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七五”至“八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期间,共选育出棉花耐旱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20.4万公顷。本文从育种和鉴定方法以及新品系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耐旱碱品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黄河流域棉花区试泗阳试验点数据,结合国家棉花育种攻关要求,对黄河流域棉花品系的产量、品质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育成的杂交棉品系在产量、纤维改良方面成效显著,且多数参试品系可在泗阳及其相同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棉花产量研究及其育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作物产量研究的三个主要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棉花产量育种研究集成模式,并从三个方面对提高棉花产量潜力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未来棉花育种的主流趋势必将是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和库容量三大性状的联合改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19―2020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了2年参试品种(系)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表现,为辽宁省棉花育种、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棉花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综述了棉花研究中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及其在染色体或连锁群上的定位。包括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抗病性、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性、形态学性状及生理性状标记。最后分析了棉花分子标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苏联乌兹别克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针对当地农业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进了大量应用科学研究。首先,棉花育种工作者利用对凋萎病具有一定免疫能力的墨西哥野生棉,与当地栽培早熟、高产、纤维品质好、不抗凋萎病棉花品种司—4727进行杂交,育成了抗凋萎病、高产塔什干棉花新品种,实现了全苏第五次换种,棉花产量超历史记录。为尽快推广早熟、抗凋萎病、高产塔什干棉花新品种,须研究改进栽培技术措施,例如,改进耕作制度,推行轮作、机械化和化学化,使乌兹别克棉花产量从1970年的26.3公担/公顷,提高到1980年的33.2公担/公顷,籽棉收购量  相似文献   

7.
再论湖北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五"期间,湖北育成棉花品种12个,2个品种通过全国审定,其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对原棉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为害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加入WTO后,进口原棉和国外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在未来的棉花育种中,急待调整育种方向,加强品质育种,选育适合湖北气候条件、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的杂交棉组合.文中提出了湖北棉花育种目标以及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材料创新,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技术创新,重视杂种优势利用,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紧密结合,实现多育种目标的聚合.  相似文献   

8.
要较大幅度提高新疆棉花品种的产量,进行棉花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本文从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现状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指标,建议应加强超高产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提出了关键措施及实践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与中熟棉相比, 中早熟棉在产量潜力、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本文从“生态育种”、种质搜集、选择重点及株型育种等方面探讨了选育2000Kg·hm - 2 中早熟棉花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
棉纤维是天然的,使用最为广泛的纤维材料。提高棉纤维品质成为当前棉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基于QTL定位的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优质基因挖掘、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位点鉴定和分析、基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棉纤维品质改良以及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功能基因验证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棉花纤维发育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并对今后棉花纤维相关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与中熟棉相比 ,中旱熟棉在产量潜力、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等方面存在差距,本文从“生态育种”、种质搜集、选择重点及株型育种等方面探讨了选育200Kg.hm^-2中旱熟棉花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夏棉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棉花育种实践中,常希望获得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品种,但由于产量等目标经济性状多为数量性状,它们的遗传力较低,而且彼此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致使常规的育种方法同时改进多个性状的工作遇到了困难。如何从众多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有效的综合选择,是摆在育种家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早熟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及典型相关分析,以便从另一个侧面研究短季棉早熟性及其与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夏棉育种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本校进行,选用不同生态型夏棉品…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2022年辽宁省审定的27个辽棉系列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对其生物学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2年辽宁省审定的辽棉系列品种的早熟性和抗病性优势突出,纤维品质普遍提升。建议育种者拓宽种质资源,培育出产量更高、纤维品质更优的早熟抗病棉花品种以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北疆棉花抗病育种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棉花的发展形势论述了北疆棉花抗病育种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本区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抗病性单一、抗低温能力差及纤维品质还不能达到优质棉标准等。提出今后在广泛利用种质资源和改进育种方法、加强抗病育种的同时 ,应增加其它逆境选择的力度 ,以培育出丰产、优质、适应性更广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棉花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倡导我国棉花生产以中高端品质为主,破解"洋棉入市、国棉入库"的困境,通过查阅资料和课题调研,综述了我国棉花产业行情、棉花纤维品质现状、棉花分子标记种类和棉花纤维品质QTL初级定位、QTL精细定位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促进棉花分子育种、基因组选择研究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绿色环保天然彩色棉的育种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我国彩色棉花育种动态,从提高彩色棉花品种和产量以及保纯、抗逆、稳定色泽育种提出育种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棉花品质育种研究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纤维品质改良为主,产量、品质共同提高是目前我国棉花育种的当务之急。前人研究表明,由于连锁或一因多效造成遗传上的负相关,使高产优质难以同时改进,往往品质高丽产量低,产量高而品质差。根据这一事实,目前普遍认为,要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品质,必须采用较多亲本,甚至远缘种质,经多年杂交、回交等。但是,目前的  相似文献   

18.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若海 《中国棉花》2005,32(1):17-19
近百年来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棉花育种取得很大成绩 ,但棉花与主要大田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相比 ,其育种水平与成就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相对落后 ,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与市场发展的需求。如果我们对棉花的生物学特性作些了解 ,掌握其育种的特点、要点与难点 ,便可以明白棉花育种滞后的原因 ,更为有效地进行品种改良。1棉花纤维、种子的发育与品种改良1 .1棉纤维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方向相反棉花是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 ,也是其最基本最突出最重要的特性。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形成。由于它是种子的衍生物 ,作为育种主要目…  相似文献   

19.
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野生棉的优良性状转育到陆地棉遗传背景中,创造陆地棉新种质并加以育种利用,至今已取得显著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在抗虫、抗病、高产、纤维品质和腺体缓发等性状改良上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应用前景。针对棉花基因工程研究面临着功能基因严重缺乏的状况。以及棉花新品种选育迫切需要的特异种质如高抗黄萎病资源匮乏的窘境,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将出现新的研究高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山东德州地区德棉10号与绿豆及辣椒间作种植的可行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与绿豆和棉花与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单作棉花(CK)相比,两种间作种植模式对棉花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均没有显著影响,棉花与绿豆间作的棉花产量与单作棉花相当,但增收绿豆366.0 kg/hm2,较CK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