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的家禽生产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虽然专业户的养殖规模不大,但相当普遍,家禽养殖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可是,由于部分养禽专业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用药知识,滥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指导养殖专业户如何合理用药,以下浅谈禽病防治用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1掌握禽病易发时间,做到适时预防养禽生产中除了应用疫苗预防疾病外,其它能使用药物预防的疾病,应掌握其易发时间,做到适时预防投药。例如,鸡的育雏期应做好雏鸡白痢、鸡球虫病的预防投药工作。2疾病确诊要及时,治疗用药要早养禽户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养禽与禽病防治》1993年第三期登载的王新海同志“加强农村禽病防制工作的思路及对策”一文,笔者颇有同感。进一步加强农村禽病防制工作,不仅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对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职责要求,更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发展商品性畜牧业的重大举措。文中对基层兽医队伍需要做的事讲得比较详细,而对该项工作的另一面,即养禽户和有关部门应怎样做则阐述不多。随着养禽业逐步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农村养禽不仅反映在数量的增加,而且在饲养结构、饲养层次、饲养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一些变化,这支养禽队伍既是我们畜牧兽医工作的服务对象,更是打好禽病综合防制总体战中的全体,必须唤醒他们,组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的群众养禽积极性空前高涨,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1986年全省养禽量已达3亿7千万只。应该看到,在数量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省广大农村的养禽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庭院散养方式。许多养禽专业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及禽只成活率均较低,经济效益差。作者在深圳做过鸡病普查,所得到的资料表明:鸡场饲养的石岐杂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农村一些养禽密集地区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给养禽生产带来了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禽乡农民翘首以待的焦点问题,笔者通过生产实际调查,现将家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发生原因及防治构想简述如下: 一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情况   1.随地抽样检查。我们调查了某乡镇,现有养禽专业户 940户,现在存栏家禽 140万只。随机抽样检查了 20个 5000只鸡以上的鸡场,每场抽检 20只鸡,取直肠粘膜进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接种,检出大肠杆菌阳性率 …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家禽生产的调查和诊治禽病的体会,对南昌地区主要禽病的发生情况和防制措施,综述如下:1发生的原因1.1养禽场地严重污染。南昌地区的群养禽,主要是以自然村为群体的养禽专业户,鸡棚、鸭舍一个挨一个。户饲养量多的近万羽,少的500-1000羽,虽形成了所谓养禽专业村,方便了送料和禽蛋的收购,但同时也给禽病提供了传播途径。经销商逐户串村收蛋,装料的麻袋在小型饲料厂轮换使用,清粪桶。装粪车,从这棚转到另一棚,病死鸡鸭随便乱扔,因此,只要一户发病,就很快蔓延。此外,随着大京九的开通,北方的禽蛋源源不断流…  相似文献   

6.
正禽霍乱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病死率高。在每年的7~9月份,是散养禽霍乱病的高发期,常常出现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的病例,让散养户措手不及,防不胜防。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散养禽霍乱病诊治措施,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散养户参考。1病因分析1.1散养禽活动范围较大,接触禽霍乱的传染源、病原体的机会大大增加。1.2管理粗放,没有固定的圈舍,栖息的条件随自然环境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禽病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较大养禽专业户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常缺乏兽医用药知识、存在错误用药,现就养禽用药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简述如下。1养禽用药存在的问题1.1不明病因用药禽类疾病种类很多,新病也不断出现,正确的诊断、确认病因是合理用药的第一步。不少专业户在未作出正确诊断前就凭感觉投药,治疗无效时,又频繁地更换药物,结果是禽群疾病不但未能控制,反而产生耐药性,增加药费开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000年3月,我县西城镇某专业户饲养肉鸡1500羽,35日龄发生以病鸡精神…  相似文献   

8.
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在家禽的检疫方面,特别是市、县级以下家禽市场防疫监督工作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给禽病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笔者在县级畜禽门诊工作多年,了解到随着市场不断放开,许多养禽户自行上市销售活禽及其产品,他们频频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这些养禽户虽然采取多种防病措施,但禽病的危害仍是防不胜防,其主要传染源就是来自市场上的病死禽及其产品,由此可见,切实加强家禽市场防疫监督已是刻不容缓。鉴于家禽的饲养方式及其它原因,家禽检疫还没有象大中家畜那样规范化、程序化,特别是一些散养…  相似文献   

9.
规模养禽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途径,家禽由农家散养发展到规模饲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普及和禽产品与活禽流通加快,禽病的危害也日益复杂、严重。禽类有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一些养禽专  相似文献   

10.
养鸡用药要谨慎朱志峰,王翔,朱小平(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畜牧兽医站)虽然人们养禽水平的提高和禽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但由于农村农忙,我们县一些养禽专业户挤不出时间把病禽送到动物门诊部解剖化验,而私自使用一些药物,这样做有不少弊端。1.所用药物可能对症而不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养禽公司、规模化养禽场、禽药生产经营企业、禽病门诊等不断涌现,农村养禽户队伍和饲养规模也不断壮大。健康安全地发展养禽业,科学的饲  相似文献   

12.
<正>春夏之交是农村饲养鸡、鸭、鹅的散养户补栏的高峰季,传染性法氏囊病严重威胁着养禽业发展。由于农村以散养户为主,对养禽的防疫、饲养技术方面很缺乏,平时普通疾病及传染病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预防,所以,成活率非常低,损失非常大。本人长期在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传染性法氏囊病防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村家禽药物防治的误区■杨传俊(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兽医站226623)如何正确诊断禽病,准确施药,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这是养禽生产成败的关键。然而不少养禽专业户一旦发生禽病则有病乱求医,治病乱用药,而导致禽病药物防治进入误区,给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散养家禽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禽病多,散养户又没有科学养殖经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现就散养户家禽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分析,供散养家禽农户参考。1发病率高的原因1.1养殖环境差许多养殖场(户)间隔距离太小,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病死家禽随处丢弃,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禽舍卫生状况差,粪便不能按时清理。  相似文献   

15.
养禽历来为我市农家主要副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农村零星散养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家禽规模养殖逐渐发展壮大。据统计1993年全县养鸡专业户36户,存栏6万多只。1994年119户共养39.9万只鸡,1995年全市155户养鸡196万只。1996年养鸡310户,共养330万只鸡。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家庭饲养专业户的现状及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出现了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家庭饲养专业户。据1982年末统计,我国畜牧业专业户共300多万户,占全国总户的2%,共养畜禽1.5亿只(头),养峰80万箱左右。黑龙江省有42.3万户,占总农户的10.9%,共养畜235万头左右,占总畜牧数的17.1%,养禽450万只,占总禽数的11.6%,饲养专业户在别的省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专业户在为社会提供产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一家一户散养是我国畜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农村散养户动物防疫不但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也能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农村散养户动物防疫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散养户动物防疫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散养家禽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禽病多,没有科学养殖经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现就散养家禽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分析,供散养家禽农户参考。1发病率高的原因1.1养殖环境差许多养殖场(户)间隔距离太小,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  相似文献   

19.
1禽病研究会的创立与发展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养禽场和养禽专业户大批出现,养禽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新形势,至今我国家禽饲养量和禽蛋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家禽生产的发展,禽病防治工作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这个大好发展的形势下,也有力地推动了禽病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规模养禽是农村中一条致富大道,家禽由农家散养发展到规模饲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和促进了养禽科学的进步、疾病防制和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普及和禽产品与活禽流通加快,禽病的危害也日益复杂、严重。为了减少疾病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