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圃地如何施用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虫剂50%辛硫磷乳剂。该药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防治蚜虫、地老虎、蝼蛄、金龟子、刺蛾、尺蠖等害虫。使用方法有四种:(1)土壤处理:播种前每亩用药200g,加水50kg,均匀喷施后整地播种,或每亩用300g的药量混泥制成毒土,撒放于苗床土壤中;(2)拌种:播种时可用种子量0.1%的药液进行拌种;(3)毒铒:用1:1000倍的比例与米糠制成毒铒,于傍晚撒施苗地诱杀;(4)苗期可用1000倍液喷雾。3%呋喃丹颗粒剂。该药具有内吸、胃毒和触杀等作用,可防治地老虎、蝼蛄、金龟子幼虫、叶蝉、蚜虫、螨类和线虫等害虫。通常的用法是:每亩用药1kg,拌和干细土5~8kg,均匀…  相似文献   

2.
苗圃土壤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圃土壤播种或扦插前消毒,可消灭病菌,确保苗木安全。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混合后,再与12千克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在辽宁省国营新民市苗圃进行的防治美国白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 600倍液7d后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和触杀、胃毒、熏蒸性质,是新一代高效广谱环保杀虫剂,林间应用防治美国白蛾2~3龄幼虫时推荐稀释1 600倍。  相似文献   

4.
四氯乙烯磷酸酯是美国壳牌公司新近研制的一种选择性强的有机磷杀虫剂,商品名为加登纳,药效持续期长,可以通过触杀或胃毒发生效果,此剂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毒性很低。这种杀虫剂适合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鞘翅目的成、幼虫。在防治这类害虫时,药效胜过现有农药;尤其是用于防治地中海实蝇的成虫及大菜蝶幼虫药效更好。但此药对防治半翅目昆虫效果不太好,对地下害虫完全无效,因为这种药会在土壤内很快分解。由于加登纳对内食性昆虫及其它益虫无害,所以特别适合在化学与生物防治法中使用,以防治果园害虫。另外,还可以防治储粮害虫并作防蛾剂用。目前推广使用的杀虫剂类型有:50%和75%的可湿性粉剂、24%的乳油和5%的颗粒  相似文献   

5.
选用具有强触杀、毒杀、胃毒功能的巨功作为防治药物,分别以200倍液(用量约40mL/667m^2)、400倍液(用量约20mL/667m^2)、600倍液(用量约13mL/667m^2)进行低容量喷雾防治东方蝼蛄,并与毒饵法、施放毒剂法和未施药处理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用巨功的400倍液(用量约20mL/667m^2)进行低容量均匀喷雾,较毒饵法省时、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空心莲子草,为苗圃地易发生的恶性杂草。为有效控制其蔓延危害,凤台县苗圃试验用草甘膦防除,取得较理想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为10%草甘膦水剂。设每亩用量为(A)1500ml;(B)1000ml;(C)750ml;(D)500ml;(E)350ml;(F)对照(喷清水)6个处理。小区面积为24m2,3次重复。每亩用药  相似文献   

7.
齐螨素又叫阿维菌素、爱福丁、除虫菌素、害极灭,是经发酵提取的抗生素类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作物有渗透作用,能有效防治对常用农药具抗性的植食类害虫,如红蜘蛛、潜叶蝇、木虱、瘿螨、小菜蛾、菜青虫等。该药对螨等害虫的致死速度较慢,但杀虫谱广,药...  相似文献   

8.
利用喷烟机使用2%阿维菌素油烟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了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成本、效果及污染情况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烟雾剂的杀虫效果都很好,害虫死亡率均达95%以上,但防治成本前者比后者低得多。但是,前者对人畜有较高的毒性,杀伤天敌,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后者属于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对环境无污染,不杀伤天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危害温室韭菜、蒜苗的根蛆主要是葱蝇,它是寡食性害虫,以危害韭菜、蒜和葱类为主.其防治方法是:1、在温室的韭菜、蒜苗生育期内,初期发现有根蛆危害,可用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用5%来福灵2000~2500倍液进行防治.无论用上述哪种农药都要均匀地喷到韭菜或  相似文献   

10.
据《农业知识》报道,最近,在防治林木害虫的武器中又增加了两种新武器——毒绳和毒浆。毒绳和毒浆展着性能及抗冲刷能力良好,高效低毒,触杀和击倒力强,防治松毛虫等害虫效果显著,与毒笔杀虫效果相当。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高山、远山林木害虫的防治。其配制和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林科所试验工厂生产的新型微生物农药白僵菌高孢粉系列产品制剂和 Bt 制剂,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强的胃毒与触杀作用,可广泛用于防治农、林、果蔬及经济作物害虫,具有不杀伤  相似文献   

12.
《林业实用技术》2006,(9):22-22
天牛净毒签对危害杨树、桉树、桤木、桑树等林果木的天牛幼虫及其它蛀干害虫具有胃毒、触杀、熏蒸等防治作用,具有有效期长、使用安全方便、价格便宜、节省用工等特点;插入毒签1~3d后,桑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幼虫的致死率在98%以上。2003年投放市场后,畅销北至内蒙古,南至广东等18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林业用户、林农欢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浸液饲喂法分别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EC)的触杀活性较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5.71 mg/L;1.8%阿维菌素EC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WP)的胃毒作用较强,2种药剂的LC50分别为15.30 mg/L和12.24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10%联苯菊酯EC对绿鳞象甲的触杀和胃毒活性均较差。田间防治显示,喷药后5 d,1.8%阿维菌素EC 1500和3000倍液对绿鳞象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46%和87.18%,20%啶虫脒WP 2000和4000倍液分别为91.59%和82.74%。推荐1.8%阿维菌素EC和20%啶虫脒WP用于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4.
桑树一代杂交苗在大搞 兴桑养蚕中具有省时、省工、投资少、见效快、苗木定植后成活率高等优点,很值得推广。现将杂交桑籽播种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 1.1 播种条件及时期:一代杂交桑籽在25~35℃发芽较好,最适宜温度为28~32℃。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最佳播种湿度。苗圃地土壤粘性不宜过大,以免种子缺氧,不易萌发。为了减少地下害虫,每亩可用0.5~1.0kg呋喃丹于播前进行土壤处理。春  相似文献   

15.
油葫芦是一种洞栖性根茎害虫,芒果幼苗常受其害。由于这种害虫隐蔽兼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因而常规防治效果不佳。笔者于1990年曾与新平县杨武镇林业重点户孙良合作,在他家受害严重的216亩芒果地自制米糠毒饵诱杀油葫芦,仅使用一次,诱杀率高达95.6%。做法如下: 一、配制毒饵选用饲料米糠,放锅内煎炒5—10分钟,略有香味时,取出趁势兑入鲜米汤适量、0.25%滴滴畏乳油和少许红糖拌搅调匀,制成一种豆渣状的泥丸备用。一般每亩用量是米糠1公斤、0.25%滴滴畏乳油10毫升和红糖5克。  相似文献   

16.
宜宾松香胶厂,利用松节油试产新农药—毒杀芬,为我省衣、林生产上防治害虫增添了新农药品种。毒杀芬是有机氯制剂之一种。对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作用。一九七三年七月,在璧山县东风林场应用该厂的50%毒杀芬乳油,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初步的药效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见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印楝素乳油进行了松毛虫、松小蠹的室内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 0 3%印楝素乳油 4 0 0倍“触杀 +胃毒”处理松毛虫 ,施药后 2 0天 ,防治效果达到 88 5 % ;用 0 3%印楝素乳油 10 0倍“触杀 +胃毒 +内吸”处理松小蠹 ,施药后 15天 ,防治效果达到 95 6 %。观察发现 ,施用印楝素后 ,使松毛虫 2龄幼虫产生较强的拒食作用 ,并能抑制其生理发育。  相似文献   

18.
二纹土潜(Gonocephalus bilineatum Walk。)是按树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每年5月为猖獗期。用桉叶或炒香的米糠100kg,拌50%甲胺磷乳油0.5kg,制成甲胺磷毒饵进行防治,10天后虫口减退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20.
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使用生物农药贝林克BT2000倍液、白僵菌1∶50(2.4亿孢子/克)雾剂、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药剂定向喷雾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7.8%;3种生物农药防治食叶害虫幼虫的死亡高峰出现在第7 d。生产上采用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可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