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间接血凝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其中Gill(1965)报道了用甲醛化红细胞间接血凝试验检查家兔和大白鼠血清中的伊氏锥虫抗体;Jatker等(1971)报道了骆驼伊氏锥虫间接血凝试验;Verma等(1977)报道了实验感染水牛犊和黄牛犊的间接血凝滴度。胡氏等(1979)报道了用丙酮醛—戊二醛双醛化红细胞间接血凝试验以诊断耕牛锥虫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笔者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试验,初步标化了各种反应要素,并对疫区耕畜血清,以补体结合反应作对照,检测了伊氏锥虫病抗体。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的伊氏锥虫病目前在诊断上有镜检法,动物接种法以及间接血凝等多种检查法、但通常仍是以临床症状、血常规观察、镜检虫体、动物接种及间接血凝法来进行综合判定。间接血凝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敏感快速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地使用。但此种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有时会出现漏检和误判现象。为了分析比较间接血凝法的可靠性,特将几种诊断方法的分析比较资料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材料和方法一、试验动物:1.受检牛:系新建县乐化乡、联圩乡的锥虫病疫区的耕牛,经间接血凝检出一个“+”号以上的阳性牛252头。2.小白鼠:本所动物房饲养的20—25克小白鼠252只。  相似文献   

3.
<正> 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牛的锥虫病,是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为了验证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牛锥虫病的特异性和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前应用于家畜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有镜检法、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胶乳凝集反应等。在免疫学诊断方法中有的设备要求较高,有的手续烦琐,难于在基层推广使用。我省是家畜伊氏锥虫病感染严重的疫区,开展对牛、马锥虫病的查治工作很有必要。为了选择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法,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反应和琼脂扩散  相似文献   

5.
贝尼尔治疗水牛伊氏锥虫病效果观察牛伊氏锥虫病是危害我区耕牛的血液原虫病之一,我们曾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查耕牛血清332份,阳性率10.24%(34/332)。应用贝尼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材料与方法1.病牛系自然发病病例,其临床表现符合伊氏锥虫病特征,部分...  相似文献   

6.
诊断锥虫病常用鲜血压片、动物接种、团集反应和间接血凝等方法。其中间接血凝法具有简易、快速和检出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使间接血凝反应进一步简便、快速、准确,适应大范围检疫的  相似文献   

7.
<正> 我县是牛伊氏锥虫病重点流行区。1981年采用小白鼠接种,首次发现牛伊氏锥虫。1983年又用小白鼠接种,送血样经省畜牧局寄生虫防治站鉴定,进一步确诊为牛伊氏锥虫。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一、查病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1984、1985两年中,我们采用血细胞间接凝集反应(简称间接血凝),并结合临床贫血、  相似文献   

8.
牛伊氏锥虫病是一种常发生在大型家畜中的传染病,对家畜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伤害。本文对牛伊氏锥虫病的概念、特征、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治对策做一介绍,希望能引导养殖者进行有效的防范,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从76年开始,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马鼻疽诊断的研究。采用鞣酸法将鼻疽抗原吸附在醛化血球上,先后对健康马、马来因马、鼻疽马(包括开放性鼻疽马和马来因点眼与补反均呈阳性的马)及人工感染马等762份血清中相应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补体结合反应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对家畜锥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10多种,但这些方法均有不足之处。为了选择一种在农村临床诊断和大面积普查中检出率高,假阳性低,材料来源广,反应快,易于操作,既经济又有实用性的最佳诊断方法,几年来,我市在检查家畜锥虫病的同时,将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方法作为比较,最后选择了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物理吸附、乳胶凝集反应、变态反应、化学交联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许多学者对间接血凝试验诊断锥虫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外对骆驼和牛的锥虫病做了人工感染和田间试验,而国内仅见渐江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1980年)和  相似文献   

12.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牛的血液中,且随着血液中伊氏锥虫繁殖的逐渐旺盛,大量的寄生虫会跟随血液的流动进入各大组织器官。本文针对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依据、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牛伊氏锥虫在牛体内时隐时现,出没无常,一般多用实验动物接种牛血的方法查病原。以往多用小剂量牛血注射小鼠来诊断,效果不太理想。以后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但操作复杂,且有交叉反应,农村不易推广。家兔则取材方便,我们自拟了本课题,进行摸索。  相似文献   

14.
经研究表明化学交联的锥虫胶乳试剂诊断家畜伊氏锥虫病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建立血清学方法和完成对家畜伊氏锥虫病早期诊断的观察以后,我们先后在江西、安徽等锥虫病流行区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证实胶乳凝集试验以其快速方便,检出率高而优于间接血凝和补体结合试验,具有疫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4头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水牛的抗体消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抗体最早出现的时间为感染后3~6d,第9d达到高峰.高峰时抗体滴度为1:1280~5120.纳加诺尔治疗后,抗体滴度缓慢下降,但有波动,治疗后86~101d全部转阴.由此表明,间接血凝试验用于检测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抗体,具有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牛、马、骆驼、驴等家畜血液、淋巴、骨髓、脾脏等组织中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在我市流行面较广,且有蔓延趋势,冬春四本病致死的牛较多,对耕牛危害严重。历来诊断本病的方法,常采用血液抹片染色法、全血压滴法、毛细管集虫法等查虫法进行诊断。这些诊断方法,虽有较大诊断价值,但在普查本病工作中,存在着花工多、费时长、器材损耗大,而检出率较低等缺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普查耕牛伊氏锥虫病的需要。为探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诊断牛伊氏锥虫病的方法,近年来,对血清免疫学诊断伊氏锥虫病的研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大面积普查耕牛锥虫病,方法简便,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时洗涤血凝滴定板比较困难,用毛刷洗涤一是费时,二是沉积的孔底部的血细胞很难洗净,经三年时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一种简易洗涤方法。介绍于后。先将脸盆或铁桶盛装2/3的清水,在血凝滴定板洗涤前,将需洗涤的血凝滴定板用手指  相似文献   

18.
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以下简称血凝反应)用于诊断弓形体病是由Jacobs及Lunae于1957年提出的,具有敏感、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的优点。我国江苏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于1978年首次应用弓形虫冻融裂解物致敏双醛或三醛固定的绵羊红细胞作血凝反应,检测动物弓形虫抗体;以后福建、广西、  相似文献   

19.
牛伊氏锥虫病是一种多发于黄牛和水牛等大型家畜的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牛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运动失调以及侵害造血器官等,进而使红细胞溶解,导致红细胞数减少而贫血,是严重威胁牛养殖产业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牛犊出现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家畜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技术沈杰(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家畜伊氏锥虫病严重危害我国畜牧业,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为此对该病报导了许多诊断方法,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较适用于农村大规模查病的先进技术,当推间接血凝试验和胶乳凝集试验,分别由浙江省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