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 2002年10月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新农药技术交流会"上,参加2001~2002年大豆、花生、苜蓿田除草剂田间药效登记试验评价的品种共有30个,其中大豆田16个,花生田11个,苜蓿3个。现将情况分述如下: 一,大豆田 1.参加登记试验的新除草剂单剂咪唑喹啉酸为参加大豆田除草剂田间药效  相似文献   

2.
施田补是美国氰胺公司生产的一种苯胺类选择性除草剂,具有除草和调节植物生长双重功能,可防治棉花、大豆、蔬菜等多种作物田的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效果较好.为解决氟乐灵除草剂土壤残留带来的药害问题,筛选一种新的替代产品,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施田补330EC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的试验、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3.
氟乐灵除草剂,国外多家企业在我国登记商品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987年、1999年登记特福力48%乳油、特福力原药,意大利易比西公司1987年、1998年登记氟特力48%乳油、氟特力原药,以色列阿甘化学公司1998年登记氟利克48%乳油。制剂主要登记在大豆、棉花田内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  相似文献   

4.
<正>巴斯夫加拿大公司近日宣布,加拿大害虫防治管理局(PM-RA)已经批准其除草剂OPTILL(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登记用于大豆作物。种植抗草甘膦大豆的用户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除草剂选择以提升大豆产量。OPTILL是一种种植前使用的大豆除草剂,提供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快速灭杀和一流的残效防除作用。登记前的试验结  相似文献   

5.
自从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2009年种植比例达到77%。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现有生物安全评价知识,建立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是减少环境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对当前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生产、研发、效益、潜在风险及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概述,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规范黑龙江省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的消减技术,近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通知,就拟批准发布《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消减技术规程》等14项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消减技术规程》含有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分级标准、按土壤障碍分级进行处理、应用的肥料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防治农药污染制剂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消减技术。大豆除草剂土壤残留障碍消减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子处理。轻度、中度障碍土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国蔬菜及瓜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蔬菜播种面积2.45亿亩,蔬菜面积已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36亿亩的0.5%。蔬菜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列第4位,已大大超过大豆、油菜、棉花、花生等作物。由于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加,蔬菜田使用除草剂的面积、数量及除草剂品种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除草剂在蔬菜及瓜类田做除草剂登记试验的种类也比较多。2002年10月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新农药  相似文献   

8.
醚磺隆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引进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现诺华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稻田除草剂醚磺隆进行试验研究,于1996~1997年在五常、同江、宁安、尚志、鸡东等市县进行了20个点次的示范.结果证实,醚磺隆是活性高、杀草谱广、效果好、对水稻比较安全的除草剂.并从1998~1999年开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3,(8):66-67
农业部2013年获批进口的转基因农作物共包括3种大豆、两种玉米和两种棉花。3种大豆转基因特征分别为抗除草剂、抗虫和抗虫耐除草剂,获批时间为2013年6月6日。两种玉米的特征为耐旱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13,(7):39-39
近日从农业部了解到,截至目前,2013年获批进口的转基因农作物共包括三种大豆、两种玉米和两种棉花。三种大豆转基因特征分别为抗除草剂、抗虫和抗虫耐除草剂,获批时间为2013年6月6日。两种玉米的特征为耐旱和品质改良,两种棉花的特征为抗除草剂和抗虫。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几种化学药剂和除草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除草剂对合丰42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和化学药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产量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但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本试验得出合丰42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为微复药肥拌种(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几种化学药剂和除草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号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除草剂对合丰4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和化学药剂对高油大豆合丰42号产量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但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试验得出合丰42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为微复药肥拌种(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13.
大豆苗后除草剂和表面活性剂多元混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豆田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测定了 3种大豆苗后除草剂 (虎威、苯达松、精喹禾灵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BS)、渗透剂JFC 5元混用的最佳配比和互作关系。药剂间的互作关系分别采用回归系数t测验法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测定。两种方法对除草剂间的互作关系判别结果一致。其结果表明 ,虎威 苯达松对苘麻有增效作用 ,虎威 精喹禾灵对反枝苋有拮抗作用 ,其余为相加作用或独立作用。对除草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互作关系的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不一致。其原因是在不同剂量范围某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回归系数t测验表明的相互作用关系指的是整个试验剂量范围 ,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则能反映特定剂量内 (如最佳配比 )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后者测定表明 ,在最佳配比范围内ABS和JFC与 3种除草剂组合有增效作用。采用微分法求混用的最佳配比 ,某些值会超出了试验水平范围 ,而采用统计频数分析法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秋施除草剂与秋施肥、秋起垄同等重要,尤其是鸭跖草、野燕麦、苣荬菜、刺儿菜、问荆等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秋施除草剂是最有效的防除措施。要早动手,早准备,不失时机地抓好秋施除草剂。秋施除草剂是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的有效措施,比春季施药对大豆、玉米等安全,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5.
旱田除草剂药害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家兴 《作物杂志》2005,21(2):38-39
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从1967年的327万hm2 逐步上升到1998年的4000万hm2,现在每年约4300万hm2。山东省邹平县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也从1987年的002万hm2,上升到2004年的8万hm2。目前,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仍在不断扩大,除草剂品种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民对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除草剂应用技术比较高,药害情况屡见不鲜。本研究自1988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试验推广,掌握了部分旱田除草剂易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抗虫作物有抗虫棉,而抗除草剂作物在我国还没有应用与生……  相似文献   

16.
王洪武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82-184
摘要:选用10种除草剂组合对大豆品种合丰39 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除草剂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对合丰39号品质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不同处理均有增加大豆合丰39号脂肪的作用,增加幅度为0.14%-0.65%;只有处理A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增加了0.095%,其余处理蛋白质含量均降低;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存在差异,有正向效应的是处理H,较对照增6%。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 USDA 的国家农业统计社的最新调查资料,2002年美国大豆使用草甘膦处理的面积占80%。在去年调查的20个州中施用了约6000万磅(27000吨)除草剂,比2000年18个州中施用的4200万磅增加了43%,2000年有62%的大豆面积施用了草甘膦。不能直接与2001年的施用量作比较,因为去年仅调查了8个州。草甘膦在这些州的大豆面积施用比例为73%。2002年,在调查的20个州种植的7170万英亩(2900万公顷)大豆中。有99%施用了除草剂。调查面积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97%,与2000年调查的18个州所占比例相同。与2000年相比,除草  相似文献   

18.
异噁草松除草剂,国外企业于1993年、1998年、1999年在我国登记商品广灭灵48%服民油、防除大豆、甘蔗一年生杂草;广灭灵36%微囊悬浮剂,防除水稻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和大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国内企业1996年至2005年(登记号至2166号),全国12个省、区、市40家企业登记产品82个厂次(原药11个厂次,单剂26个厂次,复配制剂45个厂次)。  相似文献   

19.
<正>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办、广西农药检定管理所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召开。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组对20112012年开展的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进行了认真评议。本届会议评议了除草剂新有效成分、新混配制剂、新剂型和新使用范围产品共40个,涉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大豆专家的问卷调查和国外实地考察,比较了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生产体系和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体系中除草成本和生产效益的差异,测算了中国未来转基因大豆生产体系的增产增收前景。调研结果表明,在2006年全国大豆平均单产和2007年初价格水平下,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可比种植非转基因大豆降低生产成本945元/hm2(主要为除草用工费)、增产322·1kg/hm2、增收805·25元/hm2、增收节支合计1750·25元/hm2,生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