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具有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作为一种通信接口规范,它被广泛地应用于PC机和外围设备的通信系统中。设计了以AT89C52为MCU,基于USB芯片PDIUSBD12的温室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参数的测定,并设计开发了该接口芯片的固件程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主机应用程序。驱动程序采用WDM驱动程序模型,实现了USB设备的热插拔和访问操作。应用程序采用VC++ 6.0为开发环境,把USB设备当作文件来操作,实现了数据的批量传输,大大提高了传输速度。  相似文献   

2.
设施环境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环境监控过程中信息监测点和设备控制点分散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具有自组织跳转数据传输功能的通用性无线监控系统.以具有ZigBee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JN5121模块为核心,设计传感器输入接口和设备控制输出接口,研制实现现场信息的获取和设备控制的前端无线节点;以ARM9为核心扩展多种资源接口作为监控系统主机硬件,在Linux操作系统平台下使用MiniGUI编制监控功能和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对前端无线节点的统一协调指挥,完成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对设备的综合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可方便地应用于温室、大田、养殖等到各种场合的环境监控,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环境参数智能化监测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该系统运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通讯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的监测管理,特别是实现了CO2浓度的低成本测量。该系统由便携式温室环境参数测量仪、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及专家决策与咨询系统三部分构成。测量仪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环境参数的采集、存储、模糊处理等。PC机由RS232接口与测量仪通讯,以其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数据的显示、存储、查询、统计等。专家决策与咨询系统,给出不同时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环境参数,并且依据此最佳参数对实时测得数据进行模糊处理,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实现了温室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温室计算机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国内外温室种植业的实践经验表明,提高对温室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水平可充分发挥温室农业的高效性。温室计算机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基于对同一地区的多个温室进行群控管理的思想,由一台PC主机与多个微电脑控制装置组成的主从式分布结构,采用总线式RS-485通信网络和逐级验证的通信算法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实时读取和历史存储温室内环境参数值和报警信息来监测温室的运行情况,文章讨论的四段变温管理思想可依据专家的经验对温室内温度进行分段精确控制。经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可靠地自动采集数据。结论及构想给出了该系统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温室环境信息语音提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温室内测量数据的及时获取问题,研究了温室数据实时语音提示及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地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室环境信息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该系统采用MSC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控制保存在ISD系列语音芯片内的语音数据的输入及输出,同时给出了将数据信息按人的阅读习惯正确朗读出来的控制算法。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实时语音提示功能,并具有控制灵活,接口简单,扩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温室番茄生产实时在线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加强对温室环境监控的能力、提高温室番茄高产优质栽培的管理水平,研制开发出一种基于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在线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对温室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图表显示,而且能为用户提供实时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实际运行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但在相关知识库与数据库的完善、传感器的选型与制作等方面仍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作物推荐施肥系统中知识与数据紧密结合、模块固化的缺点,提出基于知识库思想的施肥决策系统实现方法,通过采用知识库作为区域实体事实数据与程序代码的接口,依托推理机实现施肥知识与系统的有机集成,解决施肥决策系统常面临的可扩展、可自定义等需求.该文对施肥知识库与数据实体的相互关系、施肥知识分类、表达、存储以及应用设计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应用该思想设计开发施肥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现实中的施肥决策过程,目前在实践中已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张猛  房俊龙  韩雨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5):171-176
针对当前国内温室群环境智能测控研究现状以及黑龙江省寒地日光温室建设实际,研发了一种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数个独立温室监控系统组成,各独立温室监控服务器将数据汇总至总服务器,由总服务器提供远程监控接入管理服务。各独立温室监控系统传感网部分基于ZigBee网络设计,通信模块采用TI公司新一代片上系统CC2530,ZigBee网络通过RS232-RJ45协议转换器接入局域网。软件算法设计参考了大系统理论,对温室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调控。通过日光温室实地试验,测试了ZigBee网络通讯稳定性,通讯丢包率控制在4.9%以内,远程监控系统稳定,满足了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远程监控技术、Web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本文初步设计实现了一个温室环境诊断与管理系统。通过实时远程监控技术自动获取的现场数据,并结合历史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农业专家经验与知识,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温室的环境进行诊断与综合评价,进而为调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温室生产的管理和自动化水平,针对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的国情,研究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等特点的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以具有USB接口的高性能EZ-USB单片机作为核心器件,以大存储容量的Flash存储器作为数据存储单元;同时为了降低价格减小体积采用串行A/D和键盘输入作为输入单元,为了操作方便采用液晶作为显示单元。采用VC编制了USB主机的驱动以及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了实际应用实例。该采集器具有性价比高、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使用等特点,适合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数据采集系统远程通信接口设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随着现代温室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和温室管理智能化要求的提高,温室测控系统实现远程通信,进而实现温室内生产与管理的一体化,是现代智能温室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RS-485总线结构的温室测控系统存在数据传输距离近,通信协议专用,可扩展性差等弊端,该文将TCP/IP协议作为一种嵌入式应用,采用8位普通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芯片相结合,设计开发了温室数据采集系统的远程通信接口;并详细论述了其软硬件设计方案,探讨了TCP/IP协议的裁剪策略;对温室数据采集系统的底层网络与Internet的集成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嵌入式Win CE平台上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的技术瓶颈问题——由于个人电脑和高级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平台差异性,嵌入式平台下的虚拟仪器开发存在着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高速通讯、跨平台链接库调用等技术难题,该文在ARM11平台和Win CE操作系统环境下,对CAN总线通讯和虚拟仪器触摸板模块(Lab VIEW touch panel module)进行了技术开发方法研究,介绍了嵌入式平台下CAN总线通讯机理及实现方法,开发了底层驱动和动态链接库,实现了嵌入式Win CE平台下CAN数据无缝链接交换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六行打包式棉花收获机为应用对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虚拟仪器智能监控系统,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垦区建设兵团农一师棉田进行了实地测试和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虚拟仪器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多个CAN节点间的数据通信,可以完成对棉花收获机的工作状态在线监控和故障报警。该文为虚拟仪器技术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法,对于大型智能机械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监控仪器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奶牛饲喂自动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开展奶牛精准饲喂及采食行为学研究,设计了一种集自动识别、饲喂、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奶牛饲喂自动机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械装置、电子识别系统、料槽称质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现场数据存贮及远程数据提取与分析系统等几部分。其中,机械装置包括料斗、支撑座、栏杆和阻挡单元等;电子识别系统包括阅读天线及料门启闭的气动装置;料槽称质量系统除支撑座外,还有嵌入的质量传感器及线路;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看门狗复位电路、读卡器电路、称质量数据采集电路、数据通信电路、数据收发器电路及外围驱动与稳压电路等。现场数据存贮电路接受来自各个饲喂系统的中央控制系统发送的采食行为数据,其主板结构与中央控制系统基本一致,预设可存贮记录数为14 000条,且采用堆栈数据存贮模式。远程PC端数据提取与分析系统实时管理采食行为数据,并提供多功能的数据挖掘分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对牛只低频RFID(134 kHz)电子耳标的识读率为100%,料及槽的计量范围为0.01~200 kg,最低称量精度10 g,实际称量相对误差≤0.15%,同时满足奶牛对最大采食量及精准饲喂对计量的需求。系统的采食行为试验表明,奶牛的日均采食次数、采食时间及采食量等采食行为均差异显著(P0.05),符合奶牛的采食行为特点。具体地,奶牛日均采食次数10~13次,日均采食时间5.38 h,而奶牛个体实际采食量与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模型预测的采食量有-4.76%~7.83%的偏差,可能是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及NRC模型的普适度造成的,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奶牛个体的精细化饲喂,为研究奶牛的采食行为特点提供了在线、智能化的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droid系统的温室异构网络环境监测智能网关开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实现温室环境监测中异构网络的统一管理,该文开发了以Exynos4412为核心处理器的智能网关,设计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网关应用软件。异构网络管理过程为:配置网关通信接口、数据采集单元、传感器数据流的字段描述等信息,建立基于XML的信息配置文件,数据接收线程根据配置文件描述与接收数据流逐字节段比对,实现传感器数值从数据流中定位、解析、数值转换得到监测参数实际值,并与监测参数ID组成键值关系,最终存储于SQLite数据库,提供接口给上层模块进行实时数据查询和历史数据查询。系统对Zigbee、RS-485、Wi-Fi3种异构网络进行了试验,14d的运行结果表明,智能网关实现了监测参数解析、存储和显示功能与配置信息描述实现了对应,满足温室环境监测异构网络的统一管理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进一步扩展异构网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区育种的收获机智能测产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目前,中国境内大部分育种单位产量测试主要采用人工抽检方式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测试数据的质量与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测产系统相距甚远。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设计研制了一种基于小区育种的收获机测产系统。该测产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下位机采用美国TI公司的MSP430单片机,通过粮食水分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GPS模块,获取收获机的产量、粮食水分含量、环境温湿度及GPS地理位置等信息。上位机采用能够运行MCGS组态软件的嵌入式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下上位机通过RS-232串口及Modbus协议实现通讯,完成数据的传输。该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地块号与产量相关数据的准确对应关系,并利用U盘实现海量数据的导入、导出等数据管理功能。并利用虚拟试验验证了该收获机测产系统方案正确和可行,并且可明显提高育种测产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用农业环境信息监控系统ReGA网关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农业智能化应用中具有良好技术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网关作为WSN连接外界应用系统的桥梁,在WSN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网关设备主要针对特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汇集与转发功能,很少具备监测区域信息组织管理能力。该文以设计通用农业环境信息监控系统架构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WinCE系统的可配置WSN网关体系结构(ReGA),在完成监测数据和控制指令转发的基础上,实现现场可视化设备和监测数据综合管理。ReGA的可配置体现在支持环境监测类型、监测节点属性动态配置,通过定义网关与上下层的交互协议,支持交互指令和封装参数的可配置,系统结构高内聚、低耦合。试验证明ReGA可靠性高,可灵活应用于农田、水产、林业、温室等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17.
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测控系统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编程关键技术。实现了包括振动频率、风速、风量、转速、温度、角度等多种参量的实时检测和加工设备关键部位的视频监视。控制参数包括电机转速、筛面振动频率、风速和风量等,实现了成套加工机组的工作流程自动控制功能。软件以虚拟仪器技术为核心,将先进的图形用户界面、动画仿真和视频监视等技术有机结合,设计了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