中低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品种必须抗(耐)枯、黄萎病,抗棉铃虫,霜前花率高,增强稳产性和适应性,并重视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strodia Antifargal Protein,GAFP)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彩色棉品种新彩棉1号和新彩棉3号,转化后代经卡那霉素初筛、分子检测、农艺性状选择,培育出16个转基因新品系,对其在人工病圃进行田间黄、枯萎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转基因品系中LBS007、ZB5020等5个品系既抗黄萎病又抗枯萎病,为兼抗类型;其余11个品系均为抗黄萎病耐枯萎病类型.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枯黄萎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河北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84 9%的参试品种抗枯萎病 ,65 41 %的品种达抗枯耐黄水平 ,抗黄萎病的品种很少 ,双抗品种更少 ;年度间参试品种抗病性表现为抗枯萎病性达到较高水平后趋于稳定 ,不同类型品种有明显差异 ,杂交种优于常规品种 ,非抗虫棉好于转基因抗虫棉 ,低酚棉抗病性最差。  相似文献   

20.
西瓜枯萎病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幼苗主根中导管的分布,中央导管数目及其木质纤维壁的加厚程度,与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密切相关。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西瓜枯萎病的抗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与枯萎病抗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这可作为鉴定和筛选抗病性个体的生化指标。研究还发现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在某些特定氨基酸的含量上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