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结了2020年我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重点分析了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以及玉米大斑病、玉米锈病等近年发生为害明显的玉米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期为做好玉米病虫监测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7年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刘万才  姜玉英 《植物保护》2019,45(3):152-157
本文总结了2017年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重点分析了亚洲玉米螟、二点委夜蛾、黏虫、棉铃虫以及大斑病、南方锈病等近年玉米上发生为害明显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分析讨论了虫源基数、天气条件、种植制度以及品种抗性和防控水平等因素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方式的转变,玉米品种选育加快,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一直呈加重趋势,一些次要病虫害在全国范围或局部地区为害不断加重,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生产上还出现了一些新发病虫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总结了我国玉米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并对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生产上的重要病虫害如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以及黏虫为害加重并将持续发生;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等危害将持续加重;风险性叶斑病玉米大斑病、南方锈病等仍在流行,未来不可忽视;还需关注未来危害性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上普遍采取多年连作、秸秆还田、密植、高肥水管理,加上主栽品种抗病虫性差、超强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导致玉米病虫害为害逐步加重.总结了2015年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重点分析了玉米螟、二点委夜蛾、黏虫、棉铃虫以及大斑病、南方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近年来部分病虫发生逐步加重、上升为害势头明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和频次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每年由病虫害引起的损失为6%~10%.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具有暴发性强和难防难治的特点.本文对玉米小麦轮作区主要玉米病虫害暴发时间、症状表现、为害部位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为粮食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近年随着耕作栽培制度改革和品种更换,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病虫危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如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等一些重要病虫害发生减轻;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而穗期较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并出现了局部危害严重的新病虫害,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2011-2019年广东省玉米种植情况和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等数据,总结了广东省近9年玉米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及趋势,阐述了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制度、抗性品种、防治技术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简单介绍2010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玉米重大病虫害在发生种类、为害程度、时空演替和区域分布等方面的特点,并从病虫源基数、耕作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玉米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年20年期间四类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发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1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均显著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强度均显著增加。随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其发生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病害与虫害相比,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发生强度,粮食作物的虫害均高于病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为了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目前应当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粮食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病虫害整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2—1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2021年全国玉米中、后期和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重点分析了当前玉米、中晚稻种植情况、病虫发生基数和气象趋势,研判了下半年玉米和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1.
病虫害频发是制约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病虫害近500种,产生重大危害的有50余种,造成的大豆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大面积绝收。该文综述了中国大豆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大豆主要产区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枸杞林病虫害及其天敌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2009-2016年调查了青海省天然枸杞林和栽培枸杞林病虫害及其天敌昆虫种类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在当地枸杞林有害虫34种,病害7种,天敌昆虫32种。对栽培红果枸杞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的病害有:枸杞白粉病、根腐病、干热风害和霜冻害。34种枸杞害虫隶属于节肢动物2纲7目18科,栽培红果枸杞的主要害虫有棉蚜、白枸杞瘤瘿螨、枸杞木虱、枸杞绢蛾;天然枸杞林重要病虫有枸杞绢蛾、白枸杞瘤瘿螨和枸杞白粉病。黑果枸杞主要病虫仅有2种,枸杞瘤瘿螨和枸杞白粉病。枸杞干果(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重要仓储害虫是印度谷斑螟。枸杞蚜虫类的主要天敌昆虫为瓢虫类和丽草蛉,枸杞瘿螨类的主要天敌昆虫是枸杞瘿螨姬小蜂,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为莱曼氏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城市绿化苗木的引进和调运,在我国城市间不断扩散蔓延。本文阐述外来有害生物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入侵和扩散的严峻形势,从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城市绿化过程中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迁飞快、寄主广、繁殖强、为害重、适生力强等特点。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定殖并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国内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南宁地区玉米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动态、多样性变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7目35科167种组成,其中捕食性昆虫亚群落占16科86种,以瓢虫科和隐翅虫科为主体;蜘蛛亚群落19科81种,皿蛛科、肖蛸科、球蛛科及狼蛛科为优势类群。各优势类群表现一定的季节变动规律。捕食性天敌种类组成多且结构复杂,对玉米害虫有很好的跟随控制作用,生产上应该加强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有害生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具有预防性、预警性和彻底性,要求法规与技术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预防与铲除并举。本文基于对我国农业有害生物检疫学科的发展规律,国内研究现状及差距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业有害生物检疫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广西忻城县山银花病虫害及其天敌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广西忻城县山银花病虫害及其天敌昆虫种类,为当地山银花病虫害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2008年-2010年系统调查了广西忻城县山银花病虫及主要病虫天敌发生情况,并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广西忻城县山银花害虫有35种,病害11种,天敌昆虫28种,其中主要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有24种,寄生性天敌2种,取食白粉菌的瓢虫有2种.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广西忻城县山银花主要病虫害‘三虫一病’的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展欧洲输华粮谷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该文整理和统计2003—2017年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有害生物数据,并采用SPSS 20软件分别对所截获的主要杂草和昆虫进行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其截获次数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主要有害生物为杂草,截获记录数为7 905次,占总截获记录的79.99%;我国自欧洲输华大麦中截获的有害生物次数均最多,截获次数为57 843次,占总截获次数的51.39%;我国自乌克兰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次数最多,分别为39 026次和678次;我国自欧洲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为479种和61种;自乌克兰和大麦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的Shannon-Weiner指数均相对较高;我国自欧洲输华大麦和玉米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单独聚为一类,我国自乌克兰和法国输华粮谷中截获的杂草和昆虫分别单独聚为一类;欧洲输华粮谷贸易额是有害生物杂草和昆虫截获次数的主控因子。建议我国进一步做好有害生物截获数据收集工作,加强欧洲输华粮谷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根据风险对不同国家和粮谷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