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目前,已报道侵染苹果的病毒有30余种,其中大部分可在苹果的叶、果实和枝条上引起明显症状。另外,有些病毒在栽培品种上呈潜伏性感染,又称潜隐病毒。已经鉴定出我国苹果潜隐病毒有3种: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潜隐病毒由于其潜隐性,在栽培中不易被发现清除,我国苹果主要栽培区上述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感染株率达90%以上,每年使苹果减产约40%~73%。  相似文献   

2.
苹果无病毒栽培已成为世界果树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我国的苹果脱病毒技术及苹果无病毒苗繁育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但栽培工作进展较慢。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苹果无病毒苗木供不应求;二是部分果树生产者或生产部门对苹果无病毒栽培认识不足;三是各地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苹果无病毒栽培示范体系,没有产生最直观的生产效应。为此,笔者就了解到的有关国内外苹果无病毒树的栽培及优势反应简介如下: 1 在树体生长上的优势反应  相似文献   

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分离提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是影响苹果生产的主要潜隐病毒之一。目前在培育繁殖苹果无病毒苗木的工作中,普遍采用木本指示植物二重芽接法检测病毒,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时。因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病毒的分离提纯和抗血清制备工作,旨在为苹果潜隐病毒的大规模检测,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A蛋白酶联法检测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茎沟病毒(SGV)是苹果的两种主要潜隐病毒,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检测苹果潜隐病毒的传统方法是木本指示植物二重芽接鉴定法,但这种方法耗工费时。由于两种病毒不稳定和在苹果树中含量低,用经典的血清学方法不能直接检测苹果植株粗汁液中的病毒。近几年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快速、准确的RT-PCR检测方法,以感染苹果锈果类病毒的田间苹果枝条为试材,对苹果锈果类病毒RT-PCR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选择和优化,利用优化的检测体系对保定市曲阳县苹果园苗木及3~5年生母本树苹果锈果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检测,验证该体系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引物ASSVd QCxin3特异性最好,优化体系灵敏度达到能够检测3.75 ng新鲜样本中的病毒,可准确、灵敏检测苹果锈果类病毒田间样本;曲阳县苹果园48株苗木中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13株,带毒率为27.1%;18株母本树中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5株,带毒率为27.8%。  相似文献   

6.
苹果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目前已报道的苹果病毒有39种,中国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有17种。根据病毒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其中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C LSV)、苹果茎痘病毒(A SPV)、苹果茎沟病毒(A SG V),非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锈果病毒(A SSV)、苹果花叶病毒(A PM V)。苹果病毒侵染果树,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畸形、生长量减少、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严重时树体死亡。1苹果主要病毒的特性1.1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pple chlorotic leaf spotTrichovirus)曾被归为长线形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续前)5苹果脱病毒技术据调查,我国栽培苹果中3种主要潜隐型病毒的感染株率达60%~100%。树体本身没有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到目前又没有特效药剂或其他有效方法治愈苹果病毒病,实现苹果无病毒栽培的有效途径只有栽培无病毒苗木。而繁育无病毒苹果苗首先必需有无病毒砧木和品种的原种母树。当前,获得无病毒原种母树的有效方法是应用脱病毒技术脱除树体中的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世界上共发现30余种可侵染苹果的病毒,已经明确可给苹果造成危害的有16种。一旦感染病毒病,苹果树全身带有病毒,终生不愈,并且具有传染性。病毒不但破坏树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还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引起果树死亡,严重影响苹果优质高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苹果病毒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苹果病毒病根据危害特点可分显性病毒病和潜隐性病毒病。显性病毒病有花叶病、绿皱果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对苹果病毒,特别是对潜隐病毒研究较少,在育苗时不自觉地从带毒树上采取接穗,致使病毒不断扩散蔓延。据调查鉴定,我国目前的苹果主栽品种普通带有病毒,主要有显性的苹果锈果病毒、花叶病毒、绿皱果病毒;潜隐性的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茎痘病毒、茎沟槽病毒共六种。带毒树与无病毒树一般生长量减少16~36%,产量降低16.9~40%,氮肥需用量增加 30~40%,且果实品质下降。为尽快发展苹果无毒化栽培,保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纯正无病毒苹果苗木,1991年农业部与山东省联合建立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从脱毒检测、组培以及大田育…  相似文献   

10.
潜隐病毒对苹果树生长及结果影响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我国苹果苗木脱除病毒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1992年8月我所已有苹果无病毒品种59个,矮化砧木7个,计66个,并繁育了大量苹果无病毒苗木。但在果树生产中,无病毒苗木的应用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除了与繁育的无病毒苗木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有关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果树生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果树病毒及其相关病害问题愈来愈显得突出,除苹果锈果病、苹果花叶病和枣疯病外,新的病毒病类型陆续发现,如苹果小果病、苹果绿缩病、苹果扁枝病、苹果环斑病等.果树病毒正影响着果树生产和科研工作,但国内研究甚少,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因而,果树病毒研究便成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植物病毒研究进展很快,研究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有关资料需不断补充,方能适应科研和生产的要求.这里  相似文献   

12.
新疆杏树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检测与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英  牛建新 《园艺学报》2008,35(6):805-810
 在以往研究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基础上,以通过斑点杂交检测ASSVd为阳性的杏树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苹果锈果类病毒全长特异片段,通过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杏树苹果锈果类病毒基因组长为330nt,将克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登录,获得10条序列,登录号为:EU031487-EU031496。在此基础上,利用原位RT-PCR检测技术,进一步证明杏树叶片中有苹果锈果类病毒存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该研究证实苹果锈果类病毒也能侵染杏树,丰富了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寄主。  相似文献   

13.
苹果病毒病是危害苹果的一类重要病害,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树体感染病毒后很难根除。目前,防治苹果病毒病最根本的途径是培育无病毒繁殖材料,栽培无病毒苗木。本文对我国主要苹果病毒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苹果病毒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苹果产区主栽品种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在云南省3个产区都有发生,不同产区与品种发生有明显差异。应用ELISA与RT-PCR方法检测来自以上3个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带毒率,结果显示:苹果花叶病毒(ApM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与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分布普遍,在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产区均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沟病毒(ASGV)只在昭通、丽江产区检出;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与类病毒具有不同的检出率,苹果锈果类病毒检出品种最多,检出率也最高,苹果花叶病毒次之,苹果茎沟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别只在少数品种检出,检出率不高。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建立无病毒种苗检测体系、指导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苹果病毒病是危害苹果树体生长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世界上几乎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病毒的危害.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已报告的苹果病毒已达有39种之多.根据病毒对苹果的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两大类:①潜隐性病毒.  相似文献   

16.
3种苹果潜隐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 ASGV)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 ACLSV) 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 的多重RT-PCR方法。以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苹果‘望山红’组培苗为试材, 对影响多重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多重RT-PCR体系灵敏性测验显示, 最低能从RNA总量187.5 ng的样品中检测3种病毒的存在。多重RT-PCR产物的序列与报道的病毒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12个田间苹果样品的多重RT-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的结果一致, 初步证明了多重RT-PCR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一、苹果病毒的种类已知危害苹果的病毒有20余种,其中有些病毒猖獗一时,给苹果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失。大多数病毒呈慢性危害,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根据病毒侵染  相似文献   

18.
果树病毒病与脱毒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和类病毒对果树危害严重 ,已引起重视。据报道 ,世界上几乎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病毒的危害。截止 1 993年 ,世界各地已报告的苹果病毒有 3 9种 ,梨病毒有 2 3种 ,桃病毒 3 9种 ,杏病毒 1 9种 ,李病毒 2 8种 ,樱桃病毒 5 7种 ,葡萄病毒 43种 ,草莓病毒 2 5种 ,扁桃病毒 9种 ,共 2 82种之多。1 果树病毒类病害的种类1 .1 苹果的病毒病不同病毒对苹果的危害性不同 ,按其症状反应和危害特点 ,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两大类 :①潜隐性病毒。这类病毒一般在苹果的栽培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我国分布最广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国内外,苹果栽培品种和矮化砧木中普遍存在多种病毒,严重危害果树生产。培育推广苹果无病毒苗木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防治方法,而对潜隐病毒的快速鉴定检测又是此项工作的基础。目前,对苹果潜隐病毒的鉴定检测有3种方法:木本指示植物法是广泛采用的,但在田间检测需时长,温室检测虽可缩短时间,但仍需3-4种指示植物,存在用料多和工作量大等问题;草本指示植物法,因多种病毒难于分离提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血清学检测是快速、有效、准确的方法,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达到普遍应用阶段。本文参考VanZ.Siebert等(1981年)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提出利用杂种榅桲鉴定检测苹果潜隐病毒  相似文献   

20.
小金海棠高效脱毒检测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金海棠组培苗为试材,对其进行苹果潜隐病毒接种、脱毒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一种针对小金海棠的快速高效的脱毒检测体系。结果表明,恒温38℃处理20 d或变温38/22℃处理30 d并结合茎尖培养,对脱除小金海棠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效果较好。离体条件下,指示植物‘苏俄苹果’和‘弗琴尼苹果’不适合检测该两种病毒,而用PAS—ELISA法检测结果较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